基于农业干旱参考指数的西南地区玉米干旱时空变化分析(2)

时间:2015-12-15 10:15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刘宗元,张建平,罗红 点击:

  2.3玉米各发育阶段的农业干旱参考指数(ARID)变化特征

  分别选取各分区内2~3个代表站点(Ⅰ区:重庆、奉节;Ⅱ区:宜宾、叙永;Ⅲ区:巴中、兴仁和三穗;Ⅳ区:广元、雅安和华坪;Ⅴ区:邵通、元谋和泸西;Ⅵ区:保山、思茅和广南),计算了1961-2010年(共50a)玉米从播种到成熟整个发育阶段的ARID值,Ⅰ区内ARID值在0.26~0.47之间波动,处于轻旱状态,在玉米整个生长季内呈缓慢下降趋势,玉米抽雄至灌浆期(6月上中旬)ARID值略呈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不是很大。Ⅱ区内ARID波动幅度较大,玉米播种至出苗期(3月份)基本维持在0.3左右,期间(出苗期)出现一个最低值,ARID值仅为0.1;此后开始干旱有所增强,但基本维持在轻旱以下。Ⅲ区ARID值波动较大,处于轻旱略偏重程度,玉米出苗至拔节期(4月上旬到6月上旬)呈明显下降趋势;拔节至灌浆期(6月中旬到8月上旬)ARID值达到整个生育阶段最低,波动范围在中旱到轻旱程度;灌浆至成熟期(8月中旬到8月下旬)ARID值显著上升,

  又回升到苗期轻旱程度。Ⅳ区ARID值呈V字形走势,玉米出苗至抽雄期(5月上旬到7月下旬)为下降趋势,从中旱等级降为轻旱;抽雄至成熟期(8月上旬到9月下旬)呈缓慢上升趋势,玉米成熟期ARID值达到最大0.51,从轻旱程度回升为中旱,此期旱情有所加重。Ⅴ区的ARID值在6个分区内为最高,其值从3月下旬的0.73缓慢下降到6月下旬的0.48,7月上旬至9月下旬ARID在0.5上下波动,可以看出,这一分区旱情最为严重,基本在中旱或重旱程度波动。Ⅵ区ARID值变化幅度也较大,从陡坡缓慢下降变为局部波动:玉米出苗至抽雄期(5月上旬到8月中旬)ARID值呈急剧下降趋势,从0.61降至为0.14,受旱程度从中旱变为轻旱;抽雄至成熟期(8月下旬至10月中旬)ARID值均比较低,处于轻旱等级。

  可见,西南地区各分区玉米生长季内ARID值基本维持在0.1~0.7范围内,区域差异较大。总体上来看干旱程度大多处于轻旱等级,个别区域可达到中旱或重旱等级。

  2.4玉米生育期内干旱频率年代际空间分布特征由图5可知,不同年代之间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从空间分布趋势来看,干旱易发区主要集中在Ⅴ区和Ⅵ区,干旱频率在50%~60%,为1~2年一遇;四川盆地以东及贵州大部地区为干旱低发区,干旱频率基本维持在20%以下。从年代际变化趋势来看,随着年代的增加,干旱频率和发生范围有增强增大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干旱频率在50%~60%之间的高发区只在会理、会泽、昆明等地零星分布,此后高发区范围不断扩大和加重,到2000年后,高发区干旱出现频率达70%左右。

  Ⅴ区为干旱高发区,干旱出现频率在25%~65%之间,为2-4年一遇,该分区玉米生长季内降水少,蒸散量大,且气候干燥,因此极易出现干旱。Ⅵ区干旱频率自东北向西南呈逐步减少趋势,干旱频率多在9%~35%之间,该分区山地为迎风坡面且南部为热带雨林地区,降雨量较充沛,且蒸散量小,因此干旱发生频率有所降低,为4-10年一遇。Ⅲ区大部和Ⅰ区、Ⅱ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8%以下。可见,在玉米全生育期内干旱高发区位于云南中北部、东北部以及四川南部;次高区为川东北的广元地区、川西南山地以及滇西北、滇南部的元江地区;少发区位于重庆大部、贵州北部等地。

  2.6玉米各生长发育阶段干旱分布特征

  2.6.1出苗至拔节期干旱分布特征

  玉米在出苗至拔节期轻旱频率分布特点为:频率低于8%的地区主要分布在Ⅰ区中部梁平和涪陵地区,Ⅱ区的彭水,Ⅲ区的酉阳等地;频率在8%~32%的地区主要分布在Ⅰ区、Ⅱ区、Ⅲ区的大部地区以及Ⅵ区的西南部山地及热带雨林地区;频率在50%以上的地区分布在Ⅵ区北部的广元、绵阳、维西,Ⅴ区的邵通、会泽、泸西,Ⅵ区的蒙自、元江河谷地带(图7a)。中旱频率分布特点为:高发区主要集中在Ⅴ区,Ⅳ区北部和西部以及Ⅵ区的元江、蒙自等地,频率在24%以上,其中Ⅴ区中部发生频率最高,在32%~40%之间,其余地区均在16%以下(图7b)。重旱频率分布与中旱第2期刘宗元等:基于农业干旱参考指数的西南地区玉米干旱时空变化分析111图6西南地区近50a玉米全生育期内干旱频率分布频率分布基本一致,高发区集中在Ⅴ区,高达40%,Ⅰ区、Ⅱ区、Ⅲ区和Ⅵ区的西南部干旱频率最低,均在8%以下(图7c)。可见,玉米在出苗到拔节期,干旱出现主要以轻旱为主,无论是轻旱、中旱和重旱都是以Ⅴ区为高发区,发生频率为2-3年一遇,四川盆地以西为干旱低发区,发生频率为5年及其以上一遇。

  2.6.2拔节至抽雄期干旱频率空间分布

  玉米在拔节至抽雄期轻旱频率分布特点为:Ⅴ区的元谋为干旱高发区,频率高达45%;次高区位于Ⅴ区的元谋、昆明,Ⅵ区的元江河谷地带,Ⅳ区西部的德钦、迪庆地区以及Ⅲ区的巴中地区,频率多在16%~24%之间,其余地区均在8%以下(图8a)。中旱频率分布特点为:大部地区频率均在8%以下,Ⅴ区的元谋频率在30%左右,Ⅲ区的遂宁以及Ⅳ区的维西在8%~16%之间(图8b)。重旱频率分布特点为:Ⅴ区的元谋为10%,其余地区都不超过3%。可见,玉米在拔节至抽雄期,中旱和重旱为偶发,轻旱频率出现高,且主要发生在Ⅴ区的元谋地区,与出苗到拔节期相比,轻旱发生频率减弱,发生范围也明显缩小。

  2.6.3抽雄至灌浆期干旱频率空间分布

  玉米在抽雄至灌浆期轻旱频率分布特点为:Ⅴ区的元谋和Ⅵ区的元江河谷地带为高发区,频率在30%左右,其次是Ⅲ区北部的遂宁和东南部的凯里、三穗等地,频率在9%~16%之间,其余地区均低于9%。中旱频率分布特点为:Ⅴ区的元谋和Ⅵ区的元江地区、Ⅲ区的三穗等地,发生频率在14%左右,其余大部分地区频率不超过6%。重旱频率分布特点为:全区均比较低,不超过10%,其中Ⅵ区的元江和Ⅲ区的三穗频率在3%~9%之间,其余地区基本不出现。可见,玉米抽雄至灌浆期,中旱和重旱也很少发生,轻旱只在元谋、元江、遂宁、凯里、三穗等地出现,基本为3-5年一遇,与前两个发育期相比,这一阶段干旱等级变轻,范围缩小,但干旱开始向西南地区的东部转移。

  2.6.4灌浆至成熟期干旱频率空间分布

  玉米在灌浆至成熟期轻旱频率分布特点为:高发区位于Ⅴ区的元谋和Ⅵ区的元江,频率在20%左右,次高区位于Ⅲ区东南部的凯里、三穗、榕江地区以及Ⅱ区的遵义地区,频率在12%左右;其余地区频率低于6%。中旱频率分布特点为:Ⅵ区的元江河谷地带为干旱高发区,高达29%;Ⅴ区的元谋,Ⅲ区东南部的凯里、三穗、榕江地区以及北部的巴中等地为次高区,频率为12%;其余地区频率低于6%。重旱几乎不发生,全区均低于6%。可以看出,玉米在灌浆至成熟期重旱几乎不出现,与抽雄至灌浆期相比,中旱频率强度和范围都有所增加,且东部旱情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综合各发育期干旱频率分布特征,受旱频率最高的时段为出苗至拔节期,受旱频率最低的为抽雄至灌浆期。出苗至拔节期为玉米根系生长重要阶段,此阶段受旱会影响玉米根系吸水能力,使玉米抗旱能力不足,生长发育受限,进而影响玉米产量。

  因此,西南地区玉米在此阶段要合理安排相应的补水措施,及时灌溉。

  3、结论

  通过分析西南地区近50a来玉米生育期内干旱频率时空分布特点,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从ARID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来看:近50a来,80年代受旱程度最低,21世纪初受旱程度最第2期刘宗元等:基于农业干旱参考指数的西南地区玉米干旱时空变化分析113高,且为干旱高发期。

  2)从玉米生长季内ARID变化特征来看:各分区ARID差异较大,但波动范围基本在轻旱或中旱程度,个别区域可达重度干旱等级。

  3)从玉米全生育期内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近50a来西南地区玉米干旱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高发区位于云南中北部、东北部以及四川南部;次高区为川东北的广元地区、川西南山地以及滇西北、滇南部的元江地区;少发区位于重庆大部、贵州北部等地。

  4)从玉米不同发育阶段来看:阶段性干旱明显,受旱频率最高的时段为出苗至拔节期,受旱频率最低的为抽雄至灌浆期,且随着发育进程,干旱有向东部转移的趋势。虽然目前用于农业干旱监测的干旱指数较多,但由于影响干旱的气象因子、土壤因子以及大气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因此,选择合理的、适合区域干旱监测的指数是分析区域干旱时空变化的基础。本文选用Woli等提出的ARID干旱指数,虽能很好地反应玉米生长季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但ARID是一种较新的干旱指数,计算时所需参数多,以后还应多收集相关资料,有待于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检验。

  [参考文献]

  [1]贺晋云,张明军,王鹏,等.近50年西南地区极端干旱气候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

  [2]尹晗,李耀辉.中国西南干旱研究最新进展综述[J].干旱气象,

  [3]李高科,潘光堂.西南玉米区种质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

  [4]许玲燕,王慧敏,段琪彩,等.基于SPEI的云南省夏玉米生长季干旱时空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

  [5]张玉芳,王明田,刘娟,等.基于水分盈亏指数的四川省玉米生育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6]王明田,王翔,黄晚华,等.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

  [7]徐新创,葛全胜,郑景云,等.区域农业干旱风险评估研究——以中国西南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

  [8]黄晚华,杨晓光,曲辉辉,等.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春玉米季节性干旱时空特征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

  [9]杨绍锷,闫娜娜,吴炳方.农业干旱遥感监测研究进展[J].遥感信息,

  [10]潘光堂,杨克诚.中国西南地区玉米育种面临的挑战及相应对策探讨[J].作物学报,

  [11]李少昆,张旺峰,魏邦军,等.不同密度玉米根系在大田土壤中的分布、重量的调节及与地上部分的关系[J].玉米科学,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