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新形势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2)

时间:2015-09-02 09:50 来源:发表吧 作者:胡群文 点击:
  2.4加强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安徽农业大学种子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主题,大力革新教学手段和内容,加强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场所及实验室,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和科研活动是开展校内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利用安徽农业大学校园内的农萃园,在学生大二、大i期间,有计划地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种植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甘薯等农作物,分田到班级,每个班级明确责任人,在作物的生长各生育期组织、安排班级所有同学连续观察生长进程,并在种植结束后写成实习报告。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工作作风,促进学生对田间试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转变。在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开花、杂交、授粉的关键时期,组织学生在校实验农场开展人工去雄、授粉杂交等实际操作,通过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和认真观察,有助于强化《作物育种各论》、《种子生产学》等课程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
  安徽农业大学自2003年建立“大学生创新基金”,鼓励大二和大三的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自主编制科研项目书,组织成科研团队,成员间分工协作,让有在研项目的教师带本科生参加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
  仅2011年,安徽农业大学设立的第九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全校批准立项422项。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从编制项目申请书到科研项目实施、项目答辩结题等流程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在科研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科学研究,不仅提高了学生科研素质及动手能力,激发了科技兴农的意识,还使考研的同学提前接受系统、规范的科研技能训练,通过规范的科研项目管理,使学生掌握正规的课题研究过程、科研方法和技能,为以后进行科技研发及攻读硕士学位积累了扎实的科研素养。
  2.5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仅仅依靠校内的实验农场来完成培养目标是不够的,安徽农业大学把办学空间向种子企业延伸,重点选择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种子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经过多方努力,先后与国营寿西湖农场、龙亢农场等单位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实习基地,并由学校拨出专门经费用于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活动。国营寿西湖农场种子公司年产3007J-kg~麦良种,并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小麦三圃原种生产基地,近年来成为我校的实践教学基地之后,在小麦种子收获、加工期间先后组织300多名种子专业、农学专业的学生实地参观、动手操作,还根据需要组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吃住在基地,观摩、实践种子从田间到仓库一整套环节的详细操作过程,同时还聘请该公司的种子生产、any.检验和企业管理骨干向学生讲解技术要点和管理经验。来自生产、管理第一线的真知灼见使学生能够尽快学会学以致用,使学生在没有走上工作岗位期间就能提前深切感受到一个合格的种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所应有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要求。
  安徽农业大学还与丰乐、荃银、皖垦、绿亿等国内知名的大中型种子企业合建实习基地。不仅如此,校方还从中穿针引线,推荐并促成企业与学生签订实习任务书,使学生能利用暑假时间在企业参加水稻、棉花的杂交制种生产。2011年就有30名学生奔赴省内外制种基地直接从事杂交制种生产。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专业知识用于实际生产中,累积了生产经验;学生参与企业的种子生产及生产基地的管理工作,还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深受种子企业的欢迎,企业也表示期待这些学生毕业后留企业工作。学校向种子企业输送了大批的合格人才,为学生增加了学以致用、专业对口的就业机会。这种形式对学生、学校和企业来说,达到了多赢的目的。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置身于种子生产、加工、检验、贮藏和企业管理的真实场景之中,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理想场所。
  参考文献
  【1】姚大年,马传喜,张文明,等.关于种子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2):l26—127.
  【2】李长剑,乐明凯,罗洁,等.WTO规则下我国种子产业支持策略分析Ⅲ.中国种业,2009,12:5-8.
  【3】15E建华,刘为民.创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适应农业发展需要[J].高等农业教育,2003,135(12):45—46.
  【4】马守才,廖允成,付增光.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Ⅲ.高等农业教育,2007,139(8):54—56.
  【5】刘国瑜,严隽析,陈兆夏,等.发挥年农业高校优势推动中国种业持续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2,134(8):93—95.
  【6】蔡则祥,刘海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几个角度[JJ.中国大学教学,2007,3:79—80.
  【7】邓艳葵.谈就业视角下的实践教学[J]_教育与职业,2003,9:40—41.
  【8】碲文明,姚大年,郑文寅,等.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0—2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其它期刊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