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研究现状与展望(2)
农村老年人社会工作的研究。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而农村老人所占比重较大,农村老年社会工作极具发展空间。近一两年学术界也有学者关注农村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庞飞通过实际调查了解西部农村老人对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观需求,探讨了目前能否根据中国西部农村的实际情况发展起能应对西部农村养老问题挑战的实践操作模式,同时也为社会工作在养老领域的本土化构建中提供了参考。庞飞也就社会工作如何介入西部农村养老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建构实践模式进行了探讨,对西部农村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价值取向、服务形式、服务内容以及管理和运作都进行了相应的探究。另外,也有学者从理论上尝试性的提出农村老年具体社会工作的构想。如何芸、卫小将尝试从理论上探寻社会工作介入五保老人服务,构想利用个案工作发掘五保老人潜能,构建心理支持网络,利用小组工作构建五保老人“内核-中层-外围”三层邻里互助网络,利用社区工作推动社区互助力量构建五保老人支持网络。遗憾的是目前具体的农村老年社会工作如何开展、面临哪些挑战等,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此外,学术界还关注完善相关社会制度体系、留守妇女问题、农民工服务等研究。不可否认,学者们从各个方面来研究农村社会工作,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个农村社区到个人,层层深入探析,他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将为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打通脉络。
三、我国农村社会工作介入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相比城市社会工作,专业的农村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发展都相对较落后。国内现有的农村社会工作的探索还很有限,影响较大的有云南绿寨经验、湖南湘西探索和江西万载模式等三种实践模式。
云南绿寨经验始于2001年,香港理工大学与云南大学合作,以项目运作的方式开始在少数民族村落探索专业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该项目前后聚集了大批学者,经过十年多理论与实践的循环往复,农村社会工作者和实践者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绿寨经验在广东某些农村社会工作试点得到了推广。
实践经验证明,“政府主导、社会工作者引领、农民广泛参与”模式很适合我国农村社会工作介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工作正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工作者引领、农民广泛参与”的良性运行模式,这种模式是农村社会工作得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证。如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成立至今已有十余年,它承接政府项目,社工扎根于村庄与村民相伴同行,引领社区积极分子动员组成互助组来开展服务。多年来,他们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还成立了“城乡汇”联盟,这不仅推动了丰富多样的城乡互动活动,还摆脱了中间商的剥削,实现了互惠互利。国内其他一些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也采取这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这种介入模式可以在中国广大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推广。
研究发现,文化顺应是农村社会工作介入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有效构建农村社会工作支持网络的前提。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中离不开与本土文化的交流与渗透,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更加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国农民的日常起居以及其中蕴含的农村文化基础,在顺应当地农村文化中寻找更为深入可靠的途径。李锦顺以广州农村社会工作为例,对如何顺应乡村文化内核、构建农村社会工作支持网络的问题作了探讨。他认为农村社会工作的介入必须注意和乡村社会建立好良好的关系、注意和农民之间的人情互动、注意增进农民的利益以及注意使用权力资源的优势。同时古学斌等人在绿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农村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村落文化的矛盾,认为每个村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如果我们一味地以专业理念去介入,而无视当地的村落文化,那我们所做的都只不过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并不能从根本上去深入介入。由此可见,社会工作要在中国乡村扎根,不仅需要细致理解村落文化的内涵和运作,敏感察觉地方性村落文化的重要性,更需要自我反思专业知识的盲点和陷阱,以真正理解村民的行为规范基础。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方法整合的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的范式转变。在“探索中国农村社区发展的能力建设模式——以云南为例”的行动研究中,张和清等人从此次的经验中总结出一种优势视角和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近年来,能力建设成为社区发展中一个广为使用的说法,学术界也针对一些实践例子进行了探讨。如张和清以广州社工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的行动为例,向我们阐述了广州社工如何通过与社区民众同行逐步通向能力建设的助人自助。广州社工摆脱受助困境的另一个尝试是推动“映秀母亲”羌藏刺绣小组逐步迈向能力建设,并经过一年的努力,“映秀母亲”已经成为汶川母亲们自力更生、重拾信心的品牌,但受问题解决思维模式的限制和民众平等意识薄弱的限制,社工和“映秀母亲”的自助能力提升还经常处于两难的困境中。所以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还必须平衡各方面的利与弊,防止副作用的出现。
湖南湘西探索实质是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在湘西农村开展专业实习方式来运作,其社会工作实践很大程度上是对云南绿寨经验的借鉴。在扎根村寨的实践中,他们经历了村情调查、文化入手、社区活动中心打造、扶贫工作、能力建设等历程,断续接力式服务已经持续了十年左右。
江西万载探索起步虽晚于云南绿赛和湖南湘西,但由于政府强有力的介入,推进的步伐很快,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万载县创造出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部门密切配合、整合现有资源、社工义工联动、公众广泛参与、广大群众受益”的“万载模式”。不单试点类型全面,在具体分工上,省厅倡导实施“1+3”模式,即一个专业大学生,带一个民政干部、一个试点单位干部和一个志愿者。这种政府主导、高校配合的联动模式,成功搭建起了运作平台。
综上所述,目前农村社会工作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土理论还很缺乏,现有的理论研究还局限于一些学者研究和探索的实验研究。由此可见我国农村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方法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加上我国农村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质,农村社会工作在我国的普及还需很长一段时期。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