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滩水库青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摘要:对岩滩水库渔业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从放流青鱼的生长发育、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评估增殖放流的效果。调查共记录渔民6个月全部渔获物1 409.55 kg、52 365尾,记录分析青鱼生物学数据21组。结果表明,库区放流青鱼的年龄与相应体长生长指标正常,体长及全长生长比例协调,88.89%的放流青鱼超出理论体质量,平均超质量25.15%,库区青鱼难以自然增殖。2013年,库区水域放流青鱼31万尾,可产出青鱼123 t,直接经济价值246万元,间接经济效益384万元,直接效益投入产出比1 ∶53。放流青鱼可去除库区底栖动物1 230 t,提取库区水体中的氮 3 690 kg、磷740 kg。鱼类增殖放流已在岩滩水库显现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但库区鱼类资源枯竭,渔业生态环境隐患依然存在,库区应坚持青鱼增殖放流,并进一步增加增殖放流青鱼数量。
关键词:岩滩水库;青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 S931.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216-04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利用水生生物繁育特性,向天然水域投放活体水生生物,实现增加生物种群数量和资源量、净化水体、修复水域生态等目的的资源养护措施。目前,在渔业资源普遍衰退的情况下,加强鱼类增殖放流恢复渔业资源、提高渔业产量及质量是我国渔业发展的大趋势,意义重大[1]。红水河是珠江流域上游最重要的渔业水域,是《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划定的重点增殖放流水域[2],由于水利大坝建设等原因,红水河流域水域生态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渔业生态安全事故及隐患增多。近年来,为保护及修复渔业生态环境,渔业部门已在岩滩水库开展过多次青鱼增殖放流,开展青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很有必要。
项目在岩滩水库上、中、下游及重要支流设置岩滩水利枢纽坝上、大化县盘阳河库区、东兰县安篓大桥、天峨县城水域4个调查断面,采集水样以及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等水生生物标本及相关调查数据,同时选定在水库上、中、下游3个固定区域正常作业的专业渔民记录每天的渔获物数据及青鱼等主要鱼类生物学数据。在采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综合库区渔业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从放流青鱼对库区渔业资源的贡献、生长发育、产生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初步评估岩滩水库青鱼增殖放流的效果。研究结果可评估近年来渔业部门岩滩库区青鱼增殖放流工作的绩效,为修订完善今后库区增殖放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1.1.1渔获物调查选定库区上、中、下游固定专业渔民并记录其每天的渔获物数据及主要鱼类生物学数据[3],采集相应青鱼的侧线上、背鳍下鳞片2~5片[4]。利用鳞片样本及标准青鱼体长体重退算值[5],判定样本青鱼年龄[6]。所聘用测量记录数据的渔民按库区渔民常用渔具渔法正常生产,主要通过网和钓钩捕鱼,偶用渔笼。一般每天18:00至次日03:00放网,07:00收网。网具400~500 m,网目4~10 cm。鱼笼4~6 个。钓钩300~400个。
1.1.2青鱼放流及捕获情况调查通过库区渔业部门获取库区鱼类增殖放流及捕获信息。所得数据与采集到的青鱼样本比对,验证青鱼捕获量及样本年龄的可靠性。用库区天然鱼类捕获总量数据与专业渔民渔获物数据比对验证各方数据。
1.1.3库区围栏养殖水域放养青鱼生长及捕获情况调查选定库区大型围栏养殖水域,调查青鱼放养及生长情况。所得数据与专业渔民获取的青鱼生物学数据比对验证。
1.1.4库区商品鱼收购点渔获量调查调查库区大型商品鱼收购点渔获情况。所得数据与主管部门提供的数据以及固定渔民获取的数据比对验证。
1.1.5成熟期青鱼生物学调查调查库区青鱼性腺发育情况,评估放流青鱼的性发育程度及自然繁殖增殖情况。
1.2数据分析
用统计法、对比法,以及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Wilhm 改进指数及DG-F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法,从渔业资源贡献、生长发育、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几方面评估青鱼增殖放流效果[7-8],用Excel处理数据。青鱼生物学调查测量参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推荐的方法[3]。青鱼生长生态学参数采用广西天然水域青鱼种群参数:生长系数K=0.167 8、种群总存活率S=0.376。青鱼生长曲线采用von Bertalanff方程:Lt=131.37×[1-e-0.167 8(t+0.700 2)]、Wt=46 522.4×[1-e-0.167 8(t+0.700 2)]3、W=3.472 7×10-2L2.872 7。式中:W为体质量,g;L为体长,cm;e为自然常数;t为鱼类相应年龄[6]。
2结果与分析
2.1渔获物分布
2013年6—11月,记录渔民6个月全部渔获物1 409.55 kg,52 365尾,单船日均捕获鱼类2.7 kg。经检索捕获鱼类隶属3目6科(鲤科含6亚科)17属17种[9]。按质量计算排前7位的渔获物及其比例分别是:银鮈48.82%、鲤鱼14.09%、罗非鱼10.26%、鲢鱼6.12%、青鱼3.93%、黄颡鱼3.69%、鳙鱼3.55%(表1)。表1渔获物分布
鱼种类数量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