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种肥同播技术
摘 要:玉米种肥同播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技术。本文从玉米种肥同播的定义、好处、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种肥同播技术。
关键词:种肥同播技术;好处;要求;问题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牡丹区是农业大区,玉米每年种植面积在4万hm2以上。目前,牡丹区在玉米种植生产上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给玉米施肥中,有些农民朋友图省事,直接将肥料撒施或丢施,肥料淋失、挥发严重,不仅造成了肥料的损失、而且还污染了环境,制约了农业生产。
玉米种肥同播技术是指玉米种子和化肥按一定的有效距离同时播入田间的一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播种整齐度和施肥精准度,前期不用间苗,后期不用追肥,而且产量提高特别明显。但是玉米种肥同播对于机器、种子、化肥要求特别严格,并不是所有的机器、种子、化肥都能够满足种肥同播的要求。种肥同播实现了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肥良法配套,是配方肥有效下地的良好形式,又省工省时省力、提高耕作效率。
1 种肥同播的好处
1.1 省工、省时、节约成本
小麦收割后用种肥同播机一次性施入底肥的同时播下种子,不用再单独追肥,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劳动投入。
1.1.1 省了2次工
将原来的播种、间苗、追肥3次用工减少为1次种肥同播,简化了栽培方式,解决了劳动力问题,节省了大量劳动力资源,实现了种地与外出务工两不误,收入双提高。
1.1.2 节约种子成本,增加效益
由于机器是精粒播种,比人工播种节约用种量大约1/3左右,每667m2可以节约种子投入15元左右,增加了效益。
1.2 苗齐、苗壮,密度合理产量提高
由于采用种肥同播的玉米播种均匀、出苗齐壮,加上合理的密度,田间通风透光性良好,个体生长与群体结构协调,能充分发挥玉米品种的稳产、丰产特性,使玉米产量得到提高。
1.2.1 节肥苗壮
解决了农民不舍得去除壮苗的问题,减少了多苗争肥的现象,使充足的养分有效地供应在每一株苗上,形成壮苗。苗好苗壮就为丰产打下了基础。
1.2.2 密度合理
机器播种解决了传统的耕作模式中株距、行距把握不好、播种密度不均匀、不合理的现象。种肥同播对机器要求非常严格,株距、行距控制合理,玉米植株在田间的分布合理、密度适宜。
1.3 提高肥料利用率,苗期整齐美观,增产增收
种肥同播将肥料深施土壤中,有效地减少了养分的挥发与流失。据试验,肥料深施能提高氮肥利用率15%左右。在相同施肥量的情况下,肥料吸收越多,利用率越高,使肥料养分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玉米增产增收。种肥同播出苗整齐,肥料供应及时,苗期大小一致,植株生长良好。没有传统耕作模式中因间苗出现的伤根伤苗现象,不需要缓苗,从出苗开始至作物成熟,玉米一直处于良性生长状态。由于种肥同播的玉米生长均匀、苗齐苗壮、抗逆能力强以及肥料利用率的提高,从而促进了玉米生长。据试验采用玉米种肥同播技术,一般玉米产量可提高10%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2 种肥同播的要求
种肥同播技术的要求包括对种子、肥料、播种机的要求。玉米种子籽粒必须大小均匀,颗粒饱满,发芽率达标,确保下粒匀速,不出现缺苗断垅现象。品种要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种肥同播所用的肥料必须是真正的长效的缓控释肥料,保证前期不烧苗,不烧根,中期营养充足,后期不脱肥,能满足玉米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要保证种肥间隔7cm以上,播种深度5cm左右,肥料深度略深于种子深度。
3 种肥同播需要注意的问题
肥料和种子的横向间隔距离在7cm以上,肥料在种子的侧下方,最好深度达到7~10cm。土壤墒情适宜,土壤墒情不易过干或过湿。过干时,播种后3d内要立即浇水。采用包衣种子,减少病虫危害,提高成活率。
用肥量要依据土壤肥力,作物产量及农业主管部门推荐的配方肥使用量来确定。盐碱地、沙土地后期应根据玉米生长状况适时补充肥料。因为盐碱地、沙土地氮肥流失较多,后期发生缺肥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要根据玉米后期生长状况确定是否合理补肥。如已经购买玉米缓控释肥,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实施种肥同播的,要在玉米出苗后10d内施入土壤。
地面要平整,利于机械作业,确保播种质量。最好选用两腿播种耧,选多腿播种楼时,若地面不平整难以保证播种深度深浅一致,易造成缺苗断垅现象发生。
4 结 论
玉米种肥同播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技术,主要从种肥同播的定义、玉米种肥同播的好处、玉米种肥同播的要求以及玉米种肥同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来阐述。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