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 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对象
从2010-2012年,龙蚕镇乡村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50.2%、49.2%和48.7%,乡村劳动力中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21.1%、21.2%和22.1%,而外出务工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分别26.16%、25.4%和为23.6%(见表2),都高于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可见龙蚕镇老龄化人口多、乡村劳动力偏少,外出务工的人员多,农村劳动力分布不均。可喜的是,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比例在逐年减少,农业劳动力在增加,这样就有更多的劳动力在农村从事种养殖业,因而会使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对象增多,蚕业养殖才可能后继有人。
2.2.4 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媒介
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媒介的调查采用问卷方式。问卷的主要内容:蚕业养殖传播者的知名度、传播渠道、传播效果及对传播内容的理解度和关注度。
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87份。对问卷进行统计,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25%通过技术推广员、3%通过政府通告、31%通过亲戚朋友、33%通过宣传册、8%通过其他方式。可见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媒介主要是以印刷媒介(宣传单宣传册)和言语媒介(人际传播)为主,而人际传播的比例占到了56%。调查发现人际关系网在一个系统的扩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因此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媒介的运用是比较得当的。
2.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效果
通过对农户的调查发现,传播者通过各种渠道向传播对象宣传技术,受众对于传播内容也容易明白,但最终传播效果却是只有43%的农户表示会使用传播的技术。究其原因,在对传播内容关注情况方面,95%的农户会首先关注该技术带来的效益,对传播内容的关注度仅58%的人积极关注,这说明实际传播的内容与农户期望却有一定差距,所以传播效果不甚理想。
3 结果分析
存在的问题
龙蚕镇人口老龄化严重,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农村养蚕劳动力缺乏,且养蚕经济收益低于外出务工,龙蚕镇2011年村民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为7 000元左右,而养蚕的人均年收入却只有600元左右,且养蚕付出的劳动力成本远大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农户养蚕信心降低。据统计,龙蚕镇2011年蚕茧产量为36.2万kg,2012年产量为31.6万kg,减少了4.6万kg。
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力量,乡镇农技站(中心)普遍存在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技能不强、农技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在农业技术传播的过程中,推广力量薄弱,有效信息难以及时准确到达群众的现象。
作为传播者的镇农业服务中心和县蚕业局,传播的内容还与农户的需求有一定差距,导致农户对推广的蚕业养殖新技术、新方法关注度不高,使用不及时,未能很好的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龙蚕镇蚕业养殖发展对策
首先加大对养蚕业的政策扶持,为养蚕户发放免费蚕种,提供专业的养蚕工具,对部分缺乏资金的养蚕专业户提供资金帮扶;着重培养养蚕专业户,树立行业典范,选取养蚕意愿大、具有一定养蚕经验的农户重点培养,给予技术、政策上的扶持,帮助养蚕专业户提高技术,扩大养殖规模,提供资金扶持。从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更多农户投入到蚕业养殖中来。
其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技术推广人员:针对镇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技术不高的情况,镇政府通过联系市、县两级蚕业局或者高等院校蚕业养殖方面专家学者进行培训或者讲座等方式,学习国内外蚕业养殖技术的经验,掌握先进的蚕业养殖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提高龙蚕镇农业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帮助农户更好的进行蚕业养殖,增强农户养蚕积极性。
第三,在进行技术传播过程中,创新传播模式,根据农户实际需求,改变传统的农技传播模式,强调农业技术对农户实际增收的影响,通过先效益后技术的方式取代过去一味强调技术本身的方式,促使蚕农主动了解技术的本身,自发接受技术。在进行技术推广的同时,作为传播者,首先要了解受众的需要,然后要把握受众的心理,这样针对受众需求而制定的传播内容才是最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邹国元.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57-58.
[2] 梁敏,杨德胜. 亚太国家农技推广模式比较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82-284.
[3] 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6-49.
[4] 陈佑伟,王升华. 四川蚕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剖析[J].四川蚕业,2002,(2):9-13.
[5] 杨胜特,罗朝斌,王殿平,等. 贵州省蚕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J]. 贵州农业科学,2011,10:145-148.
[6] 罗红柏.团结一心渡难关,艰苦创业谋发展——蓬安县蚕业局推进蚕桑产业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蚕学通讯,2005,25(2):55-57.
[7] 袁登荣.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8] 吕尚彬,朱彬. 基础传播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2010:44-45.
[9] 赵成元.南部县蚕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9,(2):84-90.
[10] 席云虹,梁橘. 嘉陵蚕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四川蚕业,2009,(4):15-16.
[11] 张军.阆中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四川蚕业,2012,(3):45-47.
[12] 杜英武.重庆市蚕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8,(2):75-77.
[13] 黄启亮.宜昌市养殖技术推广的模式探讨[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3.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