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石榴丰产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牡丹花”石榴的生长结果习性,并从育苗、栽植、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其丰产栽培技术,以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牡丹花”石榴;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6-0076-02
“牡丹花”石榴是珍贵的自然变异地方品种,花冠极大,形似牡丹花,故名“牡丹花”石榴。加上其果大味佳,目前园艺界正在快速扩大种植面积。
1 生长结果习性
“牡丹花”石榴为小乔木,长势强劲,适性强,抗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在pH值4.5~8.2的土壤中均适合种植,但以pH值6.5~7.5、土层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为佳。“牡丹花”石榴喜温暖和光照,应在>10 ℃年积温达3 000 h以上、光照充足的地区种植。“牡丹花”石榴的花重瓣,平均花径8.3 cm,最大可达15.5 cm,初花期为5月上旬,5—7月进入盛花期,开花量是其他石榴品种的3~5倍,花期长达5个月;9月下旬果实成熟,发育期20 d左右,果近圆形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400 g,最重可达1 kg,籽粒大,浆汁多,风味甜中带微酸,核半软,品质极佳。
2 丰产栽培技术
2.1 育苗
2.1.1 扦插育苗。扦插分为绿枝扦插和长枝扦插。绿枝扦插于10月下旬或早春树液流动前进行,从优良母树或优良苗木上剪取发育健壮、芽眼饱满的一至二年生枝条作为繁殖材料,长度为10~15 cm,每50~100枝扎一捆,埋土防失水。于第2年7—8月雨季进行扦插,剪去茎刺和失水部分,上部距芽眼1~2 cm,底部剪成斜面,立即将枝条下部浸入清水中12~24 h,然后在50 mg/kg ABT生根粉中浸泡1~2 h,按30 cm×12 cm的株行距插入苗床,枝条稍斜,插入土中2/3,插后应及时铺地膜,保湿增温[1-2]。扦插后1年左右,苗高80 cm、茎粗1 cm以上时,即可出圃定植。
长枝扦插一般用于直接建园,在定植点挖60 cm×60 cm的栽植穴,每穴插2~3枝一至二年生、80~100 cm长的插条,插条与地面夹角50~60°,入土40~50 cm,将杂肥与表层熟土混匀填入坑内,踏实,灌足水。插条生根后加强中耕,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及时消灭杂草。
2.1.2 压条育苗。压条繁殖常用的方法有水平压条和直立压条。①水平压条:于春季将“牡丹花”石榴主干基部旺盛的萌蘖剪去侧枝,弯曲压入土中,培土厚度10 cm左右,枝条尖端露在土外,为防止压枝弹起,可用木钩将压条卡在土中,秋季当压条生根、枝长到15~20 cm后,即可切断其与母体的联系,带根挖起用以栽植。②直立压条:于萌芽前,用刀将根际较大的萌蘖基部刻伤,培土20 cm,保持土壤湿润,秋季萌蘖生根后,将新植株与母体分离,即成独立的树苗[3]。
2.2 栽植
选择中性偏酸的砂壤土或油砂土栽植“牡丹花”石榴。栽植时间以春、秋季为佳,春季3月上旬至4月中旬、秋季以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进行。在生产上一般采用2.0~3.0 m×3.5 m的株行距进行栽植,穴径在60 cm左右,深50~60 cm,每穴施入有机肥45~50 kg、过磷酸钙1.0~1.5 kg与表土混合,取一半土回填穴内,做成馒头型。选择根系完整、至少4条根、根长≥15 cm、无病虫害的苗木栽植,将苗放入穴内,使苗木根茎与地面平齐,将另一半土培于根际,轻提一下苗后踩实,余土在苗周围做一圈土埂,浇透水,用1 m×1 m的黑色地膜覆盖树盘。天旱时,1周后再浇水1次。
2.3 田间管理
2.3.1 土肥水管理。“牡丹花”石榴定植时每株深施有机肥45~50 kg熟化土壤,也可不施肥。第2年石榴幼树以施氮肥为主,适当施磷钾肥,春季追施硫酸铵2次,每次50 g/株,间隔15 d,并将杂草或农作物秸秆铡短后覆于树下,覆盖厚度10~15 cm,盖至树冠投影边缘。进入结果期后,每年施肥3次,开花前以氮、磷肥为主,每株施磷酸二铵0.3~0.4 kg,喷施0.1%~0.2%尿素液;果实膨大期每株施磷铵0.5 kg,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秋季新梢停长以后,每株施有机肥25~30 kg;冬季休眠期施腐熟饼肥、人粪尿、草木灰及过磷酸钙等。“牡丹花”石榴抗寒性强,但对水分的反应也很敏感,应结合施肥和果园干旱情况及时灌水,一般每年于花前、新梢生长、幼果膨大期和土壤结冻前各灌水1次,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为70%左右。
2.3.2 整形修剪。“牡丹花”石榴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易发生萌蘖,枝条徒长现象普遍,因而在生产中首先要规范树形。“牡丹花”石榴适宜树形为自然开心形,其整形修剪方法:栽后第2年,定干高度70 cm,剪口下30~40 cm整形带内选留3个强健、方向适当的枝条作为主枝培养,3条枝的方位角互为120°左右,各主枝间隔10~15 cm,主枝与主干的夹角为50~60°,冬季适当短截,使之沿原方向延伸,其余可全部疏去。第3年春,在主枝50~60 cm处摘心,每主枝上选留2~3条枝作侧枝,第1侧枝距主干50~60 cm,第2侧枝距第1侧枝40~50 cm,各主枝的第1侧枝应在主枝的同一侧选留,第2侧枝方向相反。第4年采用撑、拉、捋、别等方法,对主枝和侧枝进行拉枝,开张角度,主枝和侧枝上应尽量多留结果枝组,结果枝组在骨干枝上分布应上下、左右错开。树高和冠副应控制在2.5~3.0 m范围内,使之呈自然开心形。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