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福菇品种出菇比较试验研究
摘要 以当地金福菇推广品种玉林金福菇为对照,与其他3个品种在夏季进行出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菌505是综合特性好的金福菇菌株,产量高,菇形好,出菇期早,表现较优秀,值得在广西地区推广。
关键词 金福菇;菌株;品种;出菇
中图分类号 S64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6-0072-01
2013年夏季,将外地引进的几个金福菇菌株,与广西常年摘种的品种——玉林金福菇进行出菇试验比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玉林金福菇由玉林微生物研究所提供;桂菌505由广西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台湾金福菇、荆西口蘑由福建省三明市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1.1.2 供试培养基。供试菌株的原种、母种、栽培种制作时间分别为2012年11月19日、2013年1月8日、2013年2月10日。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5 g、水1 000 mL。原种与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发酵好的棉籽壳90%、麸皮10%,料水比1∶1.2。栽培出菇试验培养基:棉籽壳55%、玉米芯37.8%、麸皮5%、石灰2%、防霉剂0.2%,料水比1∶1.2。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90袋,小区面积2.86 m2。
1.3 试验过程
将培养料按配方称好,混合搅拌,使其含水量在63%左右。建堆日期为4月8日,装袋时间为4月22日(采用23.00 cm×36.00 cm×0.05 cm聚乙烯塑料袋,每袋干料0.775 kg),4月24日接种。常压灭菌6 h。冷却后接种,接种后置培养室培养[1-3]。菌丝长满后覆土,覆土日期为7月5日。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金福菇成品率、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
从表1可以看出,桂菌505成品率较高,菌丝生长粗壮、浓密,颜色洁白,长势有力,生长速度较快。台湾金福菇、玉林金福菇菌丝较白,长势较好,速度较快,比桂菌505稍慢。荆西口蘑菌丝颜色浅灰,菌丝纤细,生长速度最慢,长势较差。
2.2 菇体商品性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从菌袋播种后至现蕾所需时间来看,台湾金福菇现蕾最快,其次为桂菌505、玉林金福菇。荆西口蘑表现为稍迟一些,4个品种所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从不同品种出菇特性来看,桂菌505、台湾金福菇出菇整齐且集中,菇盖小、颜色白、菌柄粗、菇盖圆滑肉厚,不易开伞,商品性状好。玉林金福菇菇盖颜色稍灰黄,商品性状一般。荆西口蘑出菇不太整齐,菇盖比桂菌505稍大些,且易开伞,商品性状差。
2.3 不同品种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桂菌505生物学转化率最高,平均达58.4%,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台湾金福菇、玉林金福菇生物学转化率差异不大,表现一般。荆西口蘑生物学转化率最差。
2.4 效益分析
从接种成品率、产量、市场销售情况来看,桂菌505好于往年栽培的玉林金福菇,台湾金福菇口感虽然可以,但外观、菇体形态不好,销售困难。
3 结论与讨论
优良的菌株品种是高效栽培金福菇的关键,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金福菇菌种品种较多,良莠不齐。进行不同品种评比试验,目的是获得产量高且商品性优的菌株[4-6]。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4个品种中,桂菌505产量最高,即生物学转化率最高,子实体的商品性状好,是高效栽培金福菇的首选品种,值得在广西大力推广栽培。
4 参考文献
[1] 魏云辉,熊中良,胡中娥,等.茶树菇反季节栽培品种比较和出菇方式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08(1):84-85,91.
[2] 李碧琼,陈政明,林俊扬,等.金福菇培养基配方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4):69-70.
[3] 宋金俤,华秀红,林金盛,等.棕色蘑菇主要特性及营养成分分析[J].食用菌学报,2007(2):86-90.
[4] 李忠,金道超,邹晓,等.蝉拟青霉不同来源菌株的生长特性及其对蚜虫的致病性[J].植物保护学报,2007(6):637-641.
[5] 窦会娟,李超敏,李林珂.原生质体诱变筛选香菇多糖高产菌株[J].中国酿造,2009(2):74-76.
[6] 王爱仙,巫仁高,邓文明,等.袋料栽培黑木耳菌株菌丝活力比较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10(1):49-50.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