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基于紫外光谱技术的茶叶分类(2)

时间:2014-10-23 19:52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肖益等 点击:

  槲皮素对照品紫外吸收图谱见图1,20种茶叶样本甲醇提取液紫外可见光谱图谱见图2。教育论文从图2可以看出,20种茶叶甲醇提取液紫外可见光谱的谱图极为相似,从光谱图谱中难以进行分类分析,尤其样本数多的情况下更难以直观地进行分类研究。从紫外光谱图谱和吸光度来看,每个样本在3个波长处的吸光度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在382 nm处的吸收度,这些共性和差异性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和指纹性,是建立不同品种茶叶指纹图谱的科学依据。差异性可能是由于各茶叶品种、产地和加工工艺的差异引起的,这些差异为茶叶的鉴别奠定了理论基础。

  2.2 稳定性和重复性考察

  为了考察该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以对照品槲皮素紫外吸收光谱在382 nm波长处的最大吸光度为参照,对茶叶中槲皮素提取时水浴加热的温度、时间和取样量进行了优化。优化的结果是:水浴温度60 ℃,时间60 min,取样2 mL定容至25 mL容量瓶。用以上方法对20种茶叶样本进行紫外光谱测定,得到382 nm波长处的吸光度见表1,重复3次的RSD都在2%以下,说明用此方法可行。 

  2.3 聚类鉴别分析

  聚类分析是按照光谱之间的相似性来分类光谱的,是一种探索性的分析,在分类的过程中,不必事先给出一个分类的标准,聚类分析能够从样本数据出发自动进行分类,建立每个样本的聚类分析谱系图。本研究就以20种茶叶的紫外光谱吸光度进行聚类分类[6,7]。

  茶叶样本间的差异如果仅用感官确认的方法进行判断,其判断结果的可信度将会大打折扣,如果将样品通过多种方法检测得到的多维信息进行相互验证来判断其差异性,则将会大大提高判断的可信度。因此,试验对20个不同品种茶叶进行主成分槲皮素最大吸光度测定,试验结果如表1。从测定结果来看,样品中槲皮素吸光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为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技术检测茶叶品种建立快速鉴别的方法提供了依据。

  根据表1中的数据,首先对各样本在382 nm波长处的吸光度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根据处理后的紫外光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20个样品聚为两大组。第一组有10个样本,包括3(大白毫)、4(古树红)、8(龙井1号)、9(薰衣草)、10(香碧螺)、11(龙井2号)、12(银峰)、13(龙井3号)、14(雀舌)和15(紫阳富硒)号样,第一组大部分样本属于绿茶,表明以上茶叶中槲皮素含量相近,则聚为一类是合理的,而其中3号样大白毫属白茶,4号样古树红属红茶,3号和4号样聚进第一组,说明这两种茶叶中主成分槲皮素含量和同组绿茶相近;第二组有10个样本,包括1(普洱茶)、2(茉莉)、5(铁观音1号)、6(铁观音1号)、7(铁观音1号)、16(人参乌龙)、17(水仙)、18(台湾乌龙)、19(凤凰单枞)、20(龙须茶)号样。其中1号普洱茶和2号茉莉茶聚进第二组,这也说明本研究所收集到的这两种样本中主成分槲皮素的含量相近。而在第二大组中龙须茶单独聚为一类,表明其所含槲皮素含量有所差别,因龙须茶也称为龙须保健茶和三高保健茶,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本研究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则龙须茶单独聚为一类与其所具的有广泛的预防保健及药用功效有关。

  3 小结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建立20种茶叶的紫外光谱指纹图谱。经紫外可见光谱仪在200~500 nm波长范围扫描,获得了20个不同品种茶叶的紫外可见光谱图谱。根据槲皮素对照品最大吸光度,选取了382 nm波长处吸光度作为特征值,通过聚类分析法对20种茶叶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初步实现了不同品种茶叶样品的定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地对不同品种茶叶进行分类鉴别。通过本研究得出紫外可见光谱结合聚类分析法用于食品鉴别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蒋家奎,马永昆,范晓波,等.基于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快速鉴别镇江香醋方法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09,34(3):112-117.

  [2] 王 吰,连喜军,陈良笛,等.不同品种甘薯色素紫外光可见谱性质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1):25-28.

  [3] 杨华峰,杨 勇,董 勤,等.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在葡萄酒品质评价中的应用[J].酿酒科技,2012(11):58-60,64.

  [4] 夏敦玲,任小林,李演利,等. 冬枣果皮红色素的紫外光谱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06,15(6):144-147.

  [5] 李晓丽,何 勇,裘正军,等.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茶叶品种的新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2):279-282.

  [6] 魏淑红,彭正松,夏 玲.半夏类药材紫外光谱聚类分析[J].生物技术,2004,14(1):38-41.

  [7] 谭梅英,谭志灿,孙冬梅,等.基于紫外光谱和聚类分析法结合的布渣叶鉴别研究[J].海峡药学,2012,24(7):62-6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