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消费者的隐性需求、半隐性需求及其营销管理模式(2)

时间:2014-04-25 17:37 来源:发表吧 作者:杨俐 点击:

  基于隐性和半隐性需求营销模式的实证分析

  消费者的隐性需求通过无法直接表达,可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了深入研究消费者隐性需求和半隐性需求的影响模式。本文选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将消费者隐性需求及其营销模式的相关因素进行量化。

  采用SPSS17.0对消费者隐性需求的营销组合进行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共得出15个营销组合因子,分别是消费刺激

  (X1)、个人追求(X2)、个人幻想(X3)、个人知识(X4)、群体传播(X5)、消费可靠(X6)、消费个性(X7)、消费体验(X8)、消费共鸣(X9)、消费欲望(X10)、产品忠诚(X11)、消费习惯(X12)、产品优惠(X13)、购买便利(X14)以及高效服务(X15)。其中消费刺激、个人追求以及个人幻想三个因子衡量消费者的隐性需求;个人知识、群体传播以及消费可靠三个因子衡量消费者的认知半隐性需求;消费个性、消费体验以及消费共鸣三个因子衡量消费者的情感半隐性需求;消费欲望、产品忠诚以及消费习惯三个因子衡量消费者的意志半隐性需求;产品优惠、购买便利以及高效服务三个因子衡量消费者的行动半隐性需求。具体的消费者需求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从消费者隐性需求、半隐性需求因子层次结构可以看出,影响隐性需求的三个因子中,个人追求的权重最高,基本上可解释51%的隐性需求,而个人幻想和消费刺激所占的权重分别为0.27和0.22,表明这两个因子对隐性需求的影响也较高。从消费者的认知半隐性需求指标来看,群体传播对消费者认知半隐性需求影响最高,其次是个人知识,而消费可靠对认知半隐性需求的影响最小。从消费者的情感半隐性需求指标来看,消费共鸣对消费者情感半隐性需求影响最高,其次是消费体验,消费个性对情感半隐性需求的影响最小。从消费者的意志半隐性需求指标来看,消费习惯与消费欲望对消费者意志半隐性需求影响都比较高,而消费忠诚对意志半隐性需求的影响最小。从消费者的行动半隐性需求指标来看,高效服务对消费者需求影响较高,其次是购买便利,而产品优惠对消费者行动半隐性需求的影响最小。

  接着,本文采用皮尔森简单相关系数的方法,研究隐性需求与半隐性需求之间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可用公式表示为下式:,隐性需求与认知半隐性需求、情感半隐性需求、意志半隐性需求以及行动半隐性需求之间的相关关系如表1所示。

  通过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可知,隐性需求与认知半隐性需求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86,表明隐性需求转变为认知半隐性需求的可能性最高;意志半隐性需求与行动半隐性需求的相关性次之,相关系数为0.75;情感半隐性与意志半隐性、隐性需求与情感半隐性需求、认知半隐性需求与情感半隐性需求的相关性也较高。而情感半隐性与行动半隐性的相关系数最低,表明这两者之间正相关性较弱。综上可知,这五个指标之间相邻两个指标的相关性与其他指标相比,相邻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强,正好验证了图1所示的隐性程度从强到弱的规律。

  消费者的隐性需求、半隐性需求的创新营销管理策略

  结合消费者隐性需求和半隐性需求的影响因子,上文分析了消费者需求的层次结构模型。认为消费者隐性需求和半隐性需求的主要影响因子是个人追求、群体传播、消费习惯、消费欲望、消费共鸣以及高效服务。针对个人追求和消费欲望两大因子,应从消费者的深层需求入手,应利用隐性需求,开发新型产品;针对群体传播和消费共鸣两大因子,应提高洞察能力,识别神秘顾客;针对消费习惯和高效服务两大因子,应突破需求创新,优化营销策略。

  (一)利用隐性需求,开发新型产品

  产品能否满足顾客的需求是营销成败的关键,作为隐性需求资源,消费者需求将随着环境的变化发生动态变化,也就意味着新需求将产生新的消费者。通过消费者的隐性需求开发新产品,能够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根据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开发消费者意愿得到的新型产品,重视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的匹配程度,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需求,有利于形成新的消费群体。

  (二)提高洞察能力,识别神秘顾客

  顾客是显性需求、隐性需求和半隐性需求的资源主体,本文将隐性需求资源丰富的顾客称为神秘顾客。创新营销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于寻求新的市场,而那些非消费者的隐性需求将转变为真正的市场机会。首先,利用类别产品来挖掘神秘顾客的需求,一旦某类产品吻合非消费者的需求,这些神秘顾客将毫不犹豫的选择该类产品。其次,挖掘消费群体,通过神秘顾客来宣传类别产品,提升产品在消费群体中的品牌及形象。最后,通过竞争性价值及适当优惠制造促销机会,赢得更多的神秘顾客。

  (三)突破需求创新,优化营销策略

  营销管理方案的指定必须具有创新思想,开拓隐性需求满足消费者的隐性需求的营销方法就是突破需求创新。需求创新需要扩大市场来创造更多的隐性消费者。企业需要洞察客户潜在的无法表达的深层需求,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来满足消费者的隐性需求,锁定自身的目标市场,打破行业格局,开发隐性需求和半隐性需求。一个产品占领市场先机的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创新,走在客户需求的前列,将客户的隐性需求转变为显性需求,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KeithGoffin,FredLemke&DrUrsula.KonersIdentifyingHiddenNeeds:CreatingBreakthroughProducts[M].PalgraveMacmillan,2010

  2.SunilChopra,PeterMeindl.SupplyChainManagement:Strategy,Planning,andOperation,PrenticeHallUpper-SaddleRiver,NewJersey,2001

  3.吴树桐,罗永泰.基于消费者隐性需求的营销模式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4)

  4.范晓屏.基于隐性需要的消费倾向及其营销启示[J].商业研究,2003(16)

  5.罗永泰,卢政营.需求解析与隐性需求的界定[J].南开管理评论,2006(3)

  6.吴江华.高校图书馆读者隐性需求问题的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4)

  7.曾家洪.基于消费者隐性需求的企业营销创新研究[J].商业时代,2010(2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