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区域性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分析(2)

时间:2014-04-25 17:36 来源:发表吧 作者:李敏 点击:

  (二)各指标的Granger因果检验

  在国内外的众多研究中,大多使用的是截面数据或是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的信息量相对较少,得出的结论并不能充分反映经济增长与教育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面板数据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面板数据与时间序列一样,如果存在协整关系,面板数据变量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可以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估计。本文面板数据分析中将引入Engle和Granger提出的Granger因果关系、误差修正模型,用基于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来估计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估计结果见表3。

  从表3可见,在10%显著性水平下,除了教育基尼系数和人均受教育年限外,东部区域存在着人均GDP与人均教育经费、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两个指标的单向因果关系。

  在5%和10%显著性水平下,除教育基尼系数外,中部、西部区域存在人均GDP与人均教育经费、人均受教育年限、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三个指标的单向因果关系;同时中部、西部区域存在人均GDP与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与人均GDP的双向因果关系。

  检验结果表明,教育投资规模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长;而教育投资质量与人均GDP相互影响;教育投资公平度却并不影响着人均GDP。这是因为中国东、中、西部区域各省市的教育基尼系数都处于0.18

  -0.3之间,而且1997-2007年11年之间波动变化不大,事实上中国的教育投资处在相对公平的阶段,教育资源分配相对合理,已经开始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公平状态迈进,但仍然不是高度公平阶段。

  模型的选择和估计

  (一)PanelData模型选择

  使用面板数据模型,首先需要确定哪种模型更适合,主要通过两个假设检验来选择模型,见下式:

  在假设H1,H2下需要检验F1、F2统计量,F1、F2服从相应自由度下的F分布,见下式:

  上式中,S1、S2、S3分别为混合估计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N、T、K分别表示截面个数、时间和待估参数个数。若不能拒绝假设H2,则可以认为样本数据符合不变系数模型,无需进行进一步检验。而若拒绝假设H2,则还需要检验假设H1。若不能拒绝H1假设,则认为符合变截距模型,反之符合变系数模型(高铁梅,2008),检验结果见表4。

  如表4所示,统计量F2大于临界值,拒绝假设H2,即可以认为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区域样本数据不符合不变系数模型。统计量F1大于临界值,拒绝假设H1,即可以认为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区域样本数据符合变系数模型。根据模型选择的结果,本文设定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区域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变系数模型:

  LGDPi,t=αi+β1,tFUi,t+β2,tAVEi,t+β3,tDZi,t+β4,tGINIi,t+εi,t

  上式中,β1、β2、β3、β4分别表示反映人均教育经费、人均受教育年限、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比例、教育基尼系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αi为截距项,εi,t为随机误差项。

  (二)PanelData模型估计

  根据检验结果,运用EViews6.0软件建立适合PanelData模型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区域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区域经济差异效应。得到各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由表5的回归结果表明:

  第一,教育投资规模和教育投资质量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教育投资不公平度对经济增长有阻碍作用。

  总体来说各区域的教育投资规模扩大和教育投资质量提高会推动经济增长,但是各区域回归模型中的斜率系数不同,故全国各区域的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而截距项数据表明东部区域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中部和西部。

  第二,教育投资规模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表现为先弱、后强、最后稍有降低的趋势。

  从教育投资规模来看,西部区域的人均教育经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高达21%,其次是中部、东部区域,分别是11%、6%。结合目前三大经济区域的教育经费投资现状,由于目前西部区域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基础教育,明显促进了西部区域的经济增长,东部区域教育经费投入较中、西部区域略为充足,故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低于中、西部区域。因此可以推断出,随着教育投资规模从小到大,可以明显促进经济发展,但是随着教育投资规模的加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是逐渐递减的。中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大部分是用于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经费的增长可以等价视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这说明当基础教育状况较差的时候,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随着基础教育发展状况的提高,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当基础教育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却开始逐步递减。

  人均受教育年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但是目前负面影响较小。这表明过度的注重教育投资规模的扩大,反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教育经费有限,如果只注重基础教育的投入,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那么将忽略了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美国、德国、芬兰、日本和韩国的发展历程都揭示了高等学历的人才对于经济发展的乘数作用远高于基础教育的发展。国家和西部区域的地方政府制订教育发展战略时,需要重视回收期相对较长,显性收益时间滞后的高等教育的投资。

  第三,目前各经济区域教育投资质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处于较低水平。

  从教育投资质量方面来看,东、中部区域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的增加对经济发展具有相同的效用,但是贡献率并不高,只有0.2%和0.3%,西部区域的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的增加甚至对经济增长产生负作用,不过影响只有0.03%,这可能说明西部区域存在高等学历人才的流失现象,对经济增长带来了负作用。结合中国目前教育投资质量现状,中国目前东、中、西部区域的高等学历人才并不多,相对于教育投资规模简单地扩大,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的增强能够在后续发展上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但是中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还是粗放式的,以投资驱动为主,相较于发达国家,高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明显。

  第四,目前各经济区域教育投资公平度阻碍经济增长,西部区域抑制作用比东、中部区域明显。

  从教育投资公平度方面来看,由于东、中、西部区域的教育基尼系数对经济增长均是反作用。结合目前的教育投资基尼系数,东、中部区域的教育基尼系数较低,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也不明显,西部区域教育基尼系数较高,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也较为明显,且负面作用达到-0.21。目前东、中部区域的教育投资的公平状况明显好于西部区域,这说明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对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的面板数据的研究基础上,发现各区域教育投资质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处于较低水平,而且教育投资公平度阻碍经济增长。各地区应当加大对教育投资的重视程度,大力发展教育,不断提高各地区民众的素质,充分利用教育投资对经济的杠杆作用,使得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呈现一种良好的互动。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白雪梅.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中国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4(6)

  4.王淑芬.全国百强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4)

  作者简介:

  李敏(1979.10-),女,汉族,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低碳经济。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