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舆论不强,新闻舆论部门的认识不到位
舆论环境是软环境,当前也是软环境优化工作的“软肋”。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舆论的辐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对社会舆论的软环境功能没有进行强有力的整合,未能很好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二是“硬环境”中的软环境因素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赤峰的“硬环境”在国内有着自己的特色,特色就是比较优势,对此,虽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总体而言,宣传和推介还不够广泛、不够有力。三是投资者的舆论效应没有得到积极重视。缺少让投资者参与软环境建设的快捷沟通渠道,因而个别投资者只能当反面的“宣传员”。
(五)文化不浓,普通社会民众的认识不到位
赤峰市拥有“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玉龙文化”、“草原青铜文化”等饱含历史文化底蕴的“风土人情”,本应是软环境中一种绝好的比较优势,但因没有很好开发和挖掘,以致人们观念上的“劣势”掩盖了人文环境整体上的“优势”。另外在普通社会民众中,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在一些人思想中一直与“规模小、技术差、管理乱、产品质量低、偷税漏税严重、企业主独断专行、思想狭隘、利益至上、唯利是图”等现象联系在一起,受到社会的偏见,具体体现为还有一些人认为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不算正规职业;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缺乏工作稳定性和职业安全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没有自信心和荣誉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就是雇佣工人等等。这些均体现了非公有制企业在普通民众、社会生活中遭遇的种种偏见和不公正看法。
三、优化非公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对策
(一)强化领导重责任
软环境工作决策正确与否、成效大小,责任在于党委、政府。第一,认识上要与时俱进,做到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软环境的丰富内涵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抓自身认识到位的同时,抓全局认识的到位。特别要把软环境建设融入硬环境建设之中,努力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转化为社会环境优势,谋求软硬环境的共同优化,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策略上要坚持全局抓,长期抓,做到横向一抓到边,不留死角;做到纵向一抓到底,不搞虎头蛇尾。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动员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乃至普通群众正确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人人都是开放使者”的大局意识。第三,方法上要重视调查研究,及时有效地总揽软环境优化工作全局。科学地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找准和把握问题;强化分层抓落实的责任意识,有效整合一切与软环境相关的积极因素,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二)传媒工具造舆论
要以互联网、电视、报刊、广播等大众传媒为舆论工具,以开办政策网站、电视论坛、报刊专栏、广播讲座等为手段,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舆论环境。首先,加快政府网络建设,实现省、市、县、重点企业四级联网,使“非公经济三十六条”等政策精神借助现代化传播手段直接传达到最基层;其次,通过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制作播出系列专题片、刊登连载文章和开办专题讲座的方式,加大电视、报刊、广播等领域对“非公经济三十六条”等政策进行宣传和推介的力度,快速提升政策的影响力;再次,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作用和贡献的宣传,全面深入地宣传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以及成功企业和先进企业家。
(三)非公企业树形象
为了使公众充分体会到发展非公经济各项政策出台的必要性,非公有制企业搞好自身宣传,树好自身形象也是必需的。第一,非公有制企业要以实际行动树立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国家、社会、政府在大力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的同时,非公有制企业自身也要遵守“依法经营,依法纳税,道德自律”的准则,赢得社会舆论的尊重,为自身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二,非公有制企业要以自身行为赢得利益相关者的认同,促使职能部门和垄断集团以长远眼光和宽容心态接纳非公经济,使他们逐渐认识到,每个行业要想实现快速健康发展,要想充满活力和拥有动力,就要允许融入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使之参与到这个产业的发展中,合力建立一种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四)政府部门抓落实
首先,经济管理部门要通过抓政策的配套和落实营造舆论氛围,以落实促宣传,借宣传抓落实,将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建立主管领导对重点企业对口帮扶制度,对于有实力、有效益、有前景的重点非公有制企业,要继续落实“领导联系,部门分包”制度。再次,尽快清理解决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多年悬而未决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扯皮现象,严格按时间要求办结有关问题和处理重大矛盾,切实减少和清除过去政策执行中的“中梗阻”问题。
(五)群众参与营氛围
优化非公经济发展软环境,更是一项全民工程。社会群众是发展经济的主体,也是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主体。没有社会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社会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根本优化。为此,社会群众要自觉强化主人翁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为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优化工作建言献策,争当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义务宣传员”、“义务监督员”和“义务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白永秀,顾颖.陕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2]李克.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理论解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20-22.
[3]王洪杰.地方政府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问题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19-23.
[4]萨如拉.我区非公经济发展迎来及时雨[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3,(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