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花儿”的分类、现状和传承(2)

时间:2014-04-23 00:16 来源:发表吧 作者:贺思媛贺思娴 点击:

  (2)莲花山花儿会。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来自周围七县的汉、回、藏、东乡等各族歌手和群众云集莲花山,结伴游山,演唱花儿。以演唱“莲花山令”对歌为主,河州花儿歌手也前来助兴,“花儿”会的歌手,一般都是按村庄自由组成男女三至十人的“花儿”歌唱班子,有一名即兴编词、出口成章的“串把势”,有几个吐字清楚、腔口饱满、歌声嘹亮的金嗓子歌手。串把势才思非常敏捷,对歌前一般要打腹稿,对歌时歌手们围在一起,打着花伞,摇着彩扇,串把势低声说歌词,歌手马上领唱,其他人和唱。此起彼伏,对答如流,热闹非凡。莲花山花儿会形式独特,有拦路、游山、对歌、敬酒、告别等程序,边游山边对歌,互相穿插、灵活多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民间的原汁原味、原生态的“花儿”多流传在一些年世已高的老艺人口中,新的“花儿”歌手很少,一旦他们故去,就会造成失传。因此,搜集整理民族民间音乐史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工作是一个重要工作,尽管我们甘肃的学者在搜集整理,发掘和培养青年民歌“花儿”手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同时涌现出了马生林、马汉东这样的全国优秀民歌手等“花儿”新秀,但还是远远不够,因此当务之机是要把搜集整理和培养新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都来学习和推广“花儿”。

  3临夏“花儿”的传承

  (1)让“花儿”走进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民俗主体的居住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村和城市之间民俗主体流动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花儿”传承主体进入到城市,民俗文化的传播出现新的变化。他们将部分民俗文化带到城市,这里虽然没有了高山密林,田间地头的生活环境,但这些“花儿”的传承者们还会用早已习惯的形式来宣泄心里的感情抒发离家思念的情怀,他们在城市的公园演唱花儿,成了“花儿”在城市中的歌唱者、享用者和传播者。“花儿”由于民俗主题空间的改变进入了城市,其在城市演唱的周围、人数和场所也在逐渐地增多,同样发挥着它的社会功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使得城市形成文化多元的发展趋势。

  (2)让“花儿”更有艺术化。“花儿”作为优秀的民歌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把“花儿”这种演唱的艺术形式借助现代舞台表演的手段进行艺术包装,运用灯光、道具、场景和音像等手段,表演的安排上采用伴舞的形式,在城市的剧院、广场和社区表演,这不仅可以拓展“花儿”的听众范围,也可以很好地发扬这种文化资源,让更多的人认识它的价值。同时这样把悠久的民俗和现代的表演艺术结合起来,还能够拓展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空间,为传统的民俗文化寻找新的表现方式。让优秀的“花儿”歌手走向舞台演唱,为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3)让“花儿”传播手段“现代化”。将整个“花儿”演唱的过程记录下来,录制成音响材料,由专门的机构公开出版发行,在图书音像市场进行销售。借助于这种形式传播“花儿”,让更多的人看“花儿”视频或者观看DCD光盘。现在,在一些省份还建成了“花儿”的网站,比如宁夏花儿网就很具有代表性。借助于现代传媒形式传播“花儿”,人们听唱花儿不仅仅是局限在花儿会的现场,还可以随时随地地欣赏“花儿”演唱。

  (4)让政府组织各种“花儿”形式。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文化部门积极地推动举办各种“花儿”演唱会,使“花儿”的演唱形式由单一的局部歌会向大范围多层面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发展。西北各地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举办的“花儿歌手大奖赛”就很多。这对歌手间的相互交流、调动歌手的积极性、扩大“花儿”的影响力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地方文化部门的积极推动下“花儿”已经开始走向学校,歌手们教学生们唱几首“花儿”,宁夏的花儿传承人马生林就是其中的一位。2007年,宁夏教育、文化部门开始在南部山区的西吉、海原、盐池等地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唱“花儿”。2007年8月,宁夏举办了首届校园花儿歌手(教员)培训班,为宁夏各地培训近50名能够教唱“花儿”的音乐老师。他们最少的学会六首,最多的会唱十几首。这样就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的途径,让下一代的孩子们接触、了解并喜欢上“花儿”。临夏的孩子们有着特殊的学习花儿的环境,和演唱“花儿”独特的语言,所以更应该大力提倡,形成不仅只有老人、妇女会唱“花儿”,年轻人和小孩都会唱的态势。总结目前“花儿”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所以我们都要加强对“花儿”的传承和保护,必须依靠民间力量和国家力量的共同合作,我们对“花儿”这一民间文化的保护不仅仅是从生活的情境中抽取出来保存、记录和收藏,还要保护它的原生态环境,还原到生活的场景当中,这就要调动民众的积极性,还要借助歌手听众的力量,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奖励积极的参加者,同时还要发挥地区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多培养歌手。所以只有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社会各界人士都加强保护意识,才能使“花儿”这一民俗活动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参考文献:

  [1]柯扬.诗与歌的狂欢节——花儿与花儿会之民俗学研究[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2]郗慧民.西北花儿学[Z].西北民族学院教授,1989.

  [3]魏泉鸣.花儿新论[Z].西北民族学院教授,1991.

  [4]临夏花儿网(中国)[DB/OL].http:∥www.lxhuaer.net.

  [5]新华网.甘肃频道[DB/OL].http:∥www.gs.xinhuanet.com.作者简介:贺思媛(1984—),女,宁夏人,硕士,宁夏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与音乐表演。

  贺思娴(1987—),女,宁夏人,硕士,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与表演研究。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