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从外到内、由奢入简”的理想选择(2)

时间:2014-04-17 17:19 来源:发表吧 作者:石炜洋王家伦 点击:

  (一)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启示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研究,得出一条关于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记忆曲线。这条曲线告诉我们:“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比较快,量也比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进程逐渐变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就不遗忘了。”①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复习的第一个周期是5分钟,第二个周期是30分钟。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可怜”效果如果想维持到课堂教学中去,势必还要在上课之前对预习内容进行复习,但现实生活中,学生根本无暇这样做,也不会这样做。

  如此,我们倒不如干脆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安排学生当堂预习,加上教师的现场指导,学生的预习也可以更具有针对性,既保证了预习的效果,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二)当堂预习案例分析

  下面以某教师在初一(上)借班授课,执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为案例,阐述我们“当堂预习”的观念。

  (当场发文本讲义)……

  师:第四单元都学过了吧!这一单元主要就是写景,作者把景物写得那么美,是什么原因?

  生:因为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师:作者朱自清写《春》抓住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生:(齐答)生机勃勃。

  师: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呢?

  生:(齐答)温晴。

  师:梁衡的《夏》?

  生:(齐答)紧张,热烈,急促。

  师:(师点头)很好!所以我们可以概括:画一个人要抓住特征,描写景物也要抓住特征。没有特征的景物描写是没有生命力的,抓住了特征,景物给人的感觉便是活了。

  师:《故都的秋》是原来高二的一篇课文,一下子提升了四个年级,大家今天有没有信心学好?

  生:(信心十足)有!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标上自然段,散读课文,用5分钟时间。我相信同学们能很快找到故都的秋的特点。

  生:(散读课文)

  师:故都指什么?

  生:(齐答)北京。

  师:故都的秋有怎样的特征?

  生:(齐答)清,静,悲凉。

  师:作者通过几幅画面表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生:有的答5幅,有的答4幅。

  师:共有5幅画面。

  【析】不难看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文本阅读,进一步感受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授课教师课前与学生没有任何的接触,由于文本当场发放,学生课前并不知道本节课的教授内容,不可能做课前预习;显然,这是最“正宗”的当堂预习。

  首先,这样的当堂预习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自觉性。因为当堂预习在教师的眼皮底下进行,一些自觉性差的学生也会迫于教师的存在而强制自己进入预习状态——散读课文。同时,课堂上认真预习的学生发出的琅琅读书声还能发挥出较大的榜样作用,带动其他学生认真读课文。这些都会促使学生更自觉地进入预习的环节中去。

  其次,当堂预习保证了每一位学生都有必需的时间预习课文,虽然说只是区区5分钟。案例中教学的文本是高二的课文《故都的秋(节选)》,学生事前不大可能遇见这样一篇文章,于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预习这一环节安排到课堂中去,给出5分钟时间,让全体学生一起预习,如此学生就是想推托没时间预习也没有了理由。

  再次,当堂预习有了教师的现场指导,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从而使学生能明确自己预习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上述教学范例教师通过要求学生回忆《春》《济南的冬天》《夏》这三篇文章的共同特点: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景物,可以使景物更美;顺势提出预习要求:通过散读《故都的秋》,找出故都的秋的特点。因为有了对前三篇文章的回忆复习,且当堂预习目标非常明确,因而学生能很轻松地从原文找出一些词语来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并进入到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去。

  有如此的预习,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总之,只要我们能够精心地去备教材、备学生,科学地确定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去寻找课文中合适的切入点,给学生提出一个明确具体适宜的预习目标,那么完全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划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当堂预习;学生也一定有能力完成当堂预习的任务,并顺利进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去。

  ————————

  注释

  ①梁宁建:《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页。

  [作者通联:苏州大学文学院]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