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浅析当前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和质量

时间:2014-04-16 11:29 来源:发表吧 作者:兰敏 点击:

  摘要:中间阶层,又叫“中产阶级”,其在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正处在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阶层分化两极化严重,中国的中间阶层的培育任重而道远。本文结合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当前中国中间阶层的规模远比我们期望的小。我们应当积极培育中间阶层,不断优化其规模和质量。

  关键词:中间阶层收入规模

  中间阶层,又叫“中产阶级”、“中间层”等,几千年前亚里士多德就阐述了中产阶级在社会稳定、民主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中产阶级具有自己的独特的品德:首先,地位稳定。“他们既不像穷人那样希图他人的财物,他们的资产也不像富人那么多得足以引起穷人的觊觎。”。其次,品性中和。他们不会因为过多的善业和物资而奢纵和不服从统治、不讲纪律,也不会因为缺乏而卑贱自弃。再次,心态平和,很少野心。较为丰裕的财富使得中产阶级“既不对别人抱有任何阴谋,也不会自相残害,他们过着无所忧惧的平安生活。……无过不及,庸方致祥,生息斯邦,乐此中行。”第四,富于理性。在古希腊,中产阶级主要指手工业制造等的商业中产阶级,他们信奉商业精神,惯于权衡,更有理性的智慧。亚里士多德之后,由于中产阶级的重要意义,历代学者都对中产阶级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讨论,从社会功能上讲,中产阶级处在上层和底层之间,避免了两个阶层的直接对抗,有利于社会稳定;生活方式方面,从事白领职业,“专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为维持其体面与其地位相称的形象而拒绝流俗和粗鄙的大众趣味”;消费方面,比较前卫,能引领消费时尚,具有超前意识的现代消费观念,且明显追求生活品位和格调;文化审美方面有丰富的文化、精神需要,对新生外来文化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开放、宽容;政治态度方面比较后卫,趋于温和的改良主义,通常不会支持激进的政治行动等。所以中产阶级在社会阶级中比重及其生活质量是评价一个社会整体发展情况时重要指标。

  中国目前处在关键转型期,中产阶级对社会的平稳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经济上讲,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是拉动内需,推动经济良性发展的不竭动力,对经济的平稳发展,经济结构的健康转型有重要作用。从政治上讲,他们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承载者,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政治认同度,是社会矛盾、社会对立天然的巨大缓冲带和粘合剂。从文化上讲,庞大的中产阶级是多元而和谐的社会文化的基础,能大大提高社会的包容度,让每一个个体找到文化上的归属感认同感,心理需求的满足,是社会阶层结构稳定良性发展的基础。中产阶层的形成和扩大,对经历了高速经济发展(结构畸形)的转型期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近年来很多学者也在这一问题上展开了大量的讨论,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社会也出现了类似西方社会的“白领”阶层,中国社会人们的经验中出现了这样的“中间阶层”,李春玲老师基于2001年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依据职业、收入、消费和主观认同四个指标分布划分出职业中产阶级(按人口在十类职业中的分布比例,其中五个职业属于此类,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15.9%)、收入中产(24.6%(高于当地平均))、消费中产(35%)和主观认同中产(46.8%)四个维度,四个维度指标的重合程度较低,即同时符合上述四个标准的人数极少,仅为4.1%。李强老师基于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利用“国际标准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算的结果是:中间阶层比例不超过全部就业人口的12%,也就是88%的就业者都不是中产阶级。两组数据都表明,2001年左右中国的中间阶层的比例非常小,同时还呈现出一些问题,如:多元分割、内部金字塔化、内部认同不高、中上中中中下中间阶层的三个层级都出现向下流的苗头等。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各个维度的分化——职业分化、收入、消费、主观认同等都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没有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真正意义上的中间阶层还没有形成,即使他们创造出了某种文化——特殊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态度,也很难把他们称之为中产阶级,它也无法发挥中产阶级在社会中应起到的作用。经过了10年的变化,现在的情形又是如何。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的家庭收入方面的数据,分位数为99%的这个家庭的年收入为55.92万,分位数为25%的这个家庭的年收入为1.262万。那么如果我们将中间阶层定义为三等分的居中那一份的话,中间阶层的家庭收入应该在19——37万这个区间,只有不到5%(95%-99%)的家庭为经济中产,如果中间阶层定义为五等分的居中那三份的话,中间阶层的家庭收入应该在12——44万这个区间,只有不到10%(90%-99%)的家庭为经济中产。由此我们可以推断,10年后的今天,中产阶级并没有成长起来,它的规模甚至可能变得更小了。而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中产阶层占到人口的50%一60%,贫困阶层只占15%一30%,上层阶层约占15%一25%。(2002年瑞典人均GDP为25400美元,中产阶级的比重占55%,85%的家庭拥有小轿车,75%的家庭有电脑,50%的家庭有郊外私人别墅,70%的家庭每年出国度假和旅游。日本中产阶级家庭的年收入上线大约是6.8万美元,底线是4.4万美元;韩国在2万美元到3.6万美元之间。德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中产阶级大约占50%,富人占10%。中国香港中产阶级家庭的年收入在2万美元~4.1万美元之间;中国台湾是2万美元到3.8万美元之间。在美国,年收入在4万到20万美元之间的家庭都属于中产阶级的队伍。新加坡约90%以上属于中产阶级,新加坡家庭年均收入普遍在2万美元以上)如果说当前中国的“白领”能被称之为“中产阶层”的话,那么这样处于社会底层的中产阶层对社会稳定的贡献可能是负向的。

  那么,如何培育真正的中间阶层,扩大中间阶层质量与规模呢?①首先需要坚持市场经济体制。人群中,天然的情况是大多数人的综合能力都是处于中间水平的,市场的平等交易的原则下,是会自然促使大规模的中间层的形成的。②要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刚性制度,平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缺失平等的不充分市场经济会加剧社会阶层间的矛盾。我们需要重新界定在当前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促进政府职能转换,以建构和维护公正社会秩序为核心,促进阶层分化的有序进行,防止少数利益集团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聚敛社会财富。另一方面,政府应完善各种经济政策、法规,规范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限制通过不正当竞争形成暴富阶层,同时避免不正当竞争现象在社会上形成的对人数众多的中下阶层的刺激,导致社会的不稳定。③积极为中间阶层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政治上宽柔并济,提供严明的制度安全网让中间阶层乐享已取得的劳动果实,另一方面对中间阶层的多元化给予充分的不违反原则的包容,尽可能多地吸收中间阶层加入到主流政治系统中,使其成为建设民主政治的主导力量。

  综合前文的相关分析,目前我国存在着中间阶层,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有这样的中间阶层的存在,但是综合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因素,无论是按照哪种方式来计算,当前我国的中间阶层的规模都不会大于10%。中间阶层的壮大对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培育中间阶层,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重心。

  参考文献:

  [1]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1

  [2]赖特·米尔斯《自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中译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李春玲:《断裂与碎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版

  [4]陆学艺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版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