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研究(2)

时间:2014-04-03 14:11 来源:发表吧 作者:苟玉涵 点击:

  二、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本研究在查阅幸福观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置了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的五百位广西大学同学,被调查者当场填写问卷并回收,其中有效问卷500份,回收率98%。填写问卷的男女比例为48:52,基本符合学校的正常男女比例。问卷涉及09级、10级、11级、12级四个年级,并涵盖文史、理工、经管、艺术等各种类别的专业。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是积极向上的,与此同时,一些非理性的幸福观存在于部分大学生中的现象也不容忽视。

  (一)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积极表现

  1.传统美德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一方面,有近70%的大学生认为和谐家庭是幸福感来源的最重要方面,追求家庭生活美满构成了当代大学生幸福目标取向的基本特点,说明当代大学生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意识比较浓厚,重视家庭和睦。其次,当代大学生受“道德即幸福”的儒家文化观点影响,普遍看重道德的作用,认为有道德的满足感才能进一步有幸福的持久感,并能用道德标准衡量约束自己的行为。

  2.大多数大学生珍惜当下生活并憧憬美好未来

  调查显示有66%的大学生对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较为满意,42%的大学生认为“再苦再累,也愿意通过努力拥有美好的未来”;而在“未来不可预知,生活没有希望”的选项上打钩的同学只占不足10%;有40%的大学生表示经常能够积极寻找快乐的方法,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会或者有固定的方法可以让自己快乐起来。表明当代大学生能够珍惜当下生活,对未来的希冀和憧憬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拥有美好未来的愿望。

  3.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呈现多元化趋势

  首先,14%和20%的大学生认为实现自己的幸福需要通过事业的发展和目标的达成。其次,“生活富有便能感到幸福”的比例为5%,反映出物质条件在当代大学生幸福衡量中占重要地位,但可能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享乐主义思想的倾向。再次,13%和6%的大学生将“身体健康”、“自由自在”列入幸福目标中,说明当代大学生注重自我身心感受。最后,超过40%的被调查者因为和知心朋友在一起而感到幸福,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中注重友情,希望与人交往,渴望倾诉、理解,渴望关注、帮助。这都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多元化的趋势。

  (二)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

  1.在幸福的目标追求上过分重视物质享受

  虽然当代大学生有较为明确的幸福目标,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但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他们的幸福目标取向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如果拥有金钱,我就会很幸福”,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因为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走上了偷窃、抢劫的犯罪道路,令人扼腕。超过15%的大学生认为幸福与事业成功没有必然联系,有56%的大学生认为幸福和他人没有关系,纯属自己的体验。大学生的婚恋观方面的调查显示,仅有2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校园恋爱是真爱,超过40%的同学择偶标准将对方的经济条件放在首位,而在面对纯真的校园爱情与现实的两难选择时,50%以上的大学生放弃了爱情,这正导致了很多爱情婚姻的悲剧,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择业过程中,一部分大学生不将工作能否给自身提供发展机会放在首位考虑,却更看重用人单位工资多少;超过60%的大学生对于“不工作也有足够的钱花”表示基本认同,甚至沦为“啃老族”。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当代大学生在幸福目标取向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追求享乐现象严重;事业、理想淡化,偏重个人本位;婚恋观世俗化;索取意识重于奉献意识。

  2.在获得幸福的方式上过分看重机遇

  幸福得靠脚踏实地的劳动与创造获取,不会从天而降。但问卷调查表明,一部分大学生追求幸福途径不现实化;追求幸福的情感、意志较差。一方面,部分当代大学生认为机遇在决定一个人幸福与否上占有很大比重,超过50%的大学生将个人不幸福的原因归结为家庭;62%的大学生梦想过能一夜暴富,35%的大学生认为买彩票是获得幸福的一条好途径。另一方面,有的大学生总抱怨机遇不好,却不从自身找原因,甚至为了所谓的“机遇”,不择手段;超过60%的大学生在追求幸福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会转移幸福目标或听天由命,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幸福手段的选择上缺少理性,追求幸福的情感、意志较差。

  3.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将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相割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提倡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相统一,倡导个人幸福服从集体幸福、捍卫集体幸福的集体主义幸福观。调查问卷显示,“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在大学生幸福目标中仅占2%,远低于其他幸福目标的选项所占比例,对于“学习为了考试,参加活动为了奖学金时的附加分”,有42%的大学生表示认同。部分大学生过分自私地追求个人幸福,与他人交往中只考虑自身感受,不体谅别人的情绪,更有甚者为了追求个人幸福破坏他人幸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代大学生在追求幸福的动机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重视个人幸福,对集体幸福有所忽视;成就动机强烈,功利性较强。

  三、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

  1.社会环境影响

  商品大潮和西方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对正处于“人格定位的危机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们的各类欲望膨胀,复杂的社会环境给大学生的幸福观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中虽有值得借鉴的精华部分,但其中很多腐朽的东西也在腐蚀大学生纯洁的心灵,部分大学生“三观”受到西方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幸福观出现了很大偏差。

  2.学校幸福观教育的欠缺

  高校在幸福观教育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幸福观教育机制不健全,教育活动中功利化倾向严重,将教育降格到以训练人的知识和技能为谋求职业做准备的层次,严重阻碍了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形成。其次,幸福观的部分内容在高校的德育课程中有所涉及,但在如何获得幸福生活上却将个人幸福用道德修养来替代,大学生在接受所谓的幸福观教育过程中背负着沉重的担子,更感受不到成就和乐趣。最后,幸福观教育方法上未能将显性幸福观教育和隐性幸福观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显性幸福观教育是指大学生所接受的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教育主体特意而专门安排的幸福观教育;隐性幸福观教育则是指能影响大学生的各种社会主体在日常对待幸福的真实态度和关于幸福的言行所传达出来的、非有意安排的幸福观教育。”[11]

  3.家庭教育的误区

  部分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和过高希冀,缺乏对孩子幸福的关照和科学幸福观的培养。家庭功利化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冀,背负的过重压力致使大学生在追求人生幸福的道路上出现一系列不和谐的音符。另一方面,目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日渐增多,家长便过分宠爱,无原则地满足他们的要求;还有一部分家长只顾着赚钱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却忽视子女最为重要的道德养成;更有的家长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实施棍棒教育。这些导致少数大学生形成缺乏自信心、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冷漠、自闭、缺乏责任感等不良品格。

  (二)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的思想处于高度活跃、不稳定时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价值判断上的混乱、理想信念选择时的迷茫。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大学的扩招及就业形势的严峻,致使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幸福观日趋务实,学习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名次、各种奖励以及求职时找到一个好工作。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艰苦创业不再被大学生所欣赏,他们急功近利,渴望付出后即能在短期内获得回报、收获成功,遇到一点挫折就抱怨现实太残酷,理想都是“虚”的,对理想与幸福缺乏坚定信念,没有不达目的不罢休、持之以恒的决心。另外,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倾向较大。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