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仍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在运作不良资产时效率不高,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且公司既不是有限责任公司,也不是股份有限公司,无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行机制,不良资产的粗放剥离更增加了追债的难度。同时,高度的政策性使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过分强调债务转让,重视不良资产处置的费用率和现金回收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处置效率不高。更有甚者,公司还缺乏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由于采用多头监管体制而导致监管运作中的“缺位、移位、错位”现象时有发生。第二,我国地方、民营资本在金融不良资产二级市场上参与程度不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地方和民营资本对金融不良资产(特别是债权资产)投资运作不熟悉,缺乏专业人才和实际处置经验;二是对于金融不良资产二级市场中批发的金额较大的资产包而言,内资投资主体的资金实力明显不足,无法与资金实力雄厚的国际大投行竞争,使内资投资者无法以资金成本优势取得低价资产包。第三,处置形式单一及定价不科学。第四,市场准侧不规范,债务关系双方信息不对称,行政干扰资产交易,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财务失真情况时有发生。
国外经验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定位的启示
关于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方向,理论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资产管理公司完成既定任务目标后,予以解散;二是根据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可持续状况,不能够存续的予以关闭,能够存续的向商业化转型;三是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政策性业务整合,全部划归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使其成为批发性处置金融风险的常设政策性机构,其余三家根据财务状况,选择关闭或商业化转型。根据我国国情,金融不良资产问题将在我国长期存在,所以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在十年存续期后的保留是完全必要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对其进行商业化转型,使之运营效率提高。针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两类不良资产处置机构以提高资产处置专业化水平
在经济转轨时期,为了提高资产处置专业化水平,我国需要建立两类不良资产处置机构:一类是政策性资产管理公司,主要对有严重问题的机构和倒闭机构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置,并逐步发展成为批发性的处置金融风险的常设政策性机构;另一类是商业性资产管理公司(或投资银行),主要对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经营中剥离和出售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置。二者的区别在于政策性资产管理公司资金一般来源于财政拨款、央行再贷款、存款保险公司;所有制性质主要为国有独资;经营目标是快速处置不良资产,不以盈利为目标,国家财政负担最终的损失。商业性资产管理公司资金一般来源于民间自筹、发行债券、同业拆借;所有制形式主要是股份制;按市场价值收购不良资产;盈利最大化是其首要目标。
(二)资产管理公司完成由半政策性机构向商业化市场主体的转型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转型,主要是公司地位的转化,从一个既享受国家多方面优惠,同时又受到多方面干预的半政策性机构逐步转化为一个平等的参与竞争、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一方面,要克服国有独资固有的体制性弊端,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应尽早做好股份制改造的准备,从根本上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多渠道优化资本结构和补充资本金,通过股份制改造吸收外部资金甚至是民间资本,不但可以弥补资产管理公司资本金相对不足的问题,还能使各项决策避免过多的行政性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应鼓励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多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进行竞价收购,按市场价格收购银行股份制改革中剥离的不良资产或其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并按照市场原则加快处置,以实现商业化运作。
(三)促进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并鼓励各种投资者参与市场
外资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不良资产的处置,参与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不仅将拓宽不良资产处置的资金渠道,同时将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为主体,同时吸收其他投资者和社会中介机构共同参与的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格局,是解决我国各类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的长久之计。
(四)促进处置方式多样化和定价方法市场化的发展
使处置方式向不良资产证券化方向发展是未来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举措。普及不良资产的拍卖机制不但可以加快处置速度,解决定价难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防止卖方代理人与买者之间的不诚实交易。
(五)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并进行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中国药事》(月刊)1987年创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
期刊简介: 《当代医学》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家...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主办单位:中国《时代金融》杂志社 出版地:云南...
期刊简介: 《营养学报》(双月刊)是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营养专业学术性期刊,1956年3...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
期刊简介: 《经济论坛》杂志创刊于1987年10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