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记叙文行文变化的方法(2)

时间:2014-03-11 13:30 来源:发表吧 作者:徐平 点击:

  2.进退维谷的困局引发转危为安的变化。弟弟面临着心理的困惑、与同学相处的困境,有可能因此走上歧路。这个危机不仅引发姐姐的担忧,也牵动着读者的神经,引导着读者去关注一个孩子的痛苦。从出现小问题到引发大危机,作者细致地完成了情节中矛盾冲突的升级,而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文章中不断升级危机。作者试图解决这个危机,就带着弟弟到江边玩,而后文在江边的谈话中引发了全文第三轮危机的来临,弟弟一直以来在与我的比较中生活压抑,这才是导致弟弟身上出现越来越多问题的根源,弟弟是比较教育的牺牲品。作者在层层危机设置与解答中将情节写得跌宕起伏,而最终教育问题的无解,则形成了最大的波澜,将文章的立意推向高远层面,引发读者沉重的思考。

  三.第三组方法:抑与扬

  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扬抑会相互生发,使文章呈现互为映照的变化。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在文中实现陡然一转,会使得记叙文中人物形象呈现前后变化,使人物立体化。“抑”会引发读者的沉重、黯然,“扬”又会使读者情绪陡转,引发读者的欣慰、激动。抑扬之间,波澜顿生。

  1.从抑到扬形成映照变化。2013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这么小这么大》[4],就巧妙地运用了情节设计的抑与扬。全文整体结构,首段抑,尾段扬,从抑到扬,全文的色调也由开端的阴沉转到收尾时的晴朗。文章主体部分由三个生活片段组成,每个生活片段设计亦是由抑到扬,于是全文在整体上波折不断。开篇就写父母的苍老,在高三一年中为自己付出太多,而自己总是在不经意间以小事影响着父母一天的心情。相对应的尾段和首段形成从抑到扬的映照:“女儿日渐长大,愈加懂这小非小。勿以善小而不为,女儿将会在小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会再伤害到你们”。

  2.抑扬叠现呈现情感波澜。主体部分的第一个生活片段,母亲希望我考离家近的大学,所以在平时的言谈中多次谈到这个话题,而我坚决拒绝,作者写道:“那一刻我放佛看到了你眼中的不舍和哀伤,好像女儿明天就要离开你一样。你看你这狠心的女儿总在一言两语间将你伤害地体无完肤”。情节的展现是女儿对母亲单方面形成的遏抑之势,同时通过女儿的反思感悟,表达对父母的歉疚之情,形成内容上由抑到扬的转变。

  第三个生活片段,我对母亲一大早挂在床头的糕和粽视而不见并避之不及,这是“抑”,母亲无奈抓我回来,非要我头撞“高中”,撞了之后怎样呢?作者的笔触扬起,“就这么一撞,原有的紧张不安竟一下子被撞走。这么灵!妈妈,女儿真的很感谢!”在叙述过程中,作者运用从“抑”到“扬”的情节设计规律,简单地在行文中掀起波澜,不得不说看似轻松诉说、娓娓道来的表象下,有作者对情节设计的良苦用心在其中。

  3.抑扬胶着集中凸显情感。2013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1《我心中的蝶》,有一段精彩的抑扬胶着。当发现被“我”看似客气实则冷淡对待的大伟父亲为我整理床铺、洗衣服,“我”尴尬地吞吞吐吐,几乎说不出话来,这是“抑”;而大伟父亲憨憨一笑,“没事,都是孩子”,情节提“亮”扬起。“我的心如同受到了飞来石的撞击,似花瓣一般散落开来,我深深地低下了头”,随后,“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情节再次入“抑”;而这时大伟爸爸说“孩子,这儿我买了个西瓜,天儿热,你和大伟两个把它切了”,又让情节扬起。下面的呈现就更加明显了,行文安排上做了换行处理,叔叔嘱咐一句朴实而温暖的话,我就哽咽一句。三次“叔叔,我……”重复出现,抑扬之间,情感波澜起伏不息。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