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时间:2014-03-08 15:11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周萌霞 点击:

《且说六朝烟水气》是袁鹰的一篇散文。作者先概括回溯对南京城的独特印象,然后笔锋一转,说起“六朝烟水气”在现代南京的内涵及其表现。这篇散文放在语文选修《金陵文脉》的第三专题“历史遗韵”中,编者意图很明确:以这个文本为支点,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探寻金陵文化的内涵与嬗变。

  作为参编者之一,我知道《金陵文脉》的课程定位:它区别于国家课程的地方是以地域文化为载体,引领学生认识足下的文化,从而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同感。这样的课程实施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探究。

  根据教材编排和文本内容,《且说六朝烟水气》的教学目标有三:一是理解六朝烟水气的内涵;二是探究六朝烟水气的传承与嬗变;三是品味描写六朝烟水气的文字之美。教学重难点自然就落在探究和品味上。但是,再完美的教案设计,都只是侧重表现教师的主观愿景。教学实施则要以学情为背景,侧重表现学生的主体活动。以下是《且说六朝烟水气》教学的三个片断。

  一、关注当下生活,明辨文化内涵

  文本里,作者回忆了不少游玩南京的经历与印象,以此作为六朝烟水气的形象表达。鉴于这些文本内容都是作者的经验,且又过去了不少年。我觉得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与他们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六朝烟水气的内涵。于是,我预设了一个问题:

  请你关注当下生活,与同学一起收集或回忆有关南京的生活事件,明辨哪些能够表现六朝烟水气?哪些不能表现六朝烟水气?为什么?

  事实上,这个问题不但涉及面大,而且还会形成争议。学生们提到了保护梧桐树、修建中山陵的栈道以及维护明城墙等事件。但是,当有同学提到老城南的拆与留时,课堂立马有了不同的声音。大部分同学认为这个不能表现六朝烟水气,小部分同学则相反。我趁机引导他们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思考六朝烟水气的内涵。“六朝烟水气”是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提出来的。具体内涵,吴敬梓并未说明。学生在文本中寻寻觅觅,逐渐明白六朝烟水气其实就是一种文化性格,是对自然、对文化的一种自觉。

  二、精读经典作品,探究文化嬗变

  文本写作思路是顺流而下探寻六朝烟水气,并没有逆流而上探寻六朝烟水气的文化源头。“六朝”二字本来就有一种历史感。为了让学生拥有一次完整的“金陵文化之旅”,根据学生的阅读现状,我列了个小书单,给了个探究题:

  推荐阅读:1.《美的历程》第五章“魏晋风度”;2.《寻觅中华》中的“丛林边的那一家”“千古绝响”“重山间的田园”;3.《世说新语》;4.《民国那些人》。

  探究:阅读后,你最想与同学分享的是什么?你发现“魏晋风度”与“六朝烟水气”之间有什么联系?除了阅读经典作品,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亲近金陵文化?

  学生的阅读和思考,果然精彩纷呈。课堂不但分享了大量的人物逸事,而且能分析他们在为人处世上的相似点。从阮籍到陶潜再到王献之等六朝人物,都“亲自然而远名利”,这种名士风尚影响甚大,以至菜佣酒保都向往自然拥有闲适的心态。真是“堂前燕飞入百姓家”啊。说到现代南京,除了民国时期的那些人,有同学指出还可以通过观看电影来体味“六朝烟水气”。像《夏天》、《记忆望着我》这类影片都是表现南京普通人生活状态的,这种方式激发了更多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南京人的文化心理。

  三、比较城市性格,品味文化之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南京是六朝古都,是历史文化名城。现在的南京城市发展要考虑经济建设,但更应该考虑城市的文化建设。重视和发展城市文化,形成南京独特的文化性格。为了更直接地让学生品味南京城的独特性格,我做了如下有趣的提问:

  请想象如果一个老南京与几个其他城市的人相聚在某一个情境中,你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判断他们可能来自某个城市?

  这个问题比较考验学生的智慧。学生最先想到的依据是南京话。当然,更高明的是从言行举止和心理心态上去判断。学生情境设计别出心裁,往往能契合南京的历史。人物对话也能暗含南京的风俗习惯。整个想象过程,有趣且充分品味了南京的文化之美。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