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量对机插武运粳24号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时间:2014-02-21 14:29
来源:发表吧
作者:沙亚鸿 陆建平 等
点击:
次
摘要靖江地区不同施肥量对机插武运粳24号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插武运粳24号在相同密度条件下肥料不同投入量对发苗和产量有比较大的影响,通过控制肥料投入量,对其植株性状及产量结构进行分析,得出适宜当地大面积生产中相应密度下的肥料配置,即施纯氮390kg/hm2左右接近最佳氮肥投入量。
关键词机插稻;武运粳24号;施肥量;生长;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1-0046-02
为了探索相同密度不同肥料投入量对机插稻植株性状及产量结构的影响[1-6],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指导依据,特进行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地位于马桥镇侯河农场,前茬为小麦,土质为砂壤土,肥力中等。供试水稻品种为大面积推广品种武运粳24号。供试肥料为:40%复合肥(16-8-16),45%复合肥(15-15-15)。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施肥处理(以总氮计),分别为:270kg/hm2(A)、300kg/hm2(B)、330kg/hm2(C)、360kg/hm2(D)、390kg/hm2(E)。3次重复,共15个小区,小区面积为33.33m2。前后期施肥比例6∶4;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2∶1∶2,即分别占总氮量的40%、20%、40%;磷肥、钾肥用过磷酸钙、氯化钾补足。具体施肥量见表1。
1.3试验实施
2013年5月13日用16%咪鲜·杀螟丹150g/hm2+25%咪鲜胺乳油30mL/hm2对水120kg,充分搅匀后浸泡精选稻种75kg/hm2,避光浸48h后,再采取日浸夜露方式浸种,白天把种子浸入桶内12h,晚上将种子袋取出平摊地面12h,至种子自然破胸,长至标准芽。于5月18日落谷,落谷前按机插稻育秧要求,铺盘撒营养土并按芽谷180g/盘称种均匀落谷,落谷后撒薄层盖籽土后窨透水,再加盖无纺布。6月3日先用750中拖耕翻灭茬,再用195手扶拖拉机耙平后划小区,小区之间筑埂,按照试验设计施用基肥,试验区四周留保护行。6月5日用东洋手扶式插秧机栽插,秧龄18d,栽插密度适中,栽23.7万穴/hm2,每穴5苗左右,基本苗120万根/hm2。6月10日进行化学除草,其他田管措施保持一致。10月16日收割,全生育期148d左右。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茎糵动态的影响
根据栽插后15d及以后每5d查苗,7月10日左右达高峰苗,栽后70d苗数基本恒定。分蘖期随着氮肥量的增加,总茎糵数、平均单株带蘖数均随之增加,植株生长量也相应增加。这说明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合理调节氮肥用量来调控植株分蘖发生量,调节成穗率,最终调控穗数(表2)。
2.2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穗粒结构的影响
根据成熟期考种,调查不同处理水稻穗粒结构。由表3可知,穗总粒数以处理E最多,为141.3粒,分别比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增加6.8、3.1、1.8、0.6粒。结实率以处理C最高,达92.3%,处理E最低,为90.9%。总粒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空粒数增加比例较大,导致结实率有所下降。千粒重,处理C、处理D、处理E相近,为27.3g,分别比处理A、处理B增0.2、0.1g(表3)。由此可见,随着氮肥搭配磷钾肥用量合理增加,可以提高结实率,增粒增重,但继续增加施氮量,结实率有下降趋势。
2.3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植株性状的影响
根据成熟期植株性状的比较,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处理株高、穗颈节长度、功能叶面积均随之增加。处理E功能叶面积比处理A增加15.8cm2,增幅17.7%。说明增加氮素肥料投入可以增加植株生长量,从而增加功能叶面积、增加灌浆物质积累(表4)。
2.4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植株穗部性状的影响
根据成熟期考种,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植株穗部性状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穗长以处理D最长,为16.9cm,其次是处理E,为16.8cm,处理A最低,为15.4cm;一次枝梗总数处理E最高,比处理A增1.5个,二次枝梗总数处理E最高,为31.5个,比处理A增加10.3个;枝梗退化数也呈现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
2.5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根据成熟期小区收割实产,以处理E的小区产量最高为33.0kg,其次是处理D为31.9kg,处理C为31.4kg,最低的是处理A为29.3kg。对小区实产方差分析,重复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说明肥料三要素的用量,尤其是增加氮素肥料用量对水稻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表6)。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24号作机插水稻采用现有的中密度(插24万穴/hm2左右,基本苗120万根/hm2左右)栽培,随着氮磷钾三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尤其是氮素肥料的增加,其茎蘖动态、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促进单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综合本次试验数据分析,施氮390kg/hm2分别比施氮360、330、300、270kg/hm2增收稻谷(折合产量)330.0、490.5、610.5、1120.5kg/hm2,极差1120.5kg/hm2,增幅分别为3.3%、4.9%、6.2%、11.3%,说明在现有这种栽培方式下,施纯氮390kg/hm2左右已经接近最佳氮肥投入量。武运粳24号在靖江市现有这种机插栽培密度及施肥模式下,虽然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继续增加,但施氮390kg/hm2处理的水稻粒重和结实率已有下降趋势,仍比施氮360kg/hm2处理增加效益900元/hm2左右,这说明该处理肥料投入并不偏高,氮磷钾三要素投入量还有一定增加的空间,这有待于在生产试验中进一步考证。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