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研究
时间:2014-02-20 14:31
来源:发表吧
作者:盛琳阳
点击:
次
摘要:课程群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总结了6种网络工程师的职业能力,从课程体系、师资团队、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工学结合5个方面介绍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的改革思路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课程群建设;教学改革;计算机网络;职业能力;工学结合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4-0005-04中图分类号:G4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主要城市对互联网应用与网络设备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占计算机人才需求总量的80%以上。如何充分满足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是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教改课题,各大高校和教育机构都在积极探索新时期网络人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改革思路。
1培养目标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过分强调理论指导作用,课程培养出来的往往是理论基础深厚、适合学术研究的专业人才;但这些人才工程能力不足,缺乏职业素养,很难满足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这也是目前虽然网络工程师奇缺,但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
在面向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初期,要明确能力培养目标,既要满足教学大纲要求,又要充分体现工程职业素养培养。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网络课程教研组在充分调研相关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总结了6种网络工程师的职业能力。
(1)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要求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熟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熟练使用办公软件、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
(2)程序开发能力。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开发环境,每个学生要学习两门以上的程序设计语言,如.NET和Java语言平台等。
(3)网络编程能力。网络编程能力是从业人员进行网站开发、网页设计必需的技术能力,具体包括网站前后台的搭建和维护、网页设计与美工、网络开发工具等。
(4)网络管理能力。网络管理能力是指搭建网络环境和网络系统维护的能力,具体课程有网络服务器的安装与维护、网络布线、机房管理等。
(5)数据库能力。数据库组件编程是动态网站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网站数据的存储、操作和管理提供帮助。与数据库能力相对应的课程包括数据库基础、数据库管理工具等。
(6)网络项目开发能力。为了培养网络开发人员的综合能力,在掌握前5种职业技能之后,要让学生进行项目开发实战训练。首先学生在校内进行网站规划与设计课程实践,掌握在各种平台上采用定制模式快速架站的能力。再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实训实习,通过实战积累项目经验。
2建设要点
2.1课程体系改革
学院为了强化网络基础教育,突出网络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本科专业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将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知识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和毕业设计3个阶段,如图1所示。通过改革和优化本科培养方案,强化网络理论教学、网络工程实验教学以及特色网络课教学,学院建立了适应网络时代技术发展的整套网络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以能力为本位,依据课程间的关联循序渐进地培养职业能力。
2.2师资团队化改革
学院改变了过去网络课程由全院教师自由申请,代课教师每学期更换的任课制度,专门建立了一个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网络教学改革团队。团队由具有专业资格和任课经验的骨干教师组成,定期举行教学改革研究和交流活动。目前团队由2名教授、3名副教授、7名讲师和若干助教组成,其中大部分年轻教师都具有或在读博士学位,并在网络相关领域具有多年的教学研究经历。
组建优秀教育团队不仅可以提高网络教学水平,还可以通过专项教改研究和学术交流来提高年轻教师的教育素养和任课能力。通过外出培训、课堂听讲、教学辅导、参加实验室建设、试讲辅导等手段,教师能够尽快熟悉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院还定期聘请具有工程经验的资深工程师到学校任课并培训教师。通过外聘工程师的讲解和传授,学生会对今后的就业取向进行初步计划,教师则更加有针对『生地进行授课。
2.3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目的不明确、形式单一,学生得不到实践创新锻炼机会,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所以在改进课程体系的同时还要运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的新式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式教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的基本要素,这也为网络课程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与章节相关的网络应用,然后启发学生从平时使用网络的需求深入进去,发现对相关知识点的兴趣。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如在学习TCP/IP协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子网划分的原理,并给出学校办公室或机房的子网划分方案,让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和比对实际方案来深入理解知识。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