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儒道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

时间:2014-02-19 16:15 来源:发表吧 作者:刘宇 点击:
  摘要:儒家文化重实用、功利;道家文化中无为,无功利。孔子一生执著于自己的理想;庄子明哲保身。一重人生价值的实现,一重生命价值的永恒。小学德育教育应充分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内外兼修。
  关键词: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德育教育
  一、儒家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
  儒家文化重实用、功利;道家文化中无为,无功利。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修身养性的同时以天下为己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屈不挠坚持自己的理想。儒家的理想人物是为万世师表的孔子。通过孔子的形象,可见儒家理想人物的风范。
  孔子自评:"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同时代人对其评价:"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孔子的亲传子贡对孔子评价: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①
  孟子对孔子的评价: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②
  通过孔子的自评和孔子后学对其的评价,可见孔子谦而好学、不耻下问,"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一生执著于自己的理想。小学德育教育力图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理想的实现需要锲而不舍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孔子一生"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执著于自己的理想,后修《春秋》,善善恶恶,以当一王之法。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小学德育教育志在培养有为于国家社稷的人才,为国家乃至整个人类作出贡献。"天行健以自强不息,地势坤以厚德载物"。儒家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小学教育的真精神之一。
  儒家的后学--孟子与荀子,一主内一主外;一个主张性善论,一个主张性恶论;性善则修己于内,推己及人,无限的推广自己的善性德性;性恶则主张为学,修己之恶。
  孟子曰性善: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万物皆备于我,修身养性,推己及人就可以修养人的德行。故德育教育要不断发扬自己内心真、善、美的一面。
  荀子曰性恶:人生而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故生而好利,为求利益,生杀抢夺。人生而欲满足六官之欲,美味、美色等,所以要以礼节制、引导。荀子抓住了人本性中的各种欲望,故以外在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使人导向善性。
  孟子、荀子殊途同归,一主内一主外,都志在导人为善。德育教育亦应修之于内,导之于外;内外兼修,导人之善,规人之恶。
  二、道家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
  道家以无为为本,返璞归真,致虚守静。故道家静以修心,道家心中的真人形象,似有似无,不可捉摸。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故乐通物,非圣人也;有亲,非仁也;天时,非贤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③
  通过《庄子》中对真人的描述,可见道家的理想人物,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称之为真人,道家贵真,即重人的天性、本性,道家文化关注人的本质存在。小学德育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见道家文化抓住了德育教育的根本。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