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时间:2014-02-19 16:19
来源:发表吧
作者:沈刚
点击:
次
摘要:种子信息化管理是现代种子产业快速发展形势下的需要,在种子市场管理中渗透信息技术,可促进种子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满足种子用户对优质良种的实际需求,建立规范、有序、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用信息技术优化和完善种子管理,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种子企业盈利,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种子管理产业
中图分类号:S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2-46-1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已渗透到农业各个领域,现代种子产业的迅速发展,使种子在生产、贮藏、加工、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多重领域都已渗透计算机技术。当前,为了建立统一开放、稳步发展的种业市场,打破种子区域保护,打造诚信守约、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就要让计算机网络信息覆盖全国种子市场,对种子质量检测、认证、信息发布和展求、品种区域优势等信息资源快速查询,构建信息保障及时、调控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
1种子检测管理信息化
种子检测过程中的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来实现技术升级。通过种子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可加强对种子检测工作的信息处理和检测数据的管理,并且对整个检测流程进行优化和控制,全面提高种子检测工作的效率。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种子产业重视程度增加,多项扶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加强,种子国际化速度加快,新品种大量涌现。种子检测机构要应用管理软件对种子检测工作进行标准化、流程化、模块化管理,向客户提供具有个性化服务、技术含量高、准确率高的种子检测服务。另外,客户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的发送需检测种子的相关信息和检测要求,在网络上实现对种子检测全过程的监控和检测状态查询。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只局限于电脑,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等技术手段以其更为方便快速、适时适地都可查询的优点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品种信息化管理
品种管理首先要严格审定标准,严把品种审定关,强化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测定,并针对品种特性科学划定推广区域。一种农作物品种要在一个地区进行销售和推广,则必须要经过引育繁育中心的试种和登记,合格的方可进入市场,杜绝个别公司的虚假宣传欺诈农户的现象,并从根本上规范种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其次,鉴定结果也是受害农户索赔的重要证据。再次,要广泛引进国内外新品种,以与本区域内的品种优势互补,加快优质高产新品种的推广以及品种更新。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将市场上销售和推广的所有农作物品种进行同步鉴定和集中展示,建设农作物品种示范、展示和推广基地。最后,种子企业应该增进和大专院校及农业科研院所间的学术交流,加大对优质高效、高产、生态安全品种的选育力度,并以网络平台为媒介,宣传推介创新型良种。
品种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建立在品种库的基础上,依据引育基地品种鉴定信息、审定通过的新品种信息和生产上品种应用的信息,并综合分析种植技术、气象和土肥等资料,建立一套完备的品种知识和信息数据库,囊括区试、示范和审定数据及本地区鉴定、评价和利用数据。其中,品种决策子系统的功能是做出适宜的农作物品种选择,为品种使用者提供更直观准确的服务。品种信息管理系统是采集品种信息,综合分析气候、土壤、效益、生产、植保、检测和种需求等信息,建立优质种植品种分布资料库、专家知识库和品种决策模型,针对品种决策目标来完成品种推荐。
3种子信息发布与交流
自《种子法》实施以来,我国种子市场主体实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种子信息更为丰富多样,种子管理站要加强种子信息服务,一是做好种子政策信息服务,及时传递政府在种子方面的政策措施,并收集当地存在的问题和典型经验。二是要做好种子生产信息服务,对当地气象条件、产种量及种子生产相关条件等进行科学预测,并合理规划种子生产基地种植面积。三是要通过网络信息交流,对农业气象、农产品市场供销情况、农资价格等动态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和传递。四是要对种子产销动态、供求形势和价格规律等市场方面的信息提供服务。五是要加快科技兴农的步伐,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种子技术,将新品种审定情况、育种动态及种子高新技术应用等种子科技信息及时反馈和传递到基层。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