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
时间:2014-02-17 15:46
来源:发表吧
作者:朱月焕
点击:
次
【关键词】初中化学想象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81-01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加工、组合、改造,以形成具体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来源,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化学学习能力。笔者在总结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途径。
一、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力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抽象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等,化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学生使用"微观想象力"来学习化学。所谓"微观想象力",就是从宏观的实验现象出发,想象用显微镜和肉眼观察不到却客观存在的原子、分子等微观世界的存在与变化。
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力,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需要。化学是一门抽象思维占主导的学科。初三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只有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才能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培养微观想象力。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展示电解水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正负级相连试管中产生气体的量。通过观察这一宏观电解实验,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出肉眼看不见的分子与原子,理解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实质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过程,以及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解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的微观化学现象。再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湿衣服为什么在太阳光下容易晒干;两块糖分别放在冷水和热水中,放在热水中的糖块溶解得比冷水中的糖块快。然后指导学生从这些宏观的生活现象中,想象出微观的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就越快,从而理解分子的特性。
二、运用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空间想象力是通过观察来认知和分析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化学学习中,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三维想象能力,才能理解分子、原子等化学微粒的空间构型及其变化。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立体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金刚石、石墨和C60》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小石块、木棒、双面胶来构建一个金刚石分子的内部结构模型。构建模型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四角有棱,类似于晶体的小石块比作碳原子;然后用木棒和双面胶把这个小石块与另外四个同样的小石块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状结构。通过这样的立体模型,让学生明白碳原子这样的网状组合能形成活性差、硬度大、不易分解的固体,这就是金刚石特别坚硬的原因。同时,教师可以用同样的小石块,用木棒和双面胶把它们一层层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石墨分子中碳原子的组合结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学生能很容易想象出石墨分子中碳原子的组合方式,从而理解石墨中碳原子层与层之间结合的方式比较脆弱,所以比较容易分开,导致石墨具有质软、可塑性强的性质。通过这两种模型,引导学生展开对微观原子组合的想象,理解"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原子组合方式不同,导致物质的性质也不一样"的观点;同时学生也会理解,如果设法改变原子的结构,可以制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
通过立体模型,教师可以把教材中比较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不仅能使教学过程活泼生动,也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通过启发,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某种观念的启发下,形成新概念的过程;而联想则是思维在多种观念启发下,重新组合成新概念的过程。由此可见,联想是多种想象的组合。通过联想,可以使原本孤立、零碎的想象成为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把混乱想象变为有序的想象。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将氢气与刚学习的氧气相比较,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在制取氢气时,让学生联想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通过联想比较,学生认识到氢气不能用类似于氧气的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因为这样制作氢气耗费成本高,且危险性高,操作难度大,在实验室一般用金属和酸反应的方法来制取氢气。教师再引导学生比较二者的制作条件,学生能总结制取氢气和氧气的不同在于,制取氢气时无需加热,而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这样教学,能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时联想到相关的多种事物,并从对事物的比较分析中,培养联想、想象能力,拓展思路。
想象能力是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一项素质。教师应在化学教学活动中,不断摸索,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