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使用的加重材料,基本都是采用小袋包装的重晶石加重料,即一小袋25KG,在平时加重过程中,比较方便。但在发生溢流配重浆过程中,由于所需的重浆密度较高,要求短时间内配置好,任务重,劳动强度大。
建议在平时加重过程中可以采用小袋装的加重材料,但在发生险情后,应立即从应急库房里调运大吨位包装加重料,即一袋1吨,现场采用吊车直接往循环罐里加重,缩短了加重时间,缓解了工人劳动强度,争取了压井时间。
5.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备升级
目前现场使用的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备都是采用的四合一气体监测仪,同时要求录井在泥浆出口安装电子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但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录井安装的电子监测仪是安装在泥浆出口,但监测人员是坐在距离井口30米远的专用监测房内,有专人负责监测,能做到及时发现,但发现异常情况以后,需要时间报告给现场施工人员,不能做到及时报告;(2)坐岗人员随身配戴了四合一监测仪,但又需要定时测量泥浆液面变化情况,来回走动,不能做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发现。
在泥浆出口安装有毒有害气体声光报警仪,同时井队要在井口、钻台面、振动筛、循环罐安装固定式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报警仪,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
三、对策分析
1.现场人员井控管理水平的升级
水平井井控风险越来越大,民营队伍现场井控管理水平需亟待提高,通过压井和现场险情处置,暴露出很多问题:(1)溢流发生后,第一思想仍然是担心卡钻,所以仍想采用循环观察的方法处理溢流;(2)关井后配重浆或压井过程中,存在不听指令,自作主张,开井活动钻具的情况,造成了关井套压不断升高;(3)存在施工队伍在关井状况下,大幅度、大范围的活动钻具,不考虑钻具接头对封井器造成的损害。
必须加大井控管理力度,加强井控培训和险情处置,让施工队伍人员明白这种做法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2.地质设计和工程设计的完善
口井地质设计和工程设计是规范施工现场的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从水平井施工设计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1)设计不完善,针对性不强,存在资料不全、动态不清。比如所有水平井设计,泥浆密度都是最高1.20g/cm3,脱离实际,同时现场不好把握;(2)设计上提供的注水井信息不够详细,需要现场人员和管理方,投入大量精力和人力落实注水井情况;(3)施工井周围500米以内的注水井,只停注不泄压,发生溢流险情后,才泄压,增加了井控风险。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