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新媒介环境下的高职校园媒体文化(2)

时间:2014-02-08 12:18 来源:发表吧 作者:李德富 点击: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高职院校的媒体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新闻网、手机、博客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形成巨大冲击,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师生的观念和行为。校园媒体文化的价值取向如何确立?建构一个什么样的校园媒体文化环境和氛围,如何依时而进,顺势而为,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都是要研究的问题。
 
  (一)新兴媒体对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受众的巨大冲击
 
  根据教育部信息教学管理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所做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网络己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校园网,受到网络的影响,通过新兴的电子报、手机报以及一些网络媒介来获取信息,已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一种流行的阅读方式,这些都给高校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现代媒体具有网络化、电子化、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点,而传统的高校媒体无论是从信息的含量、传播的速度,还是媒体的介质等都与现代媒体存在一定差距,其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也远不及大众传媒和其他社会主流专业媒体。青年学生这一受众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主流或专业媒体的重视,针对青年学生作为重要读者群的各类媒体数量日渐庞大,这一社会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二)新媒介使校园媒体文化信息传播个性化、即时化和传播路径多样化
 
  由于新媒介冲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从技术上支持满足校园媒体受众时尚化、个性化、同步化、多样化的互动信息传播需求。青年大学生是校园媒体的最主要受众,他们求知欲甚,好奇心强,对信息的需求也是多方位的,随着现代媒介的出现,他们获取信息的路径日益丰富,在信息的选择方面也变被动为主动,变一元为多元,这种内在需求的多元与获取路径的多元就形成了现代大学生信息的“大爆炸”。
 
  (三)新媒介的冲击凸显传统校园媒体文化的滞后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介对传统校园媒体的手段和方式形成巨大冲击,校园媒体文化繁荣发展客观需求与发展现状的非对称性矛盾凸显传统校园媒体文化的滞后性。在现代高职文化快速发展客观需求的背景下,现在高职院校校园媒体文化理念相对陈旧,校媒工作队伍水平较低,校园媒体软硬件设施落后,各类校园媒体又各自为政、缺乏整合等等问题与现状,难于适应高职校园媒体文化迅速繁荣发展的客观需求。
 
  构建繁荣的校园媒体文化,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发挥校园媒体文化引领舆论的重任,就必须树立现代开放的理念,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来建构校园媒体文化,构建专业化校园媒体文化宣传队伍,更新提升校园媒体硬件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为建构和谐、健康、气正、风清、繁荣的校园媒体文化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三、现代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特征
 
  (一)有品位、有思想、有文化、有深度的传媒文化
 
  “受众品味即传媒文化品位。”{4}文化传媒的受众从来就不是意识形态的工具,受众的品味决定了传媒文化的品位,高职校园媒体文化也是如此。高职校园媒体的受众是高职院校的师生,高职院校师生的良好的文化教育背景、具有深度的、成熟的思维特征,以及相对纯朴的性格特质等特点决定了校媒的品味。也决定了传播的内容必然要求具有思想内涵和一定的文化深度。其中以人文精神、办学理念、教育管理、教学研究、学术文化、技能文化、工业文化、价值观念、诗书琴棋书画、审美情趣、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等为校媒宣传主要内容。
 
  (二)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同质化
 
  校园媒体文化的同质化首先表现在其与大众传媒文化的同质化。两者在传播内容与流行风尚的表现趋同。在现代新媒介的影响下,时空距离完全消失,全球化信息时代拉近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距离,出现了多种的“互文”或“克隆”现象。法国学者马特拉认为,在信息接受的中间过程成为一种新的意义生产机制,文化是一种混合物,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成为连结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中介,他们本身亦成为一种进步的标志。在开放社会与开放的现代高职校园中自然也不能例外。
 
  校园媒体文化同质化其次表现在不同高职院校、同一校园中的不同媒体传播内容趋同。主要是因为校园媒体的价值取向一样、高职院校的主体一样、受众相同,所以传播内容与性质到形式都大同小异。例如医学卫生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可能在校园媒体中更多涉及关于医疗器械的功能与使用问题,以幼儿师范类为特色的高职就应当在校园媒体中用较大篇幅介绍师范教育技能方面的知识,达到潜移默化与文化熏陶的作用。
 
  校园媒体文化同质化还表现为受众单一性。校园中无论哪一种媒体的设计都是首先面对自己本校的师生,受众的主体定位于本校的老师和学生,校园媒体关注的必定是师生群体趣味趋同的文化需求,受众的单一主体决定了在百花争艳的校媒形式下无一例外地隐含着质的相似性。
 
  (三)校园文化生活的再现与介入
 
  如果校园媒体文化资源不能为广大师生的日常生活提供切入点,那么这种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校园媒体通过对事件的加工与传播,实现校园文化生活的再现。因为日常生活的体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切入点也是不断变化的,校园媒体文化要尽量适应师生的辨识力,尽量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生活体验。“干预生活也是传媒文化的一个特点”{5}。学校师生通过校媒了解学校,获得信息,同时,师生还对校媒寄予期待,希望其扮演维护正义、公正和公平的角色,弘扬什么,反对什么等等。
 
  为师生提供话题也是校媒介入师生生活的一种常见方式,每天在校园中耳濡目染的校园信息,可以成为讨论与思考的话题。多元的校园传媒内容在不同师生中形成各种爱好和生活体验,进而影响和介入每一位师生的生活。校园媒体文化对校园流行的生成、普及以及衰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时尚的引领、走向及性质具有导向作用。
 
  (四)人文素养的隐性德育与媒体技能的显性培养并举
 
  校园媒体文化是一种高雅的传媒文化,具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通过宣传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校园媒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把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学校的中心工作上来,宣传好人好事,先进事迹和优秀人物,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媒体功能,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感染,校园媒体成为唱响主旋律和提高影响力的先进文化载体。
 
  校园媒体文化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在历练和锻造学生的媒体技能和职业养成。高职院校是各种文化和思想交流与汇集的场所,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的兴奋剂,师生在校园媒体文化的传承与宣教过程中,切身感受和养成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通过参与实践校园新闻传媒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成长与提高的过程,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造就和培养学生的新闻传媒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五)技能为核心的工业文化与人文科学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并蓄
 
  在高职校园媒体文化中应包含工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前者是特色文化,后者是通识文化。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应当服从和服务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所以在现代高职院校中应当注重技能为核心的工业文化的传承,这也是其与普通综合院校的主要区别和生命力所在。人文科学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则是培养现代大学生健康身心、健全人格重要途径,通过道德内化与职业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则是上述两种精神文化的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是不断积淀和蕴育下来的特色和文化,是高职院校长期办学的历史文化沉淀,是办学理念的价值追求,既是使命责任,也是校园媒体文化的题中之义。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