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尝试中的课堂教学观
时间:2014-01-11 16:08
来源:发表吧
作者:谢晓
点击:
次
【摘要】分析在新课改尝试中课堂教学出现的误区,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结合目前课程改革的实际,提出有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种观点。
【关键词】课堂教学每个学生有效真实思维空间
一、新课程改革尝试中课堂教学出现的误区
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育工作者不断尝试、探索、创新,随着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平台的科技化,课堂教学形式也焕然一新。教育新课改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提出,新理念里出现了很多新名词、新思想,在这些新东西的引导下,人们自然产生一种陌生感和困惑心,在课改探索中也出现诸多问题:
1.过分追求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导致教学任务完成效率低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过多地把故事、游戏等引入课堂,多媒体的渗入,使得课堂多姿多彩,课堂气氛热闹起来了,但教学知识量少了,学生处在玩的情境中,学生没能在一节课里扎实地掌握所需学的知识,达到所需达到的目标。
2.课堂教学研究如同演戏,缺乏真实性,失去研究价值
每年都开展一两次课堂教学比赛,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比赛来促进课改,找出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课堂教学的优劣,以便研究解决。可我们大多看到的教研课都是在课前排练好的,教师的提问以及学生的回答都已设计得滴水不漏,那样的课堂能反映教师的课堂教育机智吗?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吗?这不就失去了研究价值了吗?
3.课堂气氛热闹,学生思考空间少
片面追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有些教师总喜欢提一些学生不用思考即可大声齐声回答的问题,比如"……是不是?""……对不对"等此类形式的问题。我觉得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沉思片刻,先有一两个学生举手,然后五六个举手,慢慢大多数学生举手。那样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对"玩中学"的错误理解
"玩中学"的错误理解造成"愉快教学""兴趣教学"的随意性。"愉快教学"是"愉快教育"的一种,它能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促使教师改变过去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弊端,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但目前一些地方对"愉快教育"不求甚解,认为它是"玩乐教育""谈笑教育""热闹教育",追求表面形式,严重亵渎了"愉快教育"。"兴趣教学"就是利用和教材有关的图画、玩具、学具等,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科学、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但要切忌教师毫无边际的乱谈,用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来充斥课堂,本末倒置,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严重破坏课堂教学的严肃性、严格性、严谨性。
2.课堂教学研究流于形式,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
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几年,同时也开展了很多课堂教学研究,组织很多老师到外听课学习,可听了这专家的课又忘了那专家的课,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而是很普遍。缺乏培训的目标,没有反馈,没有总结,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去读懂教材,把握课标。在课堂教学研究中模仿专家们表面上的形式,没有探究到课堂教学的内在本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很多误区,失去教学的真实性。
三、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提出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课程改革目标中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们不难发现,课标要求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掌握必备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的兴趣和信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走出课堂教学的误区呢?我认为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下三点:
1.课堂教学要"实"
"实"就是真实有效,去掉表面上的、形式上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东西,让学生在40分钟里扎实有效地学习。近年来,提倡的有效教学,为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方向,要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首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教学研究评课中,一些老师往往把焦点集中在教师的课讲得如何,而没有从根本上评价学生在课堂里学到什么,造成课堂教学研究实效。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讲,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读懂课标,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去掉一些表面上的形式,抓住教学的本质,教材的命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踏踏实实地教,本本分分地学,才能回到真实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在一次课改培训中,有幸听到魏书生的讲座,他的一些话让我印象深刻:魏书生说:"不要把课改复杂化了,新课改理念不就是把"老祖宗"里的教育思想换个词罢了",他极其幽默地举个例子:有人把"这是一堆萝卜"换成新的说法"此乃若干萝卜组合也"。其实是很简单易懂的一句话却说成那么复杂。魏书生从20世纪七十年代已开始课改,他总结了他的素质教育思想是三句话:(一)我想的是20年之后祖国的一代人,(二)尽可能多教给学生知识,(三)抓住育人这个根本,书就好教了。这三句话比起课标的话容易理解多了,他给我们指出"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的方向。魏书生强调,搞教育要从小事做起,抓住课堂这根本,以"民主和科学"为方法,不懈怠、不动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魏书生"素质教育"的观点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魏书生的讲话让人豁然开朗,也让人明确课堂教学的真实,让人觉得课堂教学马虎不得,知识的真正掌握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如此的重要。我在网上观看过魏书生的课堂教学,他只需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他的课堂自始至终都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自主获取知识所体现出的快乐,是教师幽默而到位的语言引导所引起的快乐。他一节课里完成一篇课文里所需掌握的知识及巩固所学的知识,从不拖泥带水。魏书生说,他只用一个月的时间授完一个学期的课文,剩下的时间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可见魏书生的课堂教学是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
教师在课堂中要牢牢抓住主导权,使教学紧而不乱,松而有序,力求师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创新,有所思考。我认为每个教师在课前都要多想想,我将在下一节课里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发展学生什么能力;在课后反思,我在那节课里学生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发展。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进步,我们的40分钟课堂才显得珍贵。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