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突发事件与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生成
摘要:2012年-2013年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在苏大学生也概莫能外。作为一个普通的地级市,苏州大学生的表现在全国有一定的样本意义。为此,课题组决定以"钓鱼岛争端"为例,调研国际突发事件中在苏大学生群体的网上网下表现,探索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关键词:突发事件;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生成;钓鱼岛争端
2012年-2013年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在苏大学生也概莫能外。作为一个普通的地级市,苏州大学生的表现在全国有一定的样本意义。为此,课题组决定以"钓鱼岛争端"为例,调研国际突发事件中在苏大学生群体的网上网下表现,探索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此次调研聚焦的问题和分析框架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了解苏州大学生群体接触新媒体、参与"钓鱼岛争端"事件传播与讨论,以及他们在此过程中的动机、认识与观点;(二)剖析大学生的媒介选择与使用与其线上行为、线下活动、态度立场、价值判断等方面的关系;(三)研判大学生在互联网上的活跃度与其行为、态度、认知的相关性,探究互联网信息对大学生认知重大国内事件或国际事件的影响。
课题组结合苏州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钓鱼岛争端"事件的各种进展,确立了调研题目并设计了调查问卷,设置了性别、学历层次、年级和专业类别四道基本信息题,以及大学生对"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的关注、信息获取的方式,大学生线上线下的参与情况、态度立场,大学生对钓鱼岛历史的认知和互联网信息对大学生在"钓鱼岛争端"事件认知的影响等九道选择题。调查问卷编制完成之后进行了预调查,对个别表述不清的题目和选项进行了删改,提高了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调研问卷定稿后,调研组以苏州辖区内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和国际教育园两座大学城为调查对象区域,抽取了两片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五所高校[1],以随机抽样的方式,累计发出调查问卷503份,成功回收调查问卷501份,回收率为99.60%,其中有效问卷数为501份,有效率为100%。
1调查结果的描述与初步分析
1.1从信息获取方式的角度看
苏州大学生对重大网络热点事件的关注度较高,他们主要通过商业性门户网站、微博和社交网站获取相关信息。就"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而言,苏州大学生群体对其"高度关注"、"一般关注"和"偶尔关注"的占比分别为37.0%、52.2%和10.2%,而"不关注"的比例仅为0.8%。经统计计算,苏州大学生对"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关注程度的样本均值处于"高度关注"和"一般关注"之间,这表明苏州大学生群体对"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是比较关注的,体现了苏州大学生社会参与的积极意识。此外,调研组加入"性别"、"学历层次"、"年级"和"专业类别"四种变量,对关注程度的差异分别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仅有"性别"对"关注程度"具有显著性影响,男生在"高度关注"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换言之,男生对此事件的关注度高于女生。
从"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相关信息获取方式的统计结果来看,在可以复选的情况下,绝大多数苏州大学生通过"上网"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占样本总数的97.6%,其次为"看电视"(38.1%)、"读报"(17.0%)、"听广播"(9.2%)和"读杂志"(7.4%)。"上网"这种方式的使用比例已经明显多于"看电视"、"读报"、"听广播"和"读杂志"。可见,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得到了绝大部分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大学生群体获取此类信息的主要渠道。相较而言,电视、报纸、广播和杂志等大众传媒却受到了大学生的冷落,在大学生那里大众传媒变得不那么"大众"了。
那么,苏州大学生又是通过哪些网络平台和渠道接触"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各种资讯的呢?统计发现,在可以多选的情况下,大约有一半以上的苏州大学生通过"商业性的门户网站,如新浪新闻、搜狐新闻、网易新闻等"、"微博,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和"社交网站,如人人网、朋友网、开心网等"四种最主要的路径来浏览和获取相关信息,它们各自所占比例分别为72.2%、52.5%、50.1%和49.9%。相比之下,"QQ好友推送或亲朋好友的邮件推送"(33.9%)、"传统主流媒体的门户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25.4%)、"各类论坛,如自己学校的BBS、天涯、猫扑等"(22.7%)、"国家官方网站,如外交部、国防部网站等"(14.2%)和"港澳台等境外新闻网站或外国新闻网站"(8.3%)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冷遇。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