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次通货膨胀及当前潜在通胀分析

时间:2013-11-18 10:33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江凯 点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五次明显的通货膨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冲击,发达国家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重建金融秩序、刺激经济增长,其货币贬值及市场流动性过剩给我国物价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建议从政策调控手段、大宗商品定价权、资本市场建设和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来稳定国内物价水平。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8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3)10-0022-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10.05
  从纸币流通以来,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生活存在密切联系,许多国家都曾经遭受过通货膨胀的严重创伤,控制通货膨胀成为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目标。
  一、我国历次通货膨胀分析
  (一)1980年通货膨胀成因及应对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重点,财政支出急剧扩大,出现较为严重财政赤字,预算结余从1978年10.2亿元扩大到1979年财政赤字135.4亿元。当时巨额的财政赤字解决方式是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我国货币供应(M0)从1978年212亿元扩张到1980年346亿元,大量的货币供应导致物价快速上涨,物价指数从1978年的0.7%上涨到1980年的7.5%。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上升,政府采用压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减少财政赤字,鼓励储蓄等方式回笼货币,调整信贷投放结构,银行贷款倾向轻纺工业设备贷款,帮助轻纺工业技术改造和提高社会消费品产量。
  (二)1985年通货膨胀成因及应对
  1984年地方政府响应中央加快经济发展号召,快速扩大投资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从1983年16.2%上涨到1985年的38.8%,投资总额高达2543亿元,社会投资规模增长过快引起各类商品供不应求。同时,1984年国务院决定实行以1984年工资总额为基数的企业总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工资方案,该方案使得百姓工资、奖金和补贴等实际收入大幅增长。社会投资规模增长过快、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通货膨胀上升,我国物价指数从1984年的2.7%上涨到1985年的9.3%。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上升,政府采取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如数按期交存应上缴人民银行的资金,不得截留占用;人民银行总行对所属分行和各商业银行总行的信贷计划、信贷差额、现金投放和回笼计划按季度进行控制和检查;加强对低息优惠贷款利率的管理;两次提高城乡居民定期存款利率。
  (三)1988-1989年通货膨胀成因及应对
  1988年中央为了理顺价格机制,决定在五年内实现价格改革,货币政策出现松动,货币供应M0增长率从1987年的18.4%上涨到1988年的46.7%。1985-1987年的价格体制改革放开了下游产品价格,而上游产品价格依然受到管制。1988年价格改革又进一步放开了上游产品价格,使得长时间积累的上涨动力在短期内集中爆发,社会出现抢购现象。1988年下半年我国物价出现急剧上涨,物价指数从1987年的7.3%涨到1988年的18.8%。本次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上一次通货膨胀的延续,在上一次治理尚未完全见效情况下,从紧政策出现松动,物价水平出现报复式增长[1]。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政府采取控制贷款规模方式紧缩银根,对国家计划外项目、非生产性项目、自筹固定资产项目、倒买倒卖、抢购囤积物资的企业和公司等方面停止贷款。同时,规定商业银行间拆借资金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提高储蓄存款利率,稳定居民储蓄存款以回笼通货。
  (四)1993-1996年通货膨胀成因及应对
  1993年我国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己放开,此前不宜放开的粮食、能源等基础产品乃至生产要素价格也放开,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推动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涨,企业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引起工业品和服务价格上升,农产品价格同样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出现大幅上升。我国通货膨胀从1993年开始出现明显上升,1993-1996年物价指数分别为14.7%、24.l%、17.1%和8.3%。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中央银行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新发行国库券利率,通过利率杠杆调节货币供应量;运用行政手段遏制信贷膨胀,要求所有商业银行检查已发放的同业放款,回收违规贷款;把商业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从商业性贷款中分离出来。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