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宅建筑混凝土楼面板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2)
在上述原因当中,前两者都属于客观原因,难以再提出有效的对策予以修改。然而,针对后两者来说,要求应该在施工过程中予以改进与完善,特别是针对最后一个原因。当前,结合现有的施工经验,我们应该在楼面双向钢筋设置钢筋小撑马,而且要求纵横兼具必须少于或是等于700mm。如果是Ф8一类细小钢筋,那么要求小撑马的间距必须在600mm范围内,只有这样,才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效。若是由第三条原因引起的,那么解决对策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科学、合理的安排不同工种施工。在绑扎完底板钢筋之后,要将线管预埋与模板的封镶收头快速穿入,而不能留有尾巴,从而大大减少施工人员对其进行踩踏。
(2)在施工人员通行较为频繁的地区,要搭建临时简易通道。
(3)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施工管理教育工作,这样一来,可以使施工人员全面掌握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铺设位置,而且在行走过程中,必须严格小撑马撑点通行,而不能在中间架空处随意进行踩踏。
(4)钢筋施工人员的数量通常在3-4人,便于在浇注混凝土前和浇注过程中对其进行修整,尤其是在受力最大位置处和楼板容易产生裂缝的位置,则为修整的重点部位。
(5)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在产生裂缝偏多的位置安设临时活动板,从而进一步扩大接触面,将应力予以分散,减少钢筋踩踏变形的出现。
3.2关于预埋线管裂缝防控在铺设线管时,尽可能避免出现交叉穿越的现象。如果是在多根线管过于集中的地方,通常采用放射形来布置,这样一来,能够减少过于紧密的平行排列的出现,为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注打下牢固基础,更有利于混凝土的振捣。另外,如果线管数量偏多,进而削弱集散口混凝土截面时,必须结合预留孔洞的设计构造要求,在其周围设置各设置上下两个Ф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3.3材料吊卸区的楼面板裂缝防控
3.3.1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只追求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而在完成楼层混凝土浇注后,必须对其进行养护,确保保护混凝土的浇注治疗。一般来说,楼层施工速度最好控制到6d-7d/层,这样一来,使得楼面混凝土有充足的养护时间。
3.3.2设计人员要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施工计划,在完成楼板混凝土浇注的24小时之内,必须做要以下几点准备工作,如:测量、放线等,但是,不能吊装大型材料,以防对新浇注的混凝土带来冲击。但是,在超过24小时之后,应该分批进行吊装以及剪力墙中的钢筋绑扎。在施工时,要始终坚持轻拿轻放的原则。而在3天之后,便允许对大型材料进行吊装,并且又可以对楼板进行支模。
3.3.3在安装模板过程中,对于吊运材料来说,要尽可能的进行分散防止,不能集中进行存放,从而减少对楼板面的负荷压力。
3.3.4对于临时材料吊卸堆放区域模板支架来说,在搭设之前,必须对加密立杆、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增强措施进行全面考虑,通过增加刚度,减少变形等来增强此区域抗冲击荷载,同时还应该在此区域当中新浇注的混凝土表面安设一层旧模板,从而将应力予以扩散,减少裂缝的出现。
3.4定期对楼面混凝土进行养护
定期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对于增大混凝土强度与提高混凝土各方面的性能极其重要。尤其是在早期的混凝土养护能够减少伸缩裂缝的出现。然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施工单位为赶工期,从而直接影响到施工人员的正常施工,所以,导致楼板混凝土因缺少足够的水分养护从而延长了养护周期。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养护应该在其表面覆盖一层麻袋,并且使用专业的养护液予以养护,从而最终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又可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4结语
通过大量实践表明,影响住宅建筑楼板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这样一来,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对应的防治对策,不断进行分析和比较,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总结。另外,又可以借助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而有效控制住宅建筑施工裂缝的出现。
参考文献
[1]赵留队.浅论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2012(23).
[2]刘晶,邓煜.简述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工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3]林浩.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研究及应用综述[J].中国科技博览,2011(17).
[4]朱海华.房屋大修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技术[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2(3).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