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在探讨我国两极分化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从体制方面对我国两极分化的产生并愈演愈烈的原因进行了梳理:早期产生两极分化是由于政策规定的党政干部享受的等级工资制和特权待遇,以及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造成的;目前我国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的原因一是国企改革、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到极少数承包者手中,二是党政机关官员把他们掌握的权力转化为实际的利益,三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及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
关键词:两极分化原因体制
一、我国两极分化的现状和特点
1.两极分化的概念
两极分化作为一般概念,解释为"分成两个集中于相反极端的部分"(辞海)。作为政治概念原指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不断从小商品生产者中产生少数脱离劳动的资本家和大量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这样两个极端的趋势。两极分化是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小生产者的这种两极分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即在封建社会末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导致贫富悬殊。我们所讲的两极分化,主要指的是经济收入的贫富悬殊和政治地位的不平等。
2.我国两极分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就存在着轻微的两极分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以我国的居民收入为例,据统计,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衡量总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达0.4以上叫"高度不平等",我国20t2年的基尼系数已高达0.474。
3.我国两极分化的特点
第一,贫富差距特别巨大。一是我国的基尼系数在世界各国位于前列,二是我国存在着极少数富豪,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据统计,当今中国有亿万富翁三千多个,是真正的一小撮;千万富翁三十多万,占不到总人口的千分之一。第二,两极分化特别快。第三,官僚特权阶层构成了大富豪的主要成分。统计数据说明,中国的亿万富豪,高干子弟和亲属占了90%以上。这些人都属于新产生的官僚特权阶层。第四,大多数劳动群众处于贫困状态。第五,两极分化发生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明显地违背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衷。
面对我国已经大大地超过警戒线的两极分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么是从根本上消除两极分化,要么是完全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二者必居其一,没有中间道路可走。我们只能从根本上消灭两极分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认真研究在我国产生并导致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的原因。现在谈到两极分化的原因时,人们首先会想到城乡差距扩大、地区不平衡加剧、行业垄断、腐败、公共产品供应不均、再分配调节滞后等等。这些都有道理,也必须一一应对。但笔者认为,造成两极分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体制方面的问题,本文试图就这方面进行探讨。
二、早期的两极分化的成因
早期的两极分化是由于政策规定的党政干部享受等级工资制和特权待遇,以及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造成的。
人们通常认为,从1949-1978年,我国人民过着差别不大、近乎平均主义的经济生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这一阶段,也存在着两极分化。
1.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物资极度短缺,使不同行业之间出现了差别
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与这种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则是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从世界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所有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出现程度不同的经济短缺,物质生活资料供应严重不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普遍困难的局面。往这种物质极度短缺的情况下,也有一些小的特权存在。当时社会上就认为"听诊器(医生)、方向盘(司机)、木头疙瘩(拿章的)、营业员(售货员)"这几种职业最为吃香,因为这些从业者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都多多少少拥有一些特权。
2.各级干部享有的高工资及特权待遇,使其与普通劳动者之间有了差别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执政党在自己的干部队伍伍和国家的职工队伍中,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和特权待遇制。在党和国家的干部队伍中,不仅根据干部的职务制定相应级别的工资标准,而且规定了各个级别的党政干部所享受的待遇和生活待遇。为了保证高级干部的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执政党和执政党所领导的政府为他们规定了较高的工资标准,而且还向他们提供了特别的安全警卫、医疗保障、生活服务。在全国经济最困难的196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保证高级干部和部分高级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向他们提供品种丰富、价廉物美的物资供应,专门建立起"特需供应"制度(后来被简称为"特供")。中低级干部在高级干部群体所享受到的特殊生活待遇的示范作用下,也利用权力和关系,获得远高于或略高于普通市民供应标准的物质生活资料,这就使党和国家的干部实际上成为当时社会中的一个特权阶层。与这一特权阶层相对应的,则是普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3.持续不断的各种运动,使各类"分子"及家属处在政治和经济生活的最底层
我们的党和政府,一方面通过制定政策,把执政党和执政党管理的国家干部与普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区分开来;另一方面,从建国初开始,在阶级斗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土改、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和"思想改造"等运动,在干部队伍和人民群众中,划分出"四类分子"、"五类分子"作为政治斗争和阶级专政的对象。这些各类分子和他们的亲属处在政治和经济生活的最底层。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的这段时间里,在我国确实也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
三、改革开放以来造成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的体制原因
1.国企改革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1)企业普遍推行的厂长经理承包制使承包者首先富裕起来。在农村实行农业生产大包干取得极大成功的背景下,城市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仿照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国有企业中普遍推行厂长、经理承包制。这种改革的本意是调动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积极性。但是,由于作为承包人的部分厂长和经理滥用承包经营自主权,结果一大批国有企业的承包者,通过给自己确定高额的承包费和奖金,侵占属于国家的企业资产。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快速致富的私欲,采取恶意经营的方式,通过搞垮国有企业达到发家致富的目的,进而使一大批工人成为下岗工人。这种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比较普遍,被人们形象地描述为"富了方丈,穷了和尚"。
(2)国有企业的改制使企业高管和一般工人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大。20世纪90年代,在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在这一次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制中,一些人利用权力和关系,把国有资产变成他们的私人财产。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大量国有资产如滔滔洪水一般流失而去,恶意蚕食国企的内部人摇身一变成为身家亿万的财富新贵"。而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在名为与国际接轨的口号下,企业的高管们自行确定高额甚至巨额的年薪和待遇,名正言顺地把国家财产装进自己的腰包。
(3)垄断使不同企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大。国有央企的所处垄断地位,使其员工的福利待遇远远高于其他企业,常常为发钱愁到"找不到名目"的程度。"同为职工,垄断企业职工一年收入可以是普通企业职工10年的收入。"政协委员刘明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单位不是没钱发,而是愁找不到名目。"某电力央企工作的李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我们单位员工每月都有报销任务,即1500元的超市购物和1000元的汽车油票,完成任务就等于报销了2500元。"姜汝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些央企亏了要国家补,赚了自己用,以中石油为例,外界根本不知道其成本是多少,涨个0.5元,利润就来了。"显然,"国企的福利分配制度已成为一个怪胎,而且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成本问题",不仅是一个要全体公众来背的"包袱",而且"表现为一种不公","对这一制度安排必须作出根本性的变革"。
可以说,由国有企业的改革造成的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以及行业垄断,是导致目前我国存在严重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2.党政机关官员把他们掌握的权力转化为实际的利益
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实际存在的党政干部的特权待遇,虽然在改革开放的一段时期内受到社会舆论的抨击,有被弱化的趋势,但是,自1993年起,在"高薪养廉"思想的指导下,执政党和执政党所领导的政府在连续、大幅度地给其官员加薪的同时,迅速提高党政干部的生活待遇标准,以致到目前,由国家政策规定的党政官员所享受的工资收入、特权待遇和获得的实际利益,远远超过国有企业中的高管,形成"提不了级的官员就去国企拿高薪的潜规则"。这种情况至少可以说明,提了级的官员所获得的实际利益,远远大于那些因为提不了级而去国企拿高薪的官员。提不了级的官员到国企去拿高薪,对他们个人而言,是一种不得已的行为;而对任命他们到国企去拿高薪的上级领导或组织来说,则是对他们因为没有提级而损失的利益给予一定的补偿。
我国党政官员们所享受的较高的工资收入、优越的特权待遇和丰厚的实际利益,使他们自然地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权阶层。这种特权待遇和优越感,进一步辐射到他们的子女和亲属身上,使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利益。正因如此,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已经成为当代有志青年未来就业的首选,使我国的公务员队伍"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
由于缺少对党政机关官员的有效的监督,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把腐败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提供了方便的条件。"从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看,最应该提及的当数权贵资本的危害。其主要特点是:裙带严重、以权谋私、官商勾结、集体腐败。"这些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换的党政机关官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快速致富的人群。即使是那些被揭露出来,并且受到法律制裁的腐败分子,由他们的腐败行为也制造出来了一批富翁。所谓"牺牲我-人、幸福几代人"的心理,正是对现实社会中客观存在"牺牲我一人、幸福几代人"现象的真实反映。况且,被揭露出来的腐败分子,仅仅是全部腐败分子中的少数。
由此可见,党政机关官员把他们掌握权力转化为实际的利益,是目前我国存在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一些党政干部以权谋私,稿权钱交换,更加剧了目前我国严重存在的两极分化状况。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及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推动着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总量大幅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没有根本触动原有的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不彻底的。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框架内,我国的经济运行表现为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一种商品,在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价格差距。于是,一些掌握着公共权力的党政机关干部,或者是他们的子女、亲属、朋友,在这两种经济之间倒买倒卖,很快就成为暴发户。其中,有人仅仅倒卖"批文",就能够在一夜之间成为巨富。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经济论坛》杂志创刊于1987年10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
期刊简介: 《中国药事》(月刊)1987年创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
期刊简介: 《营养学报》(双月刊)是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营养专业学术性期刊,1956年3...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主办单位:中国《时代金融》杂志社 出版地:云南...
期刊简介: 《当代医学》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家...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