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成为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焦点之一,受到各国学者和专家的关注。MS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及Ⅱ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本文旨在对MS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做一总结,以期对MS的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诊断;治疗;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MS)的因其发病率提高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其临床表现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还包括糖耐量异常、脂质代谢紊乱、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纤维蛋白溶解酶功能受损以及促炎性反应状态等一系列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2-3],MS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患糖尿病风险等疾病概率明显高于无代谢综合征者,此外,代谢综合征还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对代谢综合征的早期发现并且及时干预成为防治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本文就代谢综合征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1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MS的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普遍认为其是建立在遗传和环境因素之上的多因素多步骤的多功能紊乱的症候群[4]。在中心性肥胖的基础上产生胰岛素抵抗,进一步与脂肪因子[5]、纤溶系统调节因子、炎症介质、游离脂肪酸以及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等因素交互作用,最终发展成为MS。
2MS的诊断标准
2.1WHO工作定义[6]目前各国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不尽相同。1999年WHO率先提出代谢综合征的工作定义: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或存在胰岛素抵抗,加上下列2项或以上者:①血压(BP)≥140/90mmHg;②血甘油三酯(TG)≥1.70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0.9mmol/L,女性<1.0mmol/L;③中心性肥胖:腰臀比(WHR)男>0.90,女>0.85和(或)体重指数(BMI)>30kg/m2;④微量尿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20ug/min,或尿白蛋白/肌酐≥30mg/g。WHO工作定义由于检测指标较为繁琐,不适用于临床应用,但是更精确,因此更适用于学术研究。
2.22001年NCEP-ATPⅢ诊断标准[7]以下5个成分具备3个或3个以上者即为代谢综合征:①中心性肥胖,腰围(WC)男性>102cm,女性>88cm;②血TG≥1.69mmol/L;③HDL-C男性<1.04mmol/L,女性<1.30mmol/L;④空腹血糖(FPG)≥6.1mmol/L;⑤BP≥130/85mmHg。此诊断标准相对简单易行,适用于临床应用。
2.3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诊断标准[8]中心性肥胖为必要条件,欧洲人、东地中海人及中东人男性腰围≥94cm及女性腰围>80cm,南亚洲人、中国人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在此基础上加上下列条件中的2个或2个以上:①血TG≥1.7mmol/L或血脂异常接受相应治疗者;②HDL-C男性<1.04mmol/L,女性<1.30mmol/L或血脂异常已接受相应治疗者;③FPG≥5.6mmol/L或已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接受治疗者;BP≥130/85mmHg或已被诊断为高血压并接受相应治疗者。该定义是国际糖尿病联盟在综合了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意见后提出的新的诊断标准,尤其突出了中心性肥胖对代谢综合征诊断的重要性。
2.42007年CDS标准[9]以上诊断标准均为外国诊断标准,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人群,因此,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根据中国人群的情况对2004年CDS建议进行了修订,形成了MS的CDS诊断标准:具备下列三项或以上①超重或肥胖:BMI≥25,或WHR男性>0.90,女性>0.85;②BP≥140/90mmHg和(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③血TG≥1.7mmol/L和(或)HDL-C男性<0.9mmol/L,女性<1.0mmol/L;④空腹血糖≥6.1mmol/L和(或)餐后血糖≥7.8mmol/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符合以上4项中3项或全部者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2.5统一标准[10]200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国家心肺血研究所、世界心脏联盟等多个组织联合公布了暂定的"统一"标准:符合以下3项或以上:①WC男性≥90,女性≥80;②血TG≥1.7mmol/L或血脂异常接受相应治疗者;③HDL-C男性<1.03mmol/L,女性<1.29mmol/L或接受相应治疗者;④BP≥130/85mmHg或已确诊并治疗者;⑤FPG≥5.6或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者。
3MS的防治
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到目前为止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具体防治措施仍然没有统一的意见。由于MS人群的Ⅱ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患病率及死亡风险均明显高于无MS的健康人群[11],所以MS的防治目标主要是阻止或延缓Ⅱ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对于已有Ⅱ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病情,防治并发症,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
3.1生活方式干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与不良的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生活方式的转变成为代谢综合征防治的基础措施之一。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减轻社会心理压力等。王昀[12]通过对34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临床研究显示,饮食、运动干预及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改善代谢综合征临床症状;降低体重指数;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降低收缩压、舒张压;降低血尿酸水平。齐喜英[13]将2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减重组(n=100)和非减重组(n=100),在同样条件,减重组较非减重组改善更为明显,减重组患者的BMI、WHR、BP、FPG、2hPG、TC、TG、LDL-C等指标明显低于非减重组(P<0.05)。因此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各项指标,促进其恢复健康,而减重则更加有利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康复。以上研究均表明,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对于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应注意干预的系统性、针对性和长期性。
3.2药物治疗对于糖代谢紊乱、脂代谢异常、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凝状态等MS的其他组分可在基础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之上联合应用药物治疗,目的是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血脂血糖异常、降低血压、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等[14]。傅苏娜选择了7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均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剔除了患糖尿病、遗传性、家族性高脂血症及严重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所有对象受试前至少1个月内未服用任何调脂药物。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显效50例(68.5%),总有效60例(82.2%),6个月后显效62例(84.9%),总有效70例(95.9%)。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明显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水平,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越显著,且安全性高。冯琼对伴有Ⅱ型糖尿病的MS患者在饮食、运动控制的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干预以观察其对MS及其各组分的治疗作用,按照随机原则决定是否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30mgqd),由此将所有患者分为两个大组即对照组(继续原治疗方案,n=39)和试验组(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n=39)。结果吡格列酮能同时作用于代谢综合征的多个组分,可有效改善血糖、血脂、中心性肥胖及胰岛素抵抗。此外还有清热利湿的中医中药等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MS是建立在遗传和环境因素之上的多因素多步骤的多功能紊乱的症候群,发生在中心性肥胖基础之上的胰岛素抵抗与脂肪因子、纤溶系统调节因子、炎症介质、游离脂肪酸以及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等因素交互作用,最终发展成为MS。MS的防治主要有基础生活方式的干预和药物治疗等。目前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还存在很多的局限和争议,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其谜底最终将被揭开。
参考文献:
[1]郝淑梦,倪中华,赵禹.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中版),2015(1):254-256.
[2]EckelRH,GrundySM,ZimmetPZ.Themetabolicsyndrome[J]Lancet,2005,365(9468)1415-1428.
[3]吴桂贤,吴兆苏,刘静,等.11省市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队列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07):19-21.
[4]KumarAN,NaiduJN,SatyanarayanaU,etal.MetabolicandEndocrineCharacteristicsofIndianWomenwithPolycysticOvarySyndrome[J].IntJFertilSteril,2016,10(1):22-28.
[5]KanwarP,KowdleyKV.TheMetabolicSyndromeandItsInfluenceon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J].ClinLiverDis,2016,20(2):225-243.
[6]MicucciC,ValliD,MatacchioneG,etal.Currentperspectivesbetweenmetabolicsyndromeandcancer[J].Oncotarget,2016.
[7]LiC,ZhangBB.Insulinsignalingandaction:glucose,lipids,protein[J].2000.
[8]GrundySM,CleemanJI,DanielsSR,etal.Diagnosisandmanagementofthemetabolicsyndrome:anAmericanHeartAssociation/NationalHeart,Lung,andBloodInstituteScientificStatement[J].Circulation,2005,112(17):2735-2752.
[9]宋秀霞.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全球共识定义[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03):178-180.
[10]《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17.
[11]VladutiuCJ,Siega-RizAM,Sotres-AlvarezD,etal.ParityandComponentsoftheMetabolicSyndromeAmongUSHispanic/LatinaWomen:ResultsFromtheHispanicCommunityHealthStudy/StudyofLatinos[J].CircCardiovascQualOutcomes,2016,9(1):S62-S69.
[12]王昀.生活方式干预代谢综合征代谢相关指标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13]齐喜英.生活方式的干预对代谢综合征转归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9(23):219-221.
[14]杜锦.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4):447-448.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