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多年平均径流量
该水库原有设计所采用的是1969年~1999年的径流系列资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7亿m3。本次加固设计中为30年的径流系列资料,多年径流量减少了18.2%以上,少了0.25亿m3,为1.12亿m3,这是必须要首先进行澄清的一个重要问题。
累积均值曲线按照实测径流系列资料进行了绘制。通过曲线图我们得出,均值随着径流量系列的增加更趋于稳定。通过实测径流系列资料所绘制的累积曲线,我们得知该系列资料有枯水段,也有丰水段。同时对降雨量也进行了比较,由于本河流域没有气象站,因此只有板桥河水文站拥有一部分降水资料,水库附近的水文站拥有30年降雨资料。1990年以后,水库加强了水文资料的观测,水位、出流量、降水量、E601蒸发量观测资料齐全,精度较高,且经省水文水资源局汇编可供使用。根据1990年至1999年水库水文资料,还原入库径流量系列。1990年至1999年期间的入库径流量系列包含了竹箐河水库蓄水,矣维隧洞引水量的影响,所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基本相同,资料的一致性较好。从以上两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本次除险加固设计成果具有可靠性,径流系列资料非常具有代表性,原有的设计则因为系列短,缺乏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具有较大差距的成果。
4洪水方面分析
在本次的水库除险加固中,洪水的计算系列资料从1974-1999年共为20多年,其中1998、1982年为历史洪水年,通过洪水调查得知相关数据。从理论频率曲线以及经验频率曲线计算成果分析,该水库的洪水资料虽然有20余年,但是大型洪水资料相对较少,百年中只有1980年一年的洪水资料,并且还是通过相关的洪水调查得到了资料,所以推球的频率曲线误差较大,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为了进一步证实本次计算成果的合理性,对流域内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关系,根据水文气象要素具有的地区上分布规律的相应特点,并且通过对气象成因以及暴雨的特性进行分析得出,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甸溪河天气系统以及地貌基本相似,暴雨特征基本一致,各河流之间无高山阻隔,因此珠江流域、南盘水系、甸溪河等地理性质基本相似的相邻河流有关的设计7d资料、洪水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点绘出了lgW7-lgA,lgQp-lgA关系曲线。洪水在此地区分布从曲线上看具有一定规律性,本次的设计成果与这一规律符合,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该成果是合理的。
在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时,会受到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在加固建设时是不可避免的,是必须要遇到的。如防洪的大小、加固时洪水的发生频率,进行防洪建设的区域经济情况等因素,这些因素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影响非常大。这些随机性较强的因素随时都可以对防洪除险工程的预期值产生影响,会出现与预期值偏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效益风险。传统模式下对经济进行评价时,没有对这些随机事件进行考虑,只是对效益与费用的平均值进行分析,这边使得传统模式下的经济评价出现误差,从而影响了最终的工程效益。
对于目前的水库除险加固经济效益分析,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本文只是对当前的水库除险加固经济效益评价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与介绍。通过对经济方面的资料整理,将相关的风险分析理论应用在水库的除险加固经济效益分析上,因而构建了相应的关于水库风险加固经济效益的功能函数,最终达到对水库除险加固效益的评估模型的建立。此模型的建立,对提高水库风险加固决策的准确性与科学性,确保工程投资企业的利益,使得工程完工后的效益值与预计值的误差最小。
5结论
综上所述,水文水利进行计算时,所采用的方式是统计原理和方法,通过统计原理对洪水流径进行计算,从而获得了洪水的变化规律。从理论上分析,若对实测资料进行延长处理,那么推求出的结果将会越准确,越切合实际。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所能观测到、分析到的资料是有限的,所以资料的长短是不可以人为的,是相对的,并且伴着一些随机的事件发生,所观测到的水文资料是否能够作为工程的参考,是否符合实际的工程情况,要通过分析、审核、调整等工序对其进行整理,最后符合实际情况,为水利工程的设计提供一个可靠的资料。
参考文献
[1]郎金慧.沙河集水库除险加固后的运行与管理[J].冶准,2009(1).
[2]李观念.浅议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
[3]欧阳永忠.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09(9).
[4]薛建强.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设计评价方法田[J].中国西部科技,2008(1).
[6]李继清,张玉山,王丽萍,等.水利工程经济效益风险分析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3(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营养学报》(双月刊)是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营养专业学术性期刊,1956年3...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
期刊简介: 《当代医学》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家...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主办单位:中国《时代金融》杂志社 出版地:云南...
期刊简介: 《经济论坛》杂志创刊于1987年10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
期刊简介: 《中国药事》(月刊)1987年创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