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很了解"瘦"字的精神象征的,如"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新荷叶》)是为友人祝寿而作,这里的"鹤瘦松青"之"瘦"明显是赞誉友人的精神气节。李清照用"瘦"形容人物,大多寄寓了自己的精神形象在其中。如用来表达思妇之情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这首词写于丈夫外地做官之时,妻子承受独居之苦,重阳佳节更增寂寞相思之情。表面上写婉约缠绵之情、思妇之憔悴,然而一个"瘦"字加上黄花的意象,蕴含却深广起来。俞平伯在《诗的神秘》中说:"人何以比黄花,岂诗人之面中央正色乎?一可异也。人之瘦,怎能与黄花同瘦?比黄花还瘦?二可异也。黄花又瘦在何处?花欤叶欤,其摇摇之梗欤?三可异也。"②人比黄花自然是用两者整体的形态来进行比较,李清照多用"瘦"来模拟花的姿态,而这里的"瘦"也是将思妇的形象与黄花的纤细荏弱来进行对比。黄花之瘦,还在于经霜之后的风度劲节,虽憔悴益显坚韧瘦劲。另外,人比黄花,以花的纤细姿态,还让人联想到自怜与孤芳自赏之意,与前面"莫道不消魂"之语相连结,令人油然而生对其怜惜之情。夏承焘说:"这首词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首词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为了表达这点精神,因而它确实称得上是'词眼'。"人比黄花瘦"的"瘦"是词眼,正是妙在"瘦"字凝聚全词的神韵,使人物的形象感情与景物融成了一片,并且勾勒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与神采。花是娇嫩纤细的,但菊花的神采气质却与众不同,向来是古典诗词中寄寓抱负最多的花卉之一。如郑思肖《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那一朵黄花经过寒风冷霜的煎熬,苦苦坚持,熬干心血,消尽躯体,然而一抹心香不散,孤傲而坚持的形象卓然而出。李清照一句"人比黄花瘦",既是以菊花的形象来比拟人,更以"瘦"字表达出了思妇内心的坚韧与顽强的气节精神。短短一语蕴藉着感情的坚贞、相思的煎熬和一缕希望的坚持,种种深情不言而喻。而人与黄花相比,黄花的纤弱姿态,更显出人的楚楚可怜的风情,形象与意境浑融一体,韵味无穷。
李清照的咏梅词中也多用"瘦"字,"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临江仙》),"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人娇》)。梅花向来是文人墨客雅逸闲静、高格奇崛的人格象征,而"瘦",清瘦,具有寂寞孤冷的感情意味和形象蕴含,结合梅花孤芳自赏的兀傲人格底蕴,并且将高楼羌管、深夜、雪等意象融合在一起,表现出梅花深幽静寒、芬芳清丽的独特风韵,一个"瘦"字,刻画出了独属于女性词人李清照的咏梅意境。将"以瘦劲为美的审美观引入词中,融诗家风骨入词体流丽"{3},是李清照对于"瘦"的意境的独特创造。
四、李清照词中的"瘦"符合宋代士大夫的美学观念
"瘦"是贯穿了中国艺术领域的美学概念,在书法、绘画、文学等领域有极大的影响,形成了颇具风格的潮流。中国自古有"以瘦为美"的传统,如环肥燕瘦的赵飞燕,体轻腰细是汉代女性美的代表。而"肥瘦"用来进行艺术审美品评,最早应该是在书法领域,魏晋用"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褒扬瘦劲的书法风格。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提出:"书贵瘦硬方通神",提倡"瘦硬",开中晚唐尚"瘦"之风。宋代苏轼用"郊寒岛瘦"来概括诗歌艺术风格,开创了诗歌领域的"瘦"的艺术审美范畴。他在题画诗《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有"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直接指出瘦竹的形象寄寓,对于文人画以瘦竹为题材表示赞赏。宋代文人追求劲瘦风骨的审美风格可见一斑。与唐代以丰腴为美不同,宋代美学倾向于"瘦劲"。文人画中大量的题材都选择瘦劲的形象。如墨竹、兰花、菊花等,都是外表纤细,但极具坚韧劲节的意象。"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评韩刘诗》),苏轼这几句话表达了宋代文人以枯淡为美、淡泊自守的审美取向,"外枯而中膏"是一种"瘦"的体现,与"淡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就是宋人所崇尚的"枯淡"之美、《竹坡诗话》引苏轼语:"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渐老渐熟",自然更显精悍瘦淡,宋代文化中的"瘦",显示出的是繁华之后的真淳、大巧若拙的平易、筋骨气节的刚直。
李清照词中的"瘦",既有女性纤弱的形象特点,又有宋代士大夫的审美观和人格气节蕴含,代表了李清照极富有女性审美特点的雅士艺术风格。■
■
{1}②柯宝成:《李清照全集汇评》,崇文书局2010年版,第5页,第23页。
③涂育珍、汪超:《论宋词的文人化》,《名作欣赏》2007年第11期,第18页。
参考文献:
[1]夏承熹.唐宋词欣赏[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
[2]康震.康震评说李清照[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陈祖美.李清照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2013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
作者:范明慧,北京语言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营养学报》(双月刊)是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营养专业学术性期刊,1956年3...
期刊简介: 《经济论坛》杂志创刊于1987年10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
期刊简介: 《中国药事》(月刊)1987年创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主办单位:中国《时代金融》杂志社 出版地:云南...
期刊简介: 《当代医学》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家...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