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进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时代后,影像的作用与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传播成为增加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易于传播受众广泛的动画成为视觉文化传播中重要的传播方式。有效的动画文化传播有助民族性文化的走向世界,进行柔性文化输出,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中国动画电影起步早,在上个世纪已经取得世界认可的艺术地位和文化认可,在新世纪却步入低谷,鲜少出现真正具有文化影响力的作品。本文将结合马克思民族文化观,分析中国动画遭遇低谷的原因对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民族文化观;中国动画电影;文化传播
一、马克思民族文化观基本观点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有关全球化思想的著述中表达了民族文化观的论点。马克思认为作为世界文明史的组成部分,全球化使各民族的文学集中起来推动世界文学的形成。资本主义大工业开创了全球化发展的历史,从而使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习俗交织碰撞,形成一种新的模式,即”世界文学”。各个民族必须以开阔的面对世界交往,适应全球化的潮流。“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需要注意的是上文中的“文学”一词既可以指文学也可以指文化。按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译者的注释:它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等方面的著作”。联系书中“文学”一词的上下文,它既指文学也指文化。世界文学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彼此竞争淘汰才能存活发展下来,恰恰相反,只有各民族之间保持物质交往活动、精神交往活动才可以催生世界文学的生成。世界文学本身并不代表它比某个民族文学更加优越,而是一种通过各个民族,各个地方文学的相互学习、影响、吸纳、变化过程中展现出的“公共财产”。“世界文学”的产生并不代表世界上只存在着一种文学模式,“而是在一种大的、宏观的、国际的乃至全球的背景下,存在着一种仍保持着各民族原有风格特色的、但同时又代表了世界最先进的审美潮流和发展方向的世界文学”。马克思的民族文化观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希望传递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时期具有指导意义。
二、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的动画事业起步很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在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四兄弟)的专研探索下起步并得到飞速发展,初期万氏兄弟对于动画的摸索尝试建立在对美式动画风格的模仿借鉴上,1922年的《舒振东华文打字机》;1926的《大闹画室》,1930年的《龟兔赛跑》《蝗虫与蚂蚁》等,在构思结构和设计方面尽管还未摸索到适合的方向,在艺术造诣上成就不算高,对于中国动画电影来说却是重要的起步。1941年,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铁扇公主》是继《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世界动画史上第四部动画长片。在亚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铁扇公主》以古典山水画为风格背景,铁扇公主“与当时古装电影中侠女的扮相相似,眉目清秀,一身短打装束,手提宝剑,动作干净利落,姿态很是英武”。从《铁扇公主》中已经可以看出中国动画对自身风格的初步探索。不同于后期《大闹天宫》里极具民族特色,高度概括、协调的孙悟空造型,《铁扇公主》里的孙悟空形象“乍看有点像戴了帽子、穿着虎皮裙的早期米老鼠”。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动画电影还处于一种学步状态,离自创一格,展现独特民族文化尚有待时日。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76年之间,中国动画开始高速发展,进入快速成长阶段,期间,中国动画创作者进行了诸多的创新和尝试,创作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作品,使中国动画中蕴含的民族文学得到了有效的传播。此后,精品也层出不穷,“至1986年止,有29部动画片在国内获奖37次,31部动画片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获奖46次”受到国外舆论界赞扬,并且最终被国际动画界推崇为“中国学派”。中国学派鲜明的民族风格植根于民族文化中,动画取材形式多样,从古典绘画、工艺、戏曲等民间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扩展动画的层次,在艺术造诣上独成一派。在1955年,中国动画《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威尼斯动画电影节上获得大奖,但是动画风格学习痕迹过重,被评委误认为是前苏联的作品,因此中国的动画创作者们痛定思痛,决心探寻摸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传递民族独有文化的动画新形式。1957年,《骄傲的将军》以“临阵磨枪”为题材进行创作,在形式上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角色设计,包括人物形象、语言形式和动作表演都依照参考京剧中人物的身形动态,表演方式,在音乐方面也运用了大量京戏锣鼓。本片在创作上已然旗帜鲜明的指向了民族化探索之路,成为“中国派”的开山之作。
此后的《过猴山》、《一幅僮锦》等作品在表现民族风格上也进行了有益尝试。1960年,《小蝌蚪找妈妈》问世。作为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它打破了传统的动画表现形式,特别突破了当时迪士尼动画惯用的写实,色彩厚重的画面处理方法,取材自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将中国古典水墨画意境搬上了动画银幕,摸索出国画技法的动画方式是一项非凡的创举。与此同时,《小蝌蚪找妈妈》一方面将中国的民族风格传递给世界,表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理念,一方面也维持了极其流畅的动作画面完美的完成了这个故事,其鲜明的风格震动了世界动画界,获得了五项国际奖项。1961年,1961年的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代表着“中国学派”风格的成熟。从剧本到角色设计,背景设计,音乐设计,《大闹天宫》各个方面都凝聚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精髓,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意蕴,坚持了民族化之路且结合了社会现实,是中国动画在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碰撞的过程中探索自身定位的典范之作。影片问世后,在44个国家和地区放映,受到各界高度赞扬,上下两部获得多项国际大奖,被认为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一座丰碑,保持着我国动画片出口的最高纪录,至今没有一部中国动画片能出其右。叫人遗憾的是,《大闹天宫》的辉煌成就仿佛无法复制,20世纪末,虽然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动画短片和动画系列片,但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却陷入了窘境,在推出了《哪吒闹海》(1979)、《天书奇谭》(1983)、《金猴降妖》(1985)这三部作品之后,在长达14年的时间内,都没有再制作过一部动画长片,直到1999年的《宝莲灯》问世。1994年以后,中国动画就走近低谷,无论是动画短片,还是动画电影,或是系列片,鲜有轰动的作品问世,现在,被大家熟悉的都是中国动画早期作品,近期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来了》、《蓝猫淘气三千问》等电视动画尽管在传播广度,收拾率,影响范围内算今年来中国动画中的佼佼者,但是它们的定位低幼,制作模式化,内容粗糙,从艺术、产业角度都不能帮助中国动画在新世纪世界动画文化相互竞争影响的背景下走出低迷,寻找到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新的平衡点。
三、马克思民族文化观指导国产动画电影的现实意义与前进方向
中国有着优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文化鲜明,中国动画自诞生之日就与民族文化的表现密不可分。上海美术制片厂厂长特伟在中国动画摸索的初期就提出了“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中国学派的形成也离不开中国民族文化。然而在新媒介广泛普及,全球影视文化交织的今天,中国动画的固有模式明显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相比日本动画,美国动画,中国学派动画一直更加注重说教,带有儒家传统思想的色彩,它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把审美与社会功利结合起来。这样的模式在市场与注重娱乐,柔性说教的美国、日本等动画竞争时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可以看到中国动画创作者们的尝试改变。以《宝莲灯》为例,故事背景“沉香救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民族文化蕴含鲜明,较易获得中国观众的认同。在具体细节设计上,不同于传统“中国学派”动画作品,《宝莲灯》影片色彩鲜明,人物造型更加现代;情节上,有美国动画“娱乐性”为主的幽默精神,特别是沉香的小猴子,在形式和故事串联上,让人马上联想到的是迪士尼中的个性鲜活的动物配角们。但是《宝莲灯》只在近年来的中国动画摸索中极少的成功案例,更多的情况例如2005年《莫斯比环》,作为中国三维动画电影史上投资最多、人员配置包括多个国家的史诗巨片,成本1.3亿人民币,400多名动画师花了五年时间精心打造,但是上映之后只取得300万左右的票房,影片反馈也不尽人意,认为尽管角色设计完全西化,故事背景设定宏大,但是故事上完全不能抓住观众。由此可见,尽管在技术上、画面呈现效果上达到一定的进步,没有内容的支撑,不能在民族性文化和世界性文化之间做到相互交融,有效平衡的话,很难征服观众。
尽管如今日本,美国动画自成一体,各有各的成功之道,中国动画在摸索如何提高扩大文化影响力不意味着需要全盘复制对方的精神内涵、表现风格、题材选择、制作形式等等。马克思民族文明观认为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必要地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扮演独特角色,世界文化存在与各民族文化之间,同个部分都相互联系。但是由于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其中某些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被人们越来越普遍的接受认同,也有一些的文化的民族性诧异没有被融合进化,反而更加明显或突出。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处于对立统一的状态,文化的民族性在受到世界性影响改变的时候也更加彰显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点。“民族性比较突出的文化往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文化价值,更容易走向世界,世界性比民族性更深刻,民族性比世界性更丰富,没有离开民族性的世界性,也没有离开世界性的民族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中国动画发展遭遇的瓶颈并不在于过多的表现民族性,而是需要以更由吸引力的故事,更巧妙的融入来吸引观众,扩大其文化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2.
[2]王宁.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理论的建构[M].叶汝贤,等,主编.马克主义与全球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45.
[4]王茜.中外动画文化传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5]王瑜卿.马克思的民族文化观及其当代意义[J].世界民族,2012(03).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