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广义和宏观翻译手段不够先进,即没有很好地研究受众的文化传统、接受方式、环境和心态就粗暴和粗糙地开展对“中国故事”的翻译活动,不仅没有很好地讲述故事本身,反而还使“中国故事”被认同为与“中国制造”一样的地摊货,使中国形象进一步受损。“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我们不一样,语言不一样,如果让他们明白我们所想、我们所做、我们的价值观,这要有一番工夫,不仅仅是语言要翻译,而且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翻译。也就是说,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这是我们的任务。”(赵启正语)
5.国际表述的理念。
那么,开展国际表述需要如何进行呢?我们认为至少需要掌握以下几个理念:
一是“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著名的翻译家傅雷曾谈到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认为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这番话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据了解,以电影《郭明义》为基础改编制作的多媒体汉语视听教材《中国好人》将进入海外孔子学院课堂。影片《郭明义》上映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海外孔子学院及相关机构纷纷建议孔子学院总部将弘扬新时代道德风尚的影片改编为看电影学汉语的影视听教材,让汉语学习者在看电影过程中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有的专家就指出,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助人为乐、甘于清贫、平凡中透出伟大的道德风范,这种有情节、有故事的生动教材容易让外国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弘扬的优秀品质。可见,“讲故事”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对外传播介绍中国的实践中,很多新闻报道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对外传播的特殊规律,“宣传味儿”较重,难以为海外受众所接受,报道效果不理想。如果改进方法和手段,多通过以事实说话、以小见大等跨文化传播的技巧,去感染、影响海外受众,就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是“大故事”更需要“小视角”。随着媒介大众化、市场化浪潮的勃兴,特别是媒介市场与信息消费观念的兴起,我国传媒业在新闻理念、大众传播理念以及文化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很多媒体越来越重视新闻的“可读性”,重视新闻的人性化,注意以人见事,以小见大,以细节打动人心。站在受众的立场、以平民的视角去看问题、去展示中国故事的内涵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有时候比起那些“宏大叙事”更能触及人的心灵,更能置入人的灵魂,从而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
“三是中国元素、国际制作”。促进中国文化产品国际化,向世界提供具有吸引力、感召力的“中国创造”文化产品。具体来讲: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破除旧的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适应国外的文化需求,对文化内容和形式大胆创新,注入新的基因,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与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将高科技手段与文化创意有机结合,用有亲和力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方式讲好“文化故事”和“中国故事”。实际上,许多国外文化产品进入中国时,都有意识地加入中国元素,以适应中国市场需要。中国文化产品要让更多的国外观众理解并接受,必须以国际化的形式把中国故事讲给他们听。为此,必须做好跨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文化应该努力转化为世界共享的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满足当代人需要,具有世界影响力,成为国外消费者也能接受的文化。实践证明,民族文化只有在作为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的时候,才具有文化的魅力。
6.国际表述的目标。
中国文化国际表述的目标应该短期与长期之分。从目前的现实来看,短期目标应该一是提高我国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并占有更多市场份额;二是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三是要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要通过自己原创的研究,摆脱西方话语的束缚。就长期目标而言,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述不能仅仅是为了提高中国的竞争力、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摆脱西方话语的束缚力,而是为了增强世界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增进世界人民与中国的友好合作,从而实现和谐共融,达到全世界的和平与团结。
实现自身话语体系的战略目标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的模仿阶段、中期的共存阶段和后期的自身体系建立。初期的模仿阶段就是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述应该遵循国际流行的话语体系来表述自己的故事,以达到世界人民对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的理解。此阶段中自身话语体系处于相对弱势,因此必须按照世界现行的话语模式,否则很难达到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在第二阶段中,世界对中国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之上,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可以与西方为中心的话语体系进行抗衡,也就达到了东方与西方话语体系的共存阶段。在最后的阶段中,世界对中国文化研究非常了解,同时中国文化也具备了一定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中国的话语体系也摆脱了西方话语的控制,此时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完全建立。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丽中国的概念与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美丽中国这个概念不通过国际表述来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不仅会极大地损害中国的软实力,也会在世界人民的误解中逐渐丧失自身的话语权,美丽中国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中国故事是美丽中国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如何对这个故事进行与世界现状相适应的的表述是摆在我们目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国故事国际表述的研究并提高对这种表述的理论和实践认识,才能较好地把握中国文化的传播,最终求得提升中国软实力和自身话语体系建立的目标,这样才能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美丽中国的内容和内涵。
参考文献
[1]姜卫平.中国文化走出去关键在创新[J],学习时报,2012年07月
[2]孟凡波.翻译应成为促进文化'走出去'的积极因素[N],参考消息,2012年12月7日
[3]赵启正.对外文化传播要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J],人民网2006年11月24日
[4]W·施拉姆,W·波特,传播学概论[M],(陈亮,周立方译),新华出版社,1984
[5]张彩霞.论对外汉语教育传播的战略思维[J],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12期
[6]郝亚琳.讲好“中国故事”[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3年12月07日
[7]张维为.话语束缚弱化“中国故事”[J],人民论坛,2012年第1期
[8]刘小燕.从文化外交看国家对外传播[J],新闻大学,2011(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主办单位:中国《时代金融》杂志社 出版地:云南...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
期刊简介: 《营养学报》(双月刊)是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营养专业学术性期刊,1956年3...
期刊简介: 《中国药事》(月刊)1987年创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
期刊简介: 《当代医学》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家...
期刊简介: 《经济论坛》杂志创刊于1987年10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