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家坟”或祖坟发展到公墓,中国社会的肌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过,在《公墓》写作的1932年,公墓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绝对崭新、陌生、奇异和现代的地方,只有穆时英这样“绝对的现代”的作家才会选择它作为故事的发生地点。那么,在这样新奇的地方,会发生一场什么样的新奇的邂逅呢?出人意料的是,“我”竟会在现代的公墓中邂逅一位恬静、忧郁的古典女郎,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她叫我想起山中透明的小溪,黄昏的薄雾,戴望舒先生的‘雨巷’”。她整个世界甚至都皴染上了丁香的淡紫色:“那淡紫的旗袍儿,亭亭地站在那儿,在树根的旁边,在黑绸的高跟儿鞋上面,一双精致的脚!紫色的丁香沉默地躺在白大理石上面,紫色的玲姑娘,沉默地垂倒了脑袋,在微风里边。”玲子与丁香相互表征的关系,“我”自然心领神会,所以,在她生日那天,我送给她的礼物就是“一册戴望舒先生的诗集,一束紫丁香,和一颗痛苦着的心”。穆时英一再说丁香,一来是《现代》杂志作家群的惺惺相惜,二来是他极其迷恋《雨巷》中那位与“我”擦身而过的丁香一般的女郎,他要用“我”与玲子的邂逅再一次缱绻入《雨巷》的情调,并且去丰满抒情诗囿于体裁的局限所不能详写的“我”与丁香女郎的邂逅史。所以,喜欢看“细雨里蛇似地蜿蜒着维多利亚市的道路”,深爱这种“淡淡的哀愁”的玲子与丁香女郎是对应的,而成天躺在公墓的草地上吹口琴、读诗、怀想辽远的孤寂的母亲的“我”,自然也与徜徉于寂寥雨巷的“我”对应。如此一来,我们要想看清楚公墓里的邂逅,可能先要弄清楚雨巷里的相逢和错过。
丁香成簇开放,好似结,看起来摇摇欲坠,让人楚楚生怜,生愁,于是,杜甫会说:“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李商隐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到了李璟,结着愁怨的丁香又被置于濛濛细雨之中,加添了几许惆怅:“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戴望舒钟情于丁香愁雨这一古典意象,写出宛如一幅如烟似雾、凄婉静美的水墨画的《雨巷》,大家也就顺理成章地认定,《雨巷》所吟咏的是一种杜甫以降许多古代诗人都有过的情绪,故而深具古典诗韵。但是,当我们仔细思量雨巷中的邂逅时,我们会发现,这一次邂逅其实是一次非常典型的现代性体验,因为它只能在由陌生人组成的无机社会中发生:两个陌生人在雨巷中邂逅,在擦肩而过的一瞬间被击中,被照亮,但也就如此,没有进一步了解的冲动,没有厮守终身的盟誓,“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再也没有了相遇的可能。试想,有机社会(face-to-face)中的贾宝玉邂逅的无非是姑妈家的或是姨妈家的女儿,哪会与一位不知就里的陌生女郎相逢?有机社会里即便发生了“墙头马上”的奇遇,奇遇也一定是后面的私会、定终生、赴考、高中、喜结良缘等一系列故事的开端,哪会说消逝就消逝了?如果我们把“墙头马上”界定为古典的“一见钟情”的话,雨巷中的邂逅则是现代的“一别钟情”,“一见钟情”中邂逅的双方即刻成了情人,以后还会结为夫妇,“一别钟情”的双方却是永远的陌生人,因为陌生,因为“别”,所以钟情。波德莱尔也喜欢“一别钟情”,他的《致一位过路的女子》这样说:“喧闹的街巷在我周围叫喊/颀长苗条,一身哀愁,庄重苦楚/一个女人走过……/电光一闪,复归黑暗!——美人已去/你的目光一瞥突然使我复活/难道我从此只能会你于来世?/远远地走了!晚了!也许是永诀!/我不知你何往,你不知我何去/啊我可能爱上你,啊你该知悉!”这样的邂逅与雨巷中邂逅的境遇几乎一样:同样的街头,同样的闲逛者,“到处寻找现实生活的短暂的、瞬间的美,寻找读者允许我们称之为现代性的特点”③,于是,邂逅发生了,恋爱与失恋在同一个瞬间爆发,从此再无交集。这样的邂逅集中展现了波德莱尔所说的现代性特征:短暂性、瞬间性和偶然性。这些特征,用徐志摩《偶然》中的一句话就能概括——“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理解了《雨巷》所抒发的情绪的现代性之后,我们也就能理解公墓里的邂逅的现代属性了。公墓其实就是雨巷,甚至就是波德莱尔笔下巴黎喧闹的街头,或者说,公墓就是巴黎拱廊街一样的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地,在这里,你可以与一个又一个你陌生的,无意去接近、去了解的“一身哀愁,庄重苦楚”的女人邂逅,然后分离,而在“家家坟”或者祖坟里,我们看到的只能是列祖列宗的灵位,在一起的只能是一道上坟祭拜的亲友或是嬉戏的玩伴。公墓里的邂逅不需要承诺,也无所谓背弃,有的只是相逢时电光石火般的一瞥,这一瞥可以让波德莱尔的“我”突然复活,这“太息”一样的一瞥也可以让雨巷中的“我”梦绕魂牵,这一瞥更可以让公墓里的“我”感叹:“这雾似的眼光,这一刹那,这一句话,在我的记忆上永远是新鲜的。我的灵魂会消灭,我的身子会朽腐,这记忆永远是新鲜的。”这一瞥之后,辉煌的光亮一定要“复归黑暗”,“我”才有可能爱上她,丁香女郎一定要消失在颓圮的篱墙,“我”才会一唱三叹地吟咏她,而玲子姑娘一定要走了,病了,死了,“我”才能永久地记住她:“我不会忘记的,那梦似的笑,蒙着雾似的眼光,不十分健康的肤色……”这样一些注定要迅速终结的爱情就算再刻骨铭心些,也只是“我不会忘记的”而已,这里没有宝黛之间的前世和来生的纠缠,没有杜丽娘为情而死、而活的感天动地,甚至都不需要知根知底、着冷着热,你看,玲子对“我”说:“你不懂的”,而懂与不懂,根本就与爱情无关。这样的爱情中,即便有了忧愁,也不再是可以倾覆“双溪舴艋舟”的愁绪,而只是一种浅表的情绪以及一种把玩着这一情绪的姿态,就像“我”一再渲染自己的心的痛苦和她的忧郁,而怎么痛苦、为什么忧郁,却是“我”不屑提及的——有了痛苦和忧郁的姿态,还不够吗?所以,穆时英写这么一段看起来深沉实则不疼不痒的爱情,是要借此揭示出现代爱情故事的不能承受之轻——它卸除了所有的重物,比如时间,就像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的漫长等待,也如空间,就像“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再如拨开现象看本质的努力,就像哪怕牛郎再穷些,也是值得织女去爱的,因为他善良、勤劳,从而只剩下了永远的、唯一的、绝对的此时此刻的欣快。有了即时性的欣快,也就够了,“一别钟情”的故事还能怎样?这样一种现代爱情的逻辑,到了20世纪末的时候,由王菲的歌声做出了更简洁、完美的诠释:只爱陌生人。
{1}[法]米歇尔·福柯:《另类空间》,王喆译,刊自《世界哲学》2006年第6期。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黄平校,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3}[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83页。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当代医学》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家...
期刊简介: 《中国药事》(月刊)1987年创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主办单位:中国《时代金融》杂志社 出版地:云南...
期刊简介: 《营养学报》(双月刊)是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营养专业学术性期刊,1956年3...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
期刊简介: 《经济论坛》杂志创刊于1987年10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