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将在今后5年内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使保障房覆盖率达到20%。而保障房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管理又是一项涉及较多因素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工程项目建设投资量大、过程复杂。但是,其建设的成败却与工程质量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是在必行。本文在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人员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技术与方法。
1.进度管理
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对进度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进行工程项目具体建设之前,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进行制定。作为项目建设的指导和参考依据,进度计划不能一成不变,要善于根据施工实际进行动态控制。在对总进度计划不造成太大影响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修正进度计划。为了使安装和土建工作协调配合,在进行进度计划编制时,还要邀请安装人员共同参与,在按照进度计划进行周转材料、机械设备及人数配置的同时,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能够按进度计划顺利进行还应做好以下几点。
1.1工程计划进度的实施与管理
(1)完善例会制度。①项目部每天召开班前、班后会,各级施工负责人要按时参加。②公司每周召开一次均有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生产例会。③必要时召开有关进度问题的专题会议。(2)制定周计划。周计划的制订是将工程总计划进度进一步细化到日常的施工安排中,是最基本的操作性计划,应具备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及时性和可控性。
1.2项目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在项目实施中,经常出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的现象。这种偏差必须采取措施予以纠正。项目部通过结合现场情况,了解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偏差的原因以及是否会影响到后续工作和总工期。采取各种手段解决进度滞后问题。
施工质量能否得于保证,除了施工中使用合格的材料外,最主要的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来完成每一道工序,严禁偷工减料。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必须贯彻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专检、联检,通过层层的检查,验收后方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1)高度重视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施工中极易造成质量事故。(2)施工人员的优选与交底。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对施工人员要进行全面、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3)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合同中的保修范围,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4)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施工方应组织相关建设单位进行现场会诊,提出保修方案后再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
2.成本管理
所谓成本管理通常是指在形成项目成本的过程中,要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耗费的费用开支、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限制、调节、监督和指导,通过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费用控制在成本的计划范围内,为成本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具体工作中,对成本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人工费用的控制。施工企业要根据内部实际情况对其劳动定额进行合理制定,同时,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要结合其内部劳动定额进行人工总量的计算。在对人工总量的合理控制中,实现对人工费用的科学控制。(2)材料用量的控制。施工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用料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用量的控制。可以利用包干的形式解决现场施工辅料耗用较大的问题;可以实行周转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租赁制,能够实现周转材料和机械设备利用率有效提高,项目部用完后将其向租赁公司的立即归还,在保证施工速度快速加快的同时,还有利于租赁费用的减少。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施工方案的制定,使企业在正确选择施工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促进功效的有效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工程成本的降低。同时,在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的基础上,使返工浪费的现象得以减少。(3)间接费用的控制。施工中还要对其他直接费用及间接费用进行控制,可以通过对管理机构进行精简和对管理层次进行减少,使施工管理费用得以节约。
3.质量管理
项目施工的质量管理主要应从人、材、机三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管理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它控制的基础。
(1)人的控制——项目管理中最基本也是最难的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人的控制首先是要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所不同的,但它的变化应该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好人;另外,应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精简人员,事半功倍;其次,应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绩效评估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调动能动性和绩效评估就像萝卜和大棒一样,是做一项工作的两个手段。大棒的威力相比萝卜是很大的,绩效评估所产生的效果比调动能动性是显著的,且绩效评估是索取,调动能动性是付出,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重视进行绩效评估而忽略调动能动性的原因。(2)材料的控制——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3)机械使用的控制——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租赁或者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在评估时应充分核算各个方案在工程存续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从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施工机械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是保养,制定保养计划时,应根据每部机械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并规定专人负责。
4.安全管理
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还要包括对各方面安全管理的强化。通过安全责任制的建立,使安全事故发生后,相关班组和有关各级负责人都担负相应的经济责任;通过充足的安全设施投资,使兼职安全员在施工班组得以配备,专职安全员在施工项目部得以配备,从而促使安全管理的工作得以充分贯彻落实;通过组织和开展安全培训教育,要求各班组在班前要认真开展安全交底并做出相应的记录,从而使施工工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得以提高;通过对转岗工人和新工人组织和开展严格的岗前培训教育,使其能够掌握扎实的安全基础要对关键设备、关键部位及关键人员的安全狠抓落实,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要在严格的培训和持证的基础上才能上岗,洞口、临边等关键位置的施工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才能工作,大型的重要设备要做到定期检查和及时维护,使潜在的安全风险得以规避。
5.结束语
保障性住房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相关建筑企业的运营发展,都会受到保障性住房质量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的质量管理,认真做好保障性住房的质量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陈子山.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科学之友,2011.
[2]郑立,张晚生.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策略性思考[J].科技资讯,2008.
[3]陈艳宾.论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及设备安装专业的注重节点[J].科技创新导报,2009.
[4]王红兵,胡爱珍.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与控制做好企业发展之本[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