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当前提倡“轻负担,高质量”的今天,在重视以人为本的,体现学生为主体性的情况下,正确的认识这些问题,对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迫切的。近阶段,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学生、教学条件等各种因素作出合理的安排,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那么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就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要因文制宜;要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发挥好各种教学资源的效益,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所以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先从这三方面入手。
一、从教材的特点入手进行阅读教学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所谓教材特点就是指教材的不同体裁和写作特点不同体裁的文章,教法应不同。在教一般的记人叙事的文章时,要想法让学生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事,表现什么人物,而所写的这些材料是怎样组织安排的,找出其中的规律来。还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记叙语言的特色,是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或是人物本身的语言描写。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写的是伟大革命烈士李大钊的事迹,文章四个部分来反映李大钊的品质。那么,在教学时,我们要求学生先了解这四个部分事情的经过情况。“被捕时”一事是重点写,要概括出这件事的经过顺序。本文主要是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分析时,可让学生找出能表现李大钊精神的语言和动作,领会这些语言和动作描写各表现了李大钊的什么性格特点,从而达到阅读的有效性。
摘要:卡明斯是一位诗人、作家,亦是一位画家。他的创作风格独特巧妙,令人耳目一新。他的作品“诗亦是画,画亦是诗”,又超越了时代局限,反映了警示后人的真理,具有重要意义,如强调自然之美,大自然是人类心灵得以天然滋养和寄托归属的地方,以及人与自然应共生共鸣的和谐生态关系。本文主要依托当代最新生态批评理论之一——处所理论,立足文本分析,以处所依附作为基点来探讨卡明斯诗歌中的生态意识。
关键词:处所理论;处所依附;卡明斯;生态思想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4-00-02
前言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社会正繁花似锦,“并且后现代城市设计显示出开放包容的特性,将社会文化领域和建筑学领域的多种思想和主意源源不断的引入其中,促进自身的开放和成熟。”[6]挪威建筑师和历史学家诺伯格·舒尔茨(NordbergSchulz)的处所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处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由具体现象组成的生活世界。处所是空间这个“形式”背后的“内容”。洪亮平认为“一个由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组成的有意义的整体就是处所。”[7]因此处所不仅有实体空间的形式,而且还有精神上的意义。
一、处所理论和处所依附简述
著名环境批评家劳伦斯·布伊尔认为,处所概念和理论仍具开放性,目前至少同时指向三个方向:“环境的物质性、社会的感知或者建构、个人的影响或者约束。”[4]生态批评家邓明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丧失根本的时代里――失去空间、处所、部族和物种。失去居住并归属于一个处所的意识。”[1]现代文明导致人类“丧失处所”,人类存在的处所性被大大削弱。大卫·哈维也认为:“世界的空间被去疆界化,被剥夺其先前的意义,然后根据殖民和帝国管理的方便被重新疆界化。”[2]“越来越多的人或自愿选择走向城市或移居海外,或非自愿流亡异乡;更为严重的是,现代文明割裂了人类生活与自然,剥夺了人类与土地的依附关系”,[5]污染毁坏了绝大多数人的家园――在那里,我们的童年或者我们祖辈的幸福取决于风景、气味、声响、历史、邻居及朋友的混合体,这种混合微妙、无形,却能触及灵魂深处,并构成一个处所,一座家园,而今我们即便有意回归也无家可归了。
“处所依附是解释‘某些地方与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这个客观现象的有效理论工具。它从地理的、社会的、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人们对于何种地方或者地方的哪些方面更容易产生依赖。关于“人与处所之间特殊的依赖关系”,先后出现了“恋地情结”、“场所感知”和“场所依赖”三个概念。恋地情结是人与地方之间形成的感情联系,这种感情联系是人对地方的关系、感知、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总和。处所感知是人与自然以某种美妙的体验为中心的结合。“处所依赖是人与场所之间基于感情(情绪、感觉)、认知(思想、知识、信仰)和实践(行动、行为)的一种联系,其中,感情因素是第一位的。”[8]
因此,处所依附是指个人在经历一个场所后,会对这个场所所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产生依赖感以及在情感层面对这个场所会产生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其他情感层面的表现。
在卡明斯生活的年代里,生态的观念还未系统形成,但对于亲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他来说,深感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自然的破坏和现代资本主义过度工业化对人们处所的剥夺。他在作品中不仅揭示战争、工业文明对人类栖居处所的破坏和摧毁,也展现了人类在自然中体会到的美妙和福祉。在他的作品中蕴含着人类应融入大自然,与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建立共生共鸣的和谐生态关系。
二、卡明斯诗中的处所依附
爱德华·艾斯特林·卡明斯(EdwardEstlinCummings,1894-1962)是美国著名诗人、画家、评论家、作家和剧作家。卡明斯的诗可以说是巧夺天(大自然)工,独具匠心。他相信对世界的理解只能通过对自然以及自然之美的沉思冥想才能实现。很明显,卡明斯诗的独特纯粹是对神秘的自然之美的回响,也是对自然无限依赖的表白。作为一名画家,卡明斯十分注重语言的视觉效果。利用书写变异(Graphologicaldeviation)手法,他竭力把形象的美学原则运用到诗中去。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故被称作象形诗歌。为了更好地从处所依附的角度理解卡明斯的象形诗歌,这里着重分析一下他的几首有代表的诗。比如下面这首著名的小诗画:
l(a孤(一
le片
af树
fa叶
ll飘
s)落
one了)
l零
iness零
大部分的学者认为这是一首表达忧伤和孤独的诗,因诗中几次出现表示数字1的词和字母,无疑是想将“loneliness孤独”这个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对于此诗的众多其他解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绘画的角度去理解它,这首小诗其实就是一副一片树叶飘落在地的画。在诗的前两行中,一片树叶落了下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af和fa表面树叶在空中随风翻转;第五、第六两行中,树叶继续下落,第七行诗是相对较长的一个单词one,我们仿佛看到树叶被风吹得瞬间横在空中;在第八行中,树叶再一次垂直下落;最后一行表明树叶最终缓缓飘落在地。简化这首诗变可成aleaffalls:/loneliness,但看这首诗的意境深处,可看到树叶飘落,人们感到孤独和忧伤,强调了人与大自然共生共鸣的生态关系。人类没了鲜活的大自然,就似没了归属一样,空空木然。
另外,卡明斯在临时造词上也颇有造诣,为了渲染和突出像上一首诗一样的主题,下面这一首诗多处巧妙地使用前缀un-。
pitythisbusymonster,manunkind,
说明的重点是为什么客家民居被称为奇葩傣家主楼为绿色之家,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教学活动中可以这样设计问题:①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的总特点是什么?②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这两个民族的民居?③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这样,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议论文时,我们可以这样来处理课文:要了解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出现的,论据有哪些,论证的方法怎么样。要懂得中心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中心论点提出之后,各个论据应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论证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我是这样处理的,先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来。学生回答后,再问:在大家已经明确中心论点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那么怎样证明呢,文章从哪些事例中来阐释的呢?接下去,我就设计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填出中心论点和论证的三个方面,以及各个方面所用的事实论据。
我们在备课时,应先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然后根据写作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特色,新编教材中每一篇课文的开头都提出了学习的重点,这学习重点大多是根据文章的写作特点来定的。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只须对照这一重点来教就行了。
如《少年闰土》一文是以描述闰土的四件事情来写的,以肖像描写和动作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因此,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处理课文的:
第一步,通读全文,找出文章共写了几件关于闰土的事件?这几件事分别是什么?(总结概括出来)。第二步,提示学生在这几件事的描写叙述过程中药抓住人物的外貌和动作描写,抓住闰土的外貌和动作来题为人物性格,最后以闰土经历的这些趣事和“我”在四角天空中的生活进行对比,来体味作者的感受。这样根据教材的写作特点来构思从而达到提高阅读有效性的目的。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主办单位:中国《时代金融》杂志社 出版地:云南...
期刊简介: 《中国药事》(月刊)1987年创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
期刊简介: 《经济论坛》杂志创刊于1987年10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
期刊简介: 《营养学报》(双月刊)是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营养专业学术性期刊,1956年3...
期刊简介: 《当代医学》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家...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