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白居易的灾害诗(2)

时间:2013-09-11 10:32 来源:发表吧 作者:吴夏平 点击:

  受上述灾异思想的影响,白居易曾在《策林》中明确提出对灾害的认识以及防灾救灾的主张。他认为灾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君上失道:“或兵戈不戢,军旅有强暴者;或诛罚不中,刑狱有冤滥者;或小人入用,谗佞有得志者;或君子失位,忠良有放弃者;或男女臣妾有怨旷者,或鳏寡孤独有困死者;或赋敛之法无度焉,或土木之功不时焉。”(《策林》第十八)于是忧伤之气,愤怨之心,积以伤和,变而为沴。这与历代《五行志序》中所引《洪范传》的看法是一致的:认为违背物性,不合常理是导致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白居易的灾害诗也体现出这种思想。比如《捕蝗》认为蝗灾的产生,主要是“兴元兵后伤阴阳,和气蛊蠹化为蝗”。在《春雪》中,作者提出“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认为二月下雪,违反时令伤害物性,因而造成灾害。二月本是冰河解冻,万物复苏的季节,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使得刚发芽的花草被冻死,才消融的冰河又重新结冰。这种反常现象,是上天对人世的预警:“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

  白居易的救灾主张也受阴阳五行灾异思想的影响。他认为灾异出现,皇帝首先要自省,追问有无政令之失,而改过自新。在《贺雨》诗中,作者详细地记述了唐宪宗自省的罪己诏。皇帝罪己,既是自省,也是减灾救灾的措施。据《通鉴》载,宪宗在罪己诏中提出的各项救灾举措,都是应白居易和李绛之请:“上以久旱,欲降德音。翰林学士李绛、白居易上言,以为‘欲令实惠及人,无如减其租税’。又言‘宫人驱使之余,其数犹广,事宜省费,物贵徇情’。又请‘禁诸道横敛,以充进奉’。又言‘岭南、黔中、福建风俗,多掠良人卖为奴婢,乞严禁止’。闰月,己酉,制降天下系囚,蠲租税,出宫人,绝进奉,禁掠卖,皆如二臣之请”(《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七)。从这里我们看到白居易务实的风格。

  与上述务实风格似乎不同,他在《捕蝗》诗中极力主张“善政驱蝗”。白居易认为发动饥民来扑蝗无补于事,因为人力不可胜天,蝗虫永远扑不完,“一虫虽死百虫来”。唐代经常发生蝗灾,救灾的方法多种多样。开元四年,姚崇以火灭蝗,及时缓解了山东境内的灾情(《旧唐书》卷九十六《姚崇传》),可见人力扑蝗确实能够救一时之急。但在白居易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应追溯问题产生的根源。蝗灾作为一种“咎征”,它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君臣失道,阴阳不和。所以推行善政才是最彻底的解决方法。由此可见,白居易“善政驱蝗”的主张,也是受阴阳五行灾异学说影响的结果。《捕蝗》诗最后表达了对唐太宗的敬仰和赞颂:“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诗歌的指向是非常明显的,也就是希望唐宪宗能像太宗一样,能够在灾难面前反躬自省,勇于担当。由此来看,白居易并非迂腐之徒,其借诗歌来劝诫和谏议的意图也就十分明显。

  三、文学史意义

  白居易灾害诗的文学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民本情怀的抒发。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灾害诗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反映现实。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受灾最重的永远是农人,因此悯农就成为诗歌的基本主题。诗人为民请命,大声疾呼:“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夏旱》),“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大水》);对农人遭灾,感同身受:“奔腾道路人,伛偻田野翁。欢呼相告报,感泣涕沾胸”(《贺雨》);面对农村凋敝景象,诗人哀叹:“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捕蝗》)。这些诗歌当与《观刈麦》、《村居苦寒》、《纳粟》、《重赋》、《轻肥》等其他悯农诗相参看,可见诗人民本情怀前后贯通的一致性。

  其二,切直显露的讽谏方式。白居易极力铺写百姓的深重灾难,目的不只是寄予同情,还在于通过诗歌来向当时最高统治者进谏。但他的进谏方式却与“主文谲谏”传统不完全相同,急切而直白,颇受时人批评。这当然与他的性格有关。《通鉴》载白居易因论事切直得罪宪宗:“白居易尝因论事,言‘陛下错’,上色庄而罢。”(《资治通鉴》卷二三八)表达方式之所以如此切直,是因为他希望能引起朝廷的重视,也即“欲闻之者深诫也”(《新乐府序》)。在上述诗人为民请命诗句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其内心的炽热和知无不言的激情。

  其三,藉物兴寄。在灾害诗中,白居易一方面向皇帝进谏,另一方面还顺带讥讽了丑恶的小人。比如《夏旱》诗所描写的棘与茨,本是矮小多刺而成丛的灌木,要比普通禾麦更为耐旱。这原本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但诗人却赋予更多内涵,借它们来讽刺现实中的小人:“悯然望岁者,出门何所睹。但见棘与茨,罗生遍场圃。恶苗承沴气,欣然得其所。”说它们是“恶苗”,其直指当道小人的意图也就十分明显。再如《大水》中的“佣舟子”,也是诗人批判的对象:“独有佣舟子,鼓枻生意气。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这里的“佣舟子”不仅是指借水灾发国难财的人,而且也直刺朝廷中只图私利的小人。从这些别有所寄的诗句中,可以看到白居易对比兴传统的继承。

  正是由于上述三方面原因,白居易的灾害诗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较大影响。以《贺雨》为例,诗歌甫出,即“众口籍籍”,风行元和诗坛。此后流布更广,影响也越来越大,以至于皇帝“亲批”,而学士盛传(元稹《进诗状》,《元稹集》卷三十五)。宋初,盛行“白体”。宋僧智圆在《读白乐天集》中说:“謇谔《贺雨》诗,激切秦中吟。乐府五十章,谲谏何幽深。……所以长庆集,于今满朝野。”(《全宋诗》册三,卷一三九)其后陈岩肖在《庚溪诗说》中评价白诗:“昔人目元和《贺雨》诗为谏书,余特目此诗为心迹论也。”(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卷二)发展至清代,张品桢《读白乐天诗书后》还认为:“细玩乐天诗,情真语自挚。……高吟《贺雨篇》,孰是音可嗣。”(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九)由此可见,白居易灾害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不凡价值。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