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测评。在全体毕业生群体中开展创业测评,运用现有的创业测评问卷或改编的基于行为描述的大学生创业通用胜任力问卷测量大学生素质与从事创业活动的匹配程度。创业测评结果可以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决策参考,如果具备足够的创业能力就坚定不移地去创业;如果能力稍有不足,则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创业能力;如果实在不具备创业能力,就慎重决定创业选择。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创业意愿,选择在大学刚毕业时就创业,还是工作几年后再创业。
最后,积极发挥媒体和舆论在创业风险教育中的作用。引导媒体在介绍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成功典型的基础上,增加知名企业家多次创业最终成功的案例以及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案例分析,使具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能够吸取相关经验,同时,也促进舆论能够更多地宽容大学生创业失败。
2.建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对全国30所高校3000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教育”调研显示,大学生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只有17.3%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培训作用较大的是“学校教育”,远低于“社会培训”(42.5%)和企业培训(35.6%)。被调研的大学生中,认为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创业教育没有实践基地”(53%)、“创业教育没有全面推广”(40.8%)、“创业教育与实际脱节”(39.7%),可见,大学生创业的实践经验不足、实践能力欠缺成为创业教育的薄弱点。对于“大学期间,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调研也印证了大学生实践经验不足这一点。从事的经济活动前三项为“家教、代课”(40.2%)、“促销”(29.4%)、“餐厅钟点工”(13.5%),这些经济活动参与便利,简单易行,但内容缺乏挑战性,不利于创业技能的训练。
高校可以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在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进行在校期间真实创业环境的体验,规避毕业后的创业风险。
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可开展竞赛实践类、实验实践类、实务实践类3种活动。竞赛实践类活动主要针对大学生开展“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公益创业计划等综合性赛事以及农业创业计划竞赛、服务类创业计划竞赛等单学科竞赛。实验实践类活动面向大学生开展能够提高创业实战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实验,侧重开展企业模拟实验、创业之星创业模拟实验等。实务实践类活动主要是成立大学生创业室,由专业人员对大学生创业实战(成立公司)和模拟创业(建立工作室)进行指导以及资助优秀创业实践团队等等。
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可设在企业和政府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通过在企业建立创业见习基地,在开发区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方式来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尝试。
3.建立大学生失业预警系统,将创业纳入其中。建立大学生失业预警机制,将创业大学生的失业纳入系统,能够有效监测创业的失业风险。建立的失业预警机制主要包括明确失业预警的参与主体、确定警义、建立失业应急预案。
大学生失业预警的参与主体应为政府、高校和非政府组织。2007年由全国人大立法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对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失业,实施预防调整和控制。可见,政府应在大学生失业预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等学校和在社会公共事业中独立于政府体系外的非政府组织也应积极配合政府,高等学校要及时提供大学生动态的就业和失业信息,登记并跟踪大学毕业后创业情况;非政府组织可进行就业、创业和失业信息统计及评估工作。
确定大学生创业后失业的预警警义,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分析大学生创业后失业的警源、警兆;另一方面设置警度,即警情程度。根据警限级别,可将大学生创业后失业预警的警度分为4个级别:轻警警度、中警警度、重警警度和巨警警度,通过预警图分别表示大学生创业后失业进入绿灯区、蓝灯区、黄灯区和红灯区。
在实际操作中,本着“以人为本、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失业应急预案,设置启动条件,建立领导机构,制定好应急处理方案,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失业预警系统的实效性。
4.健全大学生创业的失业保障体系。失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失业金的形式为失业者提供收入,能够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规避失业风险,具有生活保障和就业促进的功能。建立失业保障制度主要有失业保险、失业社会救助两种模式。根据大学生创业后失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健全失业救助体系的办法更为妥当。
一方面,失业保险模式不符合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的情况。从失业保险模式来看,按照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只有部分创业后失业的大学生符合相关规定,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2010年10月经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失业人员符合相关条件的,可领取失业保险金。这些条件是: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6]。也就是说,创业的大学生只有经营了创办企业一年以上,并且不是因为不满足创业收益低、出现更好的就业机会等个人原因而放弃创业的,才能领取到失业保险金。
另一方面,失业救助制度对大学生创业的保障力度更强。失业救助完全由国家承担帮助失业者的责任,实质是通过作为纳税人的全体劳动者的社会共济,承认普遍主义的权利,不需要个人缴费作为条件。作为大学生创业者个人而言,经过个人的高等教育投资,在国家和社会的倡导下从事创业活动,一旦创业失败,生活困难,政府应该发挥一定的救助作用。
从实际操作来看,健全大学生创业的失业救助体制,可以由政府依靠社会力量支持来实现。从失业救助基金的来源看,可以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实际上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建立了创业基金。不过,目前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主要发挥了为大学生初始创业提供启动资金等功能,建议将大学生创业的失业救助功能纳入大学生创业基金的管理和操作中。具体操作中,对个体是否符合救助条件要严格审核,同时规定救助的期限和金额既要能满足大学生创业后失业个体的基本生活,又不要使个体过分依赖于社会救助。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创业失败后的再就业促进。一是免费为个体提供心理咨询,减轻个体的压力;二是对有前景的创业项目进行帮扶,安排成功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一对一帮扶创业者,并提供其他创业失败后的帮助,使创业者创业失败后再次创业;三是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信息,以帮助个体重新寻找工作。除此之外,可以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如将大学生创业期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为毕业后初次选择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再次选择提供便利等等,这些都将为规避大学生创业的失业风险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杨道建,李洪波,陈文娟.高校大学生创业引导策略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368.
[2]王呈恺.GE全球创新趋势调查:关注全球经济动荡中的企业创新[EB/OL].[20121225].http://sh.eastday.com.
[3]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6.
[4]潘金洪.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风险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90.
[5]张车伟.失业严重地区的失业问题研究[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9:203.
[6]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15.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营养学报》(双月刊)是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营养专业学术性期刊,1956年3...
期刊简介: 《经济论坛》杂志创刊于1987年10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
期刊简介: 《当代医学》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家...
期刊简介: 《中国药事》(月刊)1987年创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主办单位:中国《时代金融》杂志社 出版地:云南...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