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理论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2)

时间:2013-09-03 11:25 来源:发表吧 作者:李娟 点击:

  由于自然环境与人类心理的相似性,中国人与英语世界中的人对世界有着相似的认知,因此产生了很多概念意义与内涵意义两者都相似的中英词汇,也就是意义重叠词汇。

  比如英语单词“mouse”和“peony”。在英语中,“mouse”有着鬼鬼祟祟的文化含义,例如“Hemousedaboutformoney”(他偷偷摸摸地四处寻找钱);“Theburglarmousedaboutforvaluables”(这个盗贼鬼鬼祟祟地四处寻找值钱的东西)。在汉语中,“老鼠”(mouse)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例如“贼眉鼠眼”和“鼠窃狗盗”。

  一般说来,像这类意义重叠词汇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掌握。在跨文化交际中意义重叠词汇能够很容易地被识别与理解,而且不会引起学生的误解与误用。

  (二)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完全相同的中英词汇

  有一部分中英词汇具有不止一个联想意义,有些联想意义在中英词汇中是相同的,有些却是不同的。共有的内涵意义象征着不同民族对世界相同的态度与理解,而词汇内涵意义中不同的部分又揭示了不同文化的不一致性。

  “Rose”和“玫瑰”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都象征着爱情,但有关“rose”的英语成语如“undertherose”,却是“秘密和沉默”的象征,这就反映了在会议桌上方悬挂玫瑰花意味着所有与会人员必须保守秘密的古老习惯。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用带刺的玫瑰比喻那些容貌美丽,但却不容易接近的姑娘。

  在词汇教学中,像这类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完全相同的中英词汇应该被重点强调。学生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和理解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相似性,却不能轻易地识别它的差异性。词汇教学中如果忽视中英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感到困惑,并导致其对词汇的误解与误用。

  (三)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的中英词汇

  由于人们在居住环境、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世界观、价值体系和历史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中英词汇中出现了很多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甚至完全(下转封三)(上接第131页)相反的词汇。虽然内涵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之上的次要意义,但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却不容忽略。

  “peacock”(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情;而“peacock”在英语中的意义基本上是否定的,表示“onemakingaproudorarrogantdisplayofhimself”(一个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它不强调孔雀美丽的一面,而强调骄傲的一面,在英语中有“theyoungpeacock”(年轻狂妄的家伙)、“proudasapeacock”(像孔雀一样骄傲)等用法。

  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多地去关注这类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词汇。只有这样,语言才能被学习者灵活运用,跨文化交际中的词汇误解与误用现象也就会减少。

  (四)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一语独存的中英词汇

  由于文化的差异,一个词在一种文化中除了概念意义外可能会有很多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就只有一个概念意义。

  英语中有些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在汉语中也是没有的,例如英语中“swan”(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根据希腊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由此产生了毕达哥拉斯寓言:所有杰出诗人的灵魂都要进入天鹅体内,因此“swan”就代表了杰出的诗人;“beaver”(河狸)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河狸主要产于北美洲,活动积极,在啮树筑巢方面有很高的技艺和独创性,因此有“eagerbeaver”(卖力的河狸)之称,常用来喻指“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略带有贬义。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像这类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一语独存的中英词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文化所具有的特征,它们是不同文化的写照。

  (五)文化专有词

  文化专有词也就是词汇空缺现象,它是由于不同民族某些独特的文化元素而产生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中有些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简单地说,词汇空缺现象就是某些词汇在一种特定语言中的缺失。英语和汉语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以一些词汇仅在一种语言中存在,而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它们的对应词。

  我们以“太极”来举个例子,它是汉语中一个常见的用法,但在英语中却找不到它的对应词。在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有一个精彩的太极表演。“太极”在汉语中非常流行,但在英语中却没有与之相关的词汇,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产物。在中国文化中,“太”意味着“最高的、至上的”,“极”意味着“最终的、极限的”。传说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在看到一只鸟与一条蛇打架后模仿长蛇的动作创造出了“太极拳”。“太极”代表着一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它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英语国家的人用汉语“TaiChi”来表达这个汉语文化专有词。

  尽管一些文化专有词汇可以译成相对应的英语或汉语,但人们并不能借助其字面意义理解它的文化意义,还需要进一步解释说明。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了解其文化背景,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这类特殊词汇。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和掌握词语的文化内涵非常重要。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掌握词汇的发音、意义、拼写、搭配等,又要掌握词汇所具有的特定文化内涵;既要注意比较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又要深究词汇的概念意义与内涵意义的异同即词汇的对等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词汇接受能力及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利元.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异同考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1):108-113.

  [2]陈莉明.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5.

  [3]张纪英.英语词汇学教学与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方克敏.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初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40-43.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