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之欲》临终者的追求看生命的意义(2)
时间:2013-08-25 16:18
来源:发表吧
作者:谢建华
点击:
次
小田切是渡边勘治的同事,由于不堪忍受市政厅沉闷无聊工作而要辞职。由于小田切辞职需要科长盖章,几天没去上班的渡边勘治在路上被小田切喊住,两人去了渡边勘治的家,有了单独的交谈,以后几天几乎天天晚上一起出去玩。小田切的率直、爱笑、有追求让渡边勘治感到温暖。与小田切在一起的生活似乎已经使渡边勘治摆脱了死亡带来的恐惧,获得了垂死前最后的欢乐。但实际上并没有,渡边勘治和小田切玩得开心,毋庸讳言,垂暮的渡边勘治是在年轻的小田切身上看到了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美好,看到了生活积极向上的力量。但回到家的渡边勘治还是想寻求亲情庇护来减缓死亡的压力,可最终却被儿子、儿媳推到一种情绪中,“周围的一切存在物都变得与己漠不相干了,消隐不见了。这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无家可归的感觉”。渡边勘治给小田切描述这种感觉,说像小时候溺水,“眼前一片黑暗,怎样挣扎也抓不到东西”。还说“儿子离我很远,像我遇溺时,父母都像在远处。现在想起来只会痛苦”。这对渡边勘治而言,世俗的享乐也变得毫无意义,自己又被抛掷到虚无中,这个世界好像只剩下渡边勘治一个人。
直到最后,小田切开始感到与渡边勘治玩乐无趣,也因为新工作不得不夜以继日在玩具工厂努力,没有时间陪渡边勘治,但后来因为渡边勘治的恳求而答应最后一次陪伴。在餐厅,两人进行非常真切的谈话,渡边勘治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对小田切的生活感到羡慕。分不清是对小田切独特的情谊所致,还是因为小田切对生活态度的影响所致,激动的他追问小田切为何在生活中如此有活力、如此的精彩。直到小田切拿出玩具工厂制作的兔子电动玩具,说明制造玩具让孩子开心、快乐罢了。原本认为这种事无关紧要的渡边勘治顿时体悟了复杂的感受,除了认真投入工作之外,多了份无私奉献的精神,对此感到生命意义的存在与价值的充实来自于此。于是,恢复精神的渡边勘治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着手于工作,在繁多的公文中见到迟迟未处理的黑江町水沟一案,直接亲自处理解决,排除很多困难,甚至与黑社会的威胁,并特地请公园课将荒地转建为儿童公园。
影片的最后,以市民课公务员们及其他课公务员们的谈论与回忆,争论渡边勘治是否为建造儿童公园的幕后功臣,最后将各个公务员对渡边勘治的了解逐一拼凑,结论是渡边勘治其实已经知道自己死期将近,才会着手且无私地为儿童公园建造一案奉献奔波,认为自己也应该仿效渡边勘治的精神,尽职守分,活的精彩。隔日,众市民课课员依然过着消沉的工作生活,浑然忘记昨晚坚定的誓言。最后影片以一群在公园里快乐玩耍的孩子结尾。
影片《生之欲》勾勒了片中的主角渡边勘治追求生命意义价值的始因、经过、结果。故事直接从主角的中年时光开始,影片的开端黑泽明就开始给予片中的任务在这整串剧情,在渡边勘治不知自己病情之前,描述他过着枯燥乏味、朝九晚五的固定生活,也呈现了他对工作毫无新颖与尽责,除了审阅公文和盖印之外,没有别的新鲜事在主角人生的后半段展现过,只因为了让自己与儿子平平安安度过晚年,随着时间的流逝,平凡的生活就占满了渡边勘治的大半生。而当死期将近时,他才了解“平凡的生活是生命的恐怖之源”这句托尔斯泰名言的含义,而黑泽明用电影的方式将这句话作了诠释。
当主角渡边勘治知道自己身患绝症之后,黑泽明开始由浅入深地为主角探求生命意义而铺陈。过着平凡生活的渡边勘治开始并未想过自己生存的意义,更不用说着手去做了。一开始由于在酒屋认识的作家小野先生引导,从享乐着手,而生活严谨的他并无法由享乐中或到满足。也就是说,这种玩乐的方式并未真正为渡边勘治寻找到充实的最后的生活,肤浅的、灯红酒绿的生活是一种毫无目标与省思经验的,所以作家小野的帮助使得渡边勘治更陷入无尽的生活绝望的黑洞之中。
作为主角渡边勘治生命的转折点是他与小田切的对话。小田切说:“制造这种东西是很快乐的事,从开始制造这个以后,我变得对工作十分的投入……”此言意味着小田切从工作中给予小孩子欢乐时非常愉悦的。渡边勘治从小田切的话中顿悟到如何增进自我生命之价值所在,影片中他对小田切笑了笑,表示此时此刻的顿悟。而这种转变黑泽明以剧情中现场的铺陈来看,恰好有一位女寿星在此刻来临,在以做好准备的女寿星的朋友们在渡边勘治奋起自我生命意义与价值行动之始时,女寿星与渡边勘治擦肩而过,而女寿星的朋友们正欢唱着“生日快乐”歌曲。这意味着渡边勘治既然迈入人生终点,并准备完成对自己有生命意义与价值的事,与寿星相对,隐含着渡边勘治生命“重生”之意。
最后儿童公园完成,此时的渡边勘治内心达到内在价值实现的高潮,在公园中吟唱着“生命苦短”歌来证明自己已达到不枉此生的目的,达到心灵上的满足,平静地坐在秋千上,在雪中望着新造的儿童公园,独自感受心中的平和与喜悦后死去。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黑泽明通过影片《生之欲》所表现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的意义是指奉献的责任
从奉献与工作中有助于他人的心态与境界,产生生命意义,也就是“工作责任”的具体媒介与“奉献他人”的心境相互搭配产生自我存在的意义。“工作”二字不限于收入多少,或职位的高低,而是生活的存活实际,如原始人为存活而猎杀动物,为存活而农耕捕鱼,为存活而削磨武器,这些都是“工作”。所以,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即工作之责任为全体利益而为之,便是生命意义之所在。
2.生命的价值在于责任的实践
生命的价值为自我的认定,当临终之际达到完满,全然无悔恨之意,全然没有生命空虚之感受,尽力完成生命存活的每一刻,认真体悟“生活”或“工作”,便是责任的实践。不枉此生,便是自我认定生命存在价值的依据,由此判别价值感的程度,全源自于生活中责任感的轻重。
3.体现生命的方向为创造与工作
从无到有,亲手建造先前毫无存在的事物。创造完成后,他人会因此事物而得到“正面价值”,将自我发挥到极限,突破自我与外在所限的可能,超越不可能达成新颖事物,这便是自我生命体验的最终境界。
4.体现生命的途径是有具体行动的,而不是空想
从《生之欲》主角的最后的作为可以看出,全仰赖于他的决心,决定坚毅的执行所为而增添生命的经验。渡边勘治由小田切的影响,从兔子玩具工厂与小田切的心态而推展至市民课的职位奉献,当下决定行动解决大众所关切的问题,来尽完生命最后实现的最终时刻,达成解决问题及新创欢乐的儿童公园,如同神仙般地创造事物供大众享用,便为此片主角渡边勘治体现生命途径的最佳启示。
[参考文献]
[1] 黑泽明.黑泽明自传[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2] 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3] 佐藤忠男.黑泽明的世界[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83.
[4] 黑泽明.乱——黑泽明电影剧本选集(上)[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88.
[5] 黑泽明.我的电影观[J].世界电影,1999(05).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