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宝安区石岩地区马拉色菌毛囊炎患病情况及多种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2)

时间:2014-08-23 11:14 来源:发表吧 作者:陈卓英等 点击:

 

  2 结果

  2.1 患病情况单因素分析

  男性、农民、中学生、工人,遗传皮肤病史、恶性肿瘤等相关疾病,环境卫生条件差,饮食起居不正常,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因素,观察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多种影响因素分析

  将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作为因变量,把单因素分析对肺癌患者抑郁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定义为自变量,然后引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展开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男性(OR=5.623,95% CI:0.936~9.802),职业为农民、中学生、工人(OR=4.371,95% CI:0.852~8.496),有遗传皮肤病史、恶性肿瘤等相关疾病(OR=6.037,95% CI:0.460~9.879),环境卫生条件差(OR=3.821,95% CI:0.758~8.406),饮食起居不正常(OR=3.518,95% CI:0.367~11.925),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等(OR=4.328,95% CI:0.502~7.725)是引发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一系列影响因素,详见表2。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马拉色菌如果形成就会侵犯皮肤角质层,而关于酵母孢子是怎样转变成菌丝的,现阶段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太明确,很有可能是部分影响因素被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皮脂变化[4-6]。目前研究认为,是物理、生物因素相互联合作用引发糠秕孢子菌毛囊炎。且在促发因素的作用下,人体正常菌群的马拉色菌会在人体毛囊内大量的繁殖,然后再借助脂肪分解酶将人体毛囊内的三酰甘油分解成游离脂肪酸,以刺激患者的毛囊口部,以至出现大量脱屑,引发毛囊管堵塞,毛囊管一旦阻塞继而扩大就会破裂,使毛囊内含有的物质趁机侵入患者周围组织,形成毛囊炎[7-8]。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马拉色菌性毛囊炎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年龄20~40岁,多出现在胸背、胸前、后背等部位,这可能和这些部位毛囊皮脂腺丰富,人体汗液、皮脂分泌非常旺盛有关。同时,本研究表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等也会引起马拉色菌毛囊炎,这和张洁雯[9]的研究结果相符。环境卫生条件差引起马拉色菌毛囊炎和江明等[5]的研究结果相符。

  目前已经证实,马拉色菌引发的常见疾病有花斑癣和马拉色菌毛囊炎[10]。马拉色菌在越来越多疾病中的作用开始引发临床医学工作者的重视。虽然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疗效确定,但治疗周期长,给患者造成精神、经济方面的困扰。为减少马拉色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应最大可能预防该病的发生。通过本次调查分析马拉色菌性毛囊炎致病因素方面的资料,希望可以为临床预防该疾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郑小帆.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分析及治疗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9,7(15):257-258.

  [2]拓江,路永红.马拉色菌属的研究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1):85-86.

  [3]吴绍熙.皮肤性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2:81-82.

  [4]边鲜丽,周湘陵.复方苦参洗剂联合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观察[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3,7(6):224-225.

  [5]江明,张旭,薛梅.百癣夏塔热胶囊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7(5):340-342.

  [6]吴曰铭,徐崎,许晏,等.马拉色菌属生物学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J].地方病通报,2004,19(1):81-83.

  [7]李智华,耿承芳,江清.花斑糠疹和马拉色菌毛囊炎菌种分布特点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5):105-106.

  [8]庞艳华,曹双林,刘维,等.南通和南京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调查及致病菌种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7(2):114-115.

  [9]张洁雯.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6):138-139.

  [10]夏继宁,曹双林.马拉色菌毛囊炎致病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2,7(5):156-157.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