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线”是中国工笔人物画造型中一种常见而颇为重要的表现技法。从不同时代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线描作品中,可以看到“线”的发生、繁衍与变革。“线”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得到高度重视,首先是造型中“立其形质”“下笔便有凹凸之形”的功用所决定;它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手段与媒介,又是传达作者创作心态、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载体。现代绘画对用线的造型要求日益重视,提醒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绘画形式中,“线”的十八描法多表达的效果。斟酌之余,又要融入新的艺术理念,令“线”的生命力紧随时代。
关键词:线;形式美感;生命力;节奏;形体;传神;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1-0026-01
战国时期人们就画有《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单独成画的帛画,都是用“线”造型。魏晋南北朝时期伟大的画家顾恺之在《女史箴图》画中,充分表现出了“线”所具有的节奏感和力度感。结合顾恺之的理论观点,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特别是对眼神的描绘,显现出“线”在工笔人物画中的精神内涵和表情因素,这在工笔人物画发展中有了很大提高。
隋唐时期出现了许多工笔人物画大家和流派,是传统工笔人物画的鼎盛时期,如展子虔、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张萱、周昉等,在继承魏晋时期的画风基础上,“线”的运用更为成熟。在当时流传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既表明了当时工笔人物画中画家运用“线”的高度,又表现了画家对“线”不同的审美和追求。
五代宋元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工笔人物画大家和传世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画家用苍劲有力、酣畅流利的线条将画中每一个人的形象都表现的非常生动,非常传神,画家在对线条进行整理后,在衣冠上表现出韩熙载的放纵不羁。相比其他表现贵族生活的画卷的意义更加深刻。
明清时期,由于画家的地位相比宋代低下,当时的宫廷人物画基本服从政治需要,题材比较局限,对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有了一定影响。反映现实生活的宫廷人物画非常少,但也有一些工笔人物画大家及作品流传至今。如明代宫廷画家刘俊的《雪夜访普图》,这幅画中刘俊运用线条十分纯熟,很富表现力。
近现代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作用,传统工笔人物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相互融合下,用线造型、骨法用笔的传统绘画方式,并把西方绘画中的解剖结构、透视变化结合起来,既显示出“线”在画面中独立的形式美感,又传达出物象真实的结构和空间关系。但“线”的主体地位始终能够在画面中体现出来,形成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结合的最佳方式。
通过欣赏大量的工笔人物画,不难发现工笔人物画家对“线”的追求都非常讲究,甚为严谨。
我在进行工笔人物画创作是,真正体会到“线”在画面中的重要性。一条线的懈怠可能导致一幅作品的失败。在一幅工笔人物画中,“线”不仅强化了毛笔的性能,又体现了画家们控制水墨的能力。长线、短线、粗线、细线;浓墨、淡墨都能分别表现不同的质感效果。同样,“线”的疏密聚散尤可表现结构的转折与起伏。在白描稿的创作时,就要把“线”的这些内容进行斟酌,为创作的下一步打好基础。
“线”是工笔人物画的基本造型手段,通过“线”来表现人物形体和结构,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画家们就追求“传神”,画中人物的神情通过准确的形体才能表现出来,而准确的形体有了“线”的存在才能站立起来。这就是所说的“形因线而立,神因形而传”。画家们通过用“线”的方式不同表现不同的神情,借此传达出自己的审美和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线”也在时代的齿轮上跟随画家们进行不断的创新和进步。线有了自己的独立性,既有外在的形式美,更强化了其生命的节奏,“线”的创造与演进充分表现工笔人物画的时代特性,促进了工笔人物画的发展。“线”作为工笔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代画家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线是工笔人物画的形体基础,表现线与人物形象的关系时,不同的画造型的基础是不同的,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肤色、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对其造型的勾线手法也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在一幅作品中,女子的肤色相对来说比较白净,比较光滑,在勾线时脸的外轮廓颜色就要要淡一些。正如一只眼睛的线描都是有许多变化的,上眼睑较粗重,为能包住眼球且处于背光,下眼睑则既要细,又要薄。人的唇部结构表现也比较复杂,通常来讲,嘴角和口裂都比较实,上唇的线性感要比下唇明确,人物形象决定了画家不同的勾线方法。
工笔人物画用线造型,讲究线的质感表现。就是用线勾勒出人物和物体的结构,在面对不同的物象时,我们就要用不同的“线”的形式来表现物象的质感。例如何家英的作品《酸葡萄》,葡萄树干和少女所表现的的质感,何家英在表现葡萄树用了一些皴法,将葡萄树的质感体现的非常生动与葡萄叶、人物区分出来。一幅创作中,我们难免遇到不同体系的物体,不同的质感,为了将他们区分出来,并且能融合在一幅作品中,就要在绘制线描稿的时候,就要用到不同特点的“线”来将它们勾勒出来。
创作初期,首先在草稿纸上进行严谨的布局,在脑海里对画面有一个初步的定稿,然后在素描纸上进行起稿,起稿的同时就要对形体的准确性反复的推敲,对“线”进行整理、规划,做到每一根线都要有它的表现性和实际作用,不断的去做形体中线的加减法,努力表现“线”的整体效果,既不能繁琐,也不能过于简化,注重疏密、节奏趣味感的变现等,才能彰显“线”所赋有的生命力和张力。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