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棋人》是一部读完令人荡气回肠的作品,其悲剧性论调是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文试图从悖论的眼光来分析剧中人的生命轨迹,提炼出现代人的三重生存困境,以此分析话剧文本悲剧性的来源和归宿。
关键词:《棋人》;悲剧性;生存困境
中图分类号:I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1-0011-01
作为过士行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闲人三部曲”之一,话剧《棋人》以其独特的人物取材、荒诞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内涵哲理,成为90年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透露出当代社会中丰富而微妙的生存信息。本文中的悲剧感特指因剧中人物在抗争现实的过程中遭受失败和牺牲带给读者和观众的崇高感、悲壮感,或指因剧中人物顺从现实的无奈带给读者和观众的无力感、悲凉感。本文将重点讨论该剧本中悲剧性论调的构成,从悖论性人生的角度思考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一
剧本中的何云清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棋盘,他用生命焐暖了那些石头做的棋子,在过去的五十年生活中他是打心眼里实实在在的喜欢下棋,除了下棋他不想做任何事。于是他成了专业的棋人,也逼走了自己的妻子,弄得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人本来是一切爱好的主人,最终反倒成了爱好的牺牲品,原本的爱好成了束缚自己的枷锁,打掉桎梏的方式竟然是必须放弃自己原本的追求,这是一种残酷的惩罚,也是现代人常常面对的生存境遇。
再从司炎的角度来看,下棋对他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爱好,也是治疗身心的一剂药品,但这药品最后却把他毒死,使他沦为围棋的牺牲品。我们或许可以揣测,最初的司炎是喜欢下棋、渴望下棋的,可到后来下棋成了一种需求,成了他“消耗不断增生的脑细胞”的方式,下棋给他带来的究竟是内心的宽慰还是消除病痛的快感已经不得而知。司炎没能把握住围棋,没能把握住自己聪明的大脑,反而成了智慧的阶下囚。
当然,司炎的死因和司慧是有直接关系的。司慧因为年轻时在何云清这里受到了冷落和伤害,就不允许自己的儿子走进围棋的世界,企图用这种方式留住司炎来陪伴自己。现代社会中,人经常为爱所困,付出爱本应该是给予光明和力量的源泉,但总有人把自己深陷其中,痛苦不已,也给他人带来了负担,痛苦从这里滋生,悲剧性也逐渐萌芽。爱与被爱把控的悖论造成了现代人的第一重生存困境。
二
《棋人》所在的是过士行的“闲人三部曲”系列,关于“闲人”意象的解读也是学界对过士行话剧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棋人》中的何云清是典型的“闲人”形象,在世人眼里,他终日忙于下棋,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个“闲人”;但在棋人眼里,他一天忙到晚,始终在研究下棋,并不“闲”。“闲人不闲”,在闲人世界中他们表现得不是轻松和耍玩的姿态,而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贯之以所有的心神和精力,心无旁骛,将生命与客体完全融为一体,达到极至的境界,表现出那种久违的超功利和超物欲的美感。
然而为了达到这个完美的境界,何云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沉迷在棋局中大半辈子,等想要走出去时发现已置身于古堡的纵深处。更有甚者,“小棋人”司炎为了棋而自杀,死后才得到了生前没有的自由。“闲人成了忙人,自我成了非我”①。超脱与安逸,世俗与红尘,这本身的悖离便是现代人的第二重困境。就像过士行自己所说:“这些人的生存就是对现代的一种嘲讽。但是不能把他们当英雄来写,那样就写不出陌生化来。他们生存的年代不是竹林七贤的年代,他们比忙人更尴尬,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但是他们却依然执迷不悟。他们的困境在玩本身。”②
三
萨特强调人是绝对自由的,所以人必须担负责任。“人,由于命定是自由的,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 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他本身是有责任的。”③但萨特同时认为,“在为自己选择受奴役或获自由的同时,人必将选择一个受奴役或有自由的天地,悲剧在于人必定尽心竭力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④。当这种主动的选择与社会赋予他的身份、地位等自身的局限相冲突时,悲剧性就应运而生了。
司炎在剧中是一个天才者的形象,与何云清悲苦一辈子研究棋艺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大夫说“他是因智力过于旺盛而得病的”,司炎自己也认同这种看法,他认为只有经常在大脑里与自己对局才能消耗不断增生的脑细胞,而母亲司慧又拼命的阻拦他下棋,于是下棋便成了司炎追求自由的一种表现。然后最后这个年轻的生命就是结束在一盘决定生死的对弈中,仿佛死才是最终获得自由和永生的办法。一个热血青年追求生命自由的方式竟然是结束生命,这样的对立实在是太残酷。
优秀的作品向来都是艺术家人格的展现,也许我们可以从过士行的剧本中揣测出作家本身的困惑,当追求自由理想与生命现实碰撞相悖,似乎总是无法找到最合适的解决途径,巨大的悲剧感便挥之不去。这便是剧本中的第三重困境。
三重困境的压迫似乎是现代人难以逃脱的宿命,剧中人为了突破这三重困境付出了无法挽回的代价,悲剧的情绪在困顿和纠缠中推向高潮,并悠扬持久。《棋人》在讲述剧中人悲剧宿命的同时也唤醒了众人的共鸣与自惜,悲剧情怀的感染力大大增强,让这部医学论文作品最终成为90年代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注释:
①王丽君.过士行研究综述.研究者,2010年05月文学教育板块.
②过士行.我的戏剧观.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
③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688页.
④萨特.萨特文集(6).沈志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575—576页.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