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甜蜜的民俗民艺

时间:2014-08-21 11:11 来源:发表吧 作者:张畅 点击:

  摘 要:糖具有悠久的历史,甜丝丝的浪漫口感的存在伴随着许多美丽的传说,随着科技的发达,对糖的认识有所增加。糖是吉祥如意和幸福生活的象征,充满人间喜庆。糖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往往来源于文献的记载以及世代艺人的技艺传承。雕塑,糖浆浇注,吹糖,画糖人是糖工艺的常见手法,越来越稀少的民间制糖手工艺人提醒我们传统技艺的珍贵。

  关键词:糖;工艺技法;糖塑;吹糖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8-0158-01人类懂得将天然植物中的糖分提炼合成,制成现在意义上的糖,有大约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糖而糖是容易消失融化的东西,不可能和瓷器青铜器一样保存百年千年的年份,北宋的王灼撰写的《糖霜谱》,揭开了糖的新篇章。而“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这样的诗句用来毫无吝啬的赞赏糖如琥珀般的质感以及清甜可口的口感。宋代糖被列入“果子”类,还有一些民间戏耍类的糖果,如秋千,稠糖葫芦等等;而明代的糖品,形式多样,寓意丰富,既有小吃也有宴席装饰。每逢佳节喜庆之时少不了糖果的充实,糖的甜蜜美味给人带来的更是心理的愉悦感,人们往往把糖看做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更是社会幸福感提升的标志之一。糖工艺制品是以糖为创作材料,经过民间艺人的各种制作技艺制成,用于佳节庆典,充实生活,即可食用又可观赏的工艺品。吹,塑,雕,捏等等都是常见的制糖手法。

  糖塑以麦芽糖是主要原料,可塑性较强,加热后麦芽糖变软,不仅可以吹出透明高,薄又亮的形象,还可以拉出粗细不同的糖丝,捏成不同形状的配件,相互粘贴,或者用弹簧铜丝牢固连接,使形象更加灵活。民间制糖的手工艺人凭借其高超技艺的经验,一块糖坯在艺人手中经过吹捏挤压搓剪等手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栩栩如生形神兼备的糖制工艺品。醒目的色彩也是十分突出的特色,麦芽糖加热变软加入颜色色剂,加强了色彩对比,更加能够还原一些民间传说,神话的形象。大量的民间传说的题材应用于糖制工艺品,比如狮子戏葫芦,八仙过海,西游记,等等经典形象。糖工艺制品体现的艺术审美具有大众化民俗化的特征,更加体现了传统民间技艺传承的重要性。

  雕塑浇注是糖工艺品制作的重要手法之一,糖塔是福建一代比较有名的糖品,有步步高升的寓意。“龙凤塔”比较适宜给新婚燕儿的祝福。制作糖塔的工艺十分讲究,将麦芽糖加热融化成糖水,加入做色剂搅匀,倒满至木模中,等四周凝固后,将中间未凝结部份倒出,掀开木模,形成了中空糖塔。沙糖罗汉在湖北,四川,江苏比较常见,由于砂糖罗汉传统意义也是用来祭祀的,所以又被称作“糖人贡”。多以冰糖本色为主,晶莹透彻,作品色泽鲜艳、造型优美,其工艺特点同样是模具成型,受道教影响题材多取自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其中王母娘娘,八仙,寿桃等都是常见的题材。

  糖工艺品的制作在吹得功夫上十分讲究。糖泡泡又叫“吹清糖”或“清糖娃娃”,在四川一带比较流行,据说与刘伯温有很大的关系,传说在一次战役中,敌方采用蜜蜂阵,刘伯温用涂了蜂蜜的稻草人,吸引敌军的蜜蜂,转败为胜,后来用作糖人庆祝胜利。糖泡泡的工艺最早是在祭司和祝寿的时候使用,后来才成为了民间艺术,常见的题材有蔬菜瓜果,飞禽走兽,戏曲人物等等。吹糖人是老北京的一个行当,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吹糖人的老艺人用小铲取一点热麦芽糖,放在手上揉搓,然后用嘴吹起中空的泡泡状,迅速放在各种形象的木模内,用力一吹,稍过一会儿,糖人就吹好了。

  民间手工艺人用麦芽糖加热后比较优越的韧性和可塑性进行绘画也是十分常见的。画糖人是现在民间比较常见的用糖塑形的艺术样式,造型具有趣味性。画糖人的工具比较简单,我们在街头看到了手工艺人往往都在比较小的空间在移动式的摊位旁进行创作,常用工具就是一勺一铲,糖料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待糖可以牵丝,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像画画一样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由于糖料冷却速度非常快,民间艺人需要做到眼明手快一气呵成。造型完成后,在糖画上粘上竹签,就可以出售了。糖料的流动性较大,即使相同的形象,也会因为材料的特质最终形成有差别的细节表现。画糖人就像画画一样,是平面上的艺术,戏曲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都是可选题材,其中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民间艺人长期掌握了糖料的特性,线条饱满、匀称,风格样式独特。

  现在我们很少在街头看到以制作糖工艺品为谋生手段的民间手工艺人,这种状况的产生往往是综合导致的。首先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糖品的种类增多,色彩斑斓,大量的成品流通市场供消费者选择,机器的生产基本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糖果各色的需求;其次糖的材料的局限性对糖的贮存和发展有一定的阻碍,糖工艺制品的制作成本较高;而后糖工艺制品的技艺属于民间手工艺的范畴,为刺激技艺的发展,常常采用传统的师徒,家传等小规模世代相传的传承方式,这也是手艺渐渐没落的原因之一。现在我们依稀还可以在春节等大型传统节日的时候在各地的庙会,灯会,游园会中遇到吹糖的民间艺人。如此传统的民间糖工艺制品虽然还在存在着,但是它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中。但是当我们看到糖的流动,瞬间的凝结,透明,弥漫着漫天的糖香味,忘记了融化和消失,才会认识到论文答辩继承和发扬的这门技艺价值。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