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浅谈建国以后我国民族歌剧发展脉络及传承

时间:2014-08-21 11:02 来源:发表吧 作者:周新忠 点击:

  摘 要:我国民族歌剧50年代开始平稳发展,60年代达到了高潮,70年代后期出现了中国歌剧创作的回潮期,从而歌剧创作进入正常化。本文主要是对建国以后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进行一个脉络概述及其对未来传承的一个展望。

  关键词:建国;民族歌剧;发展脉络;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8-0153-01歌剧是一种十分有魅力的多元化表演艺术,以戏剧、音乐、舞蹈和美学结合起来的并且是以歌唱为主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在20世纪初,中国才渐渐的吸收了西洋歌剧的理念,自从有了创作理念之后,中国的音乐家就开始不断寻找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审美习惯和编辑具有民族性与民族化创作道路。戏剧题材创作主要方针以国家本土文化为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之间存在差异;在音乐语言的表达上,利用中国传统戏曲与民间歌曲。经过了几十年探索和研究,如今,歌剧已经拥有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一、民族歌剧的发展脉络及特色分析

  1、“民族歌剧”在创作多声音乐结构基础之上鲜明突出戏剧情节,通常以歌唱方式为主要,并且常用写实类似的表演风格,着重在内容以及形式上赋予中国特色的。新歌剧的创作、批评与研究时,曾大量出现许多误区,甚至概念、术语的使用都混乱不堪。最重要的因素:是没有深刻搞清楚“歌剧”真正的含义。举例西方的清唱剧和中国的戏曲以及话剧加唱后自封的“歌剧”内在情节有歌唱、有情节的戏剧,最终结果不能称为“歌剧”。我国民族歌剧开端学界公认为是20世纪初,30年代是我国民族歌剧创作的开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50年代成为歌剧创作的一个高潮;60年代进入正轨,并且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70年代由于政治原因,歌剧创作出现了一定的停滞,但是也不能否认出现过部分优秀的作品。

  2、歌剧的创作、体裁形式上参考西方音乐创作观念结合我国民族戏曲和民间音乐以及人们审美习惯继续探索之路。歌剧创作反映当时的经济文化及社会现实条件素材,表演音乐曲调、语言、风格完全采纳了中国传统戏曲与民间歌曲创作思路以及风格。通过音乐家们长时间的努力,甚至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民族音乐色彩浓郁,使得中国民族特色区别于西洋歌剧的简称“中国歌剧”。我国众多作曲家也在尝试着民族歌剧的创作,并且有很多部优秀的作品,其中有很多是反对封建教育,约束人的天性;部分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也有一部分是对人们的美好未来的憧憬。此时的歌剧创作,基本都是中西结合,通过不断的发展改造了把西洋作曲技法和风格汇编而成。文化的撞击、融合的产物。

  3、在歌剧形式上,既有吸取我国传统戏曲形式的,亦有更多地借鉴外国歌剧经验的,还有采用民间歌舞剧形式,有音乐剧和音乐话剧、山歌剧、正歌剧、喜歌剧,更多的歌剧是融汇了我国戏曲和外国歌剧的经验,成为我国特有的歌剧形式。最终概括出民族歌剧:一方面采用了西方音乐创作文化理念进行学习和借鉴,另一方面参考了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进行学习和运用。

  二、传承民族歌剧创作的建议

  (一)鼓励和支持歌剧创作开拓创新

  加强创作出符合于当代市场需求的作品,创作家们可以根据国家文化部出台有关文件精神中关于优秀歌剧必须拥有的四个基本条件开展民族歌剧的创作。同时,国家有关部门需创造条件,如给创作家们一个宽松的坏境,并提供优厚的待遇条件,使得创作家们专心创作,从而培养更多的民族歌剧的创作家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

  (二)加强音乐教育力度,培养观众、培养歌剧市场

  一是加大教育力度。建议从设立“中国歌剧基金”项目,把中国国内优秀音乐院校排名靠前的“优秀学员”选择性派出去,保送国外著名历史悠久的音乐学院机构进行专门学习歌剧方面的创作,经过时间的敲打与磨练基本具备一定的扎实理论和实践基础后,再回国进行中国民族歌剧方方面面系统性的创作。

  二是培养观众的审美观念。刻意的加强对本国青少年从小培养对音乐素质教育力度,因为他们才是中国未来歌剧市场上真正主宰团体,是否争取到中国未来下一代对歌剧的喜爱至关重要,对民族歌剧未来的发展之根本。

  三是培养歌剧市场。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下,政府的力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歌剧市场缺乏自主优化的能力,需要政府的力量加以推动歌剧的发展。这一点需要决策机构制定政策进行干预。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如果能帮扶歌剧地位无异于给目前歌剧市场一针强心针,使得创作家们的论文范文创作无后顾之忧。可以肯定的说:最终结果创作家把十分精神和精力集中在优秀民族歌剧的创作和推广上。

  参考文献:

  [1]王蓓.中国民族歌剧的历史发展概述与现状反思[J].厦门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2009.

  [2]何成华.中国新歌剧大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8期.

  [3]李刚、胡士平主编.中国歌剧艺术文集.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