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张迁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作,其茂密端整,大巧若拙的美学旨趣在汉碑中独树一帜。本文从审美意蕴的视角对其进行初步的美学分析,一孔之见,是为抛砖引玉。
关键词:张迁碑;书法;美学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8-0072-01东汉时节,厚葬大兴,政德碑风靡朝野,刊石立表,旌功颂德的做法蔚然成风,客观上促成了书法的繁荣。《曹全》《乙瑛》隽秀工整,《礼器》、《史晨》严严庙堂,《武蓉》、《刘熊》浑茂清雅……,可谓是百花争艳各领风骚。其中,《张迁碑》因其褪尽铅华,不媚不泽的艺术追求与审美旨趣,卓尔不群,独树一帜。此碑成碑于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68年),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是东汉隶成熟时期的巅峰之作,被康南海誉为“隶中之楷”,是汉碑之集大成者,堪称百代标程,历代楷范。秦汉以降无出其右,时至今日也鲜见有作品能够望其项背。下面从四个方面对此碑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
一、先秦书法美学的回归。《张迁碑》线条盘曲,古穆宽博,形式意趣又较篆书丰富,后世几乎没有多少作品能够与之匹敌。众所周知,隶体始于秦而盛于汉,是篆书之便宜从事,是文字发展的必由之路。时至东汉,隶书已臻完备。但篆法并未被彻底摒弃。汉朝人对古典美的诉求没有随篆书在日常录著功用的弱化而消退。其饱含古意之衣钵为《张迁碑》中所承传。篆意的流露非但不是隶化尚未完成的体现,恰恰是东汉上层社会对故往文明的追慕。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早于《张迁碑》的很多汉碑中得以验证。在《张迁碑》中,独体字的写法和合体字的结体方式常有篆法灌注,饶有古意,应为书家有意为之,是汉末审美情趣的曲折反映,体现了先秦审美趣味在一定程度上的回归。
二、端庄稳重的审美追求。《张迁碑》结字大头小身,下收上放的造型,客观上使字形重心下移。这在视觉心理的层面上让观者产生稳定庄重的审美感受。这种审美趣味的形成,既与当时的政治结构相适应,又与汉代的哲学理念相吻合。当然,这种稳定的重心,绝非静态的四平八稳,而是神采飞扬,动感强烈。这正是楚文化地域美学的缩影。两汉时代审美的趣味,不惟在书风中显现。西汉霍去病墓前石刻和东汉说唱俑雕刻中也都可见一斑。大汉气象的凝重持恒,寓动于静的盛世风范,在很多汉朝书法碑刻作品中也都有所呈现。
三、和谐中庸的东方特色。中国艺术发展的过程是脱胎于古法,在继承中进更迭和扬弃的历程。其衍进渐变的发展形态与西方美学的激变式拓进截然不同。我们从张迁碑对篆意的继承和借鉴,能够解读到东方民族在对待传统所持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观念。华夏民族历来善于在传统中汲取成长的养分,并不像大洋彼岸的文明那样,在大破大立中寻求拓展。从中国书法发展一贯的脉络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文字和书体的变迁从未停止,但是我们对待先人艺术文脉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并且历代书家都深谙其道。《张迁碑》投射出的宽博壮美,虽然有所类似于西方美学范畴中崇高美的一种表现,但并不完全等同。因为在朴茂雄壮的外在气象之下,它还有对隐秀的兼容。东方哲学就是有这么一种可以将方枘圆凿格格不入的矛盾体打通潜质,能将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的二者有效融通。严谨而不失灵动,端俨又不乏天真,寓巧于拙,雅趣天成, 严正险峻,古朴多变。方与圆、曲与直,黑与白,内敛与舒张,沉静与奔放……这些似乎无法调和的矛盾在书法的语境中被一一化解。中国书法彰显出的心理特征和哲学追求,契合了儒道方整尔雅,端俨迟重,真率质朴,中庸大同的民族精神。
四、精妙绝伦的艺术语言。《张迁碑》字型方正,用笔齐、平、方、直,端正朴茂,棱角分明。起笔不以定势,收笔变化无穷。穿插揖让,互为依存或左疏右密、或上紧下松,时而疏处跑马,时而密处透风,简括、精巧、沉着、古妙、灵动。《张迁碑》的行笔,笔势遒峭,运毫方刚,撩、捺雄健厚重,一扫隶变以来的刻板。运笔犹如刀切斧剁,方劲高古,险中求平,敢于在斜中求倚正,赋巧思于奇险。貌似粗鄙不堪毫无笔法,实则大巧若拙,内有乾坤。这和后世魏碑书体的用笔如出一辙并无二致,学界谓之为“魏碑先驱”确系切中肯綮。
方笔是《张迁碑》的一大特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书写的过程中一味的追求方折,规避圆转。其的真正内涵是——方圆齐备。很多人只知其一未知其二。误以为《张迁碑》仅以方取胜,实乃以偏概全。只有谙熟其法的方家才能妙会个中玄机。篆之圆转,隶之方折,兼取融通。在平直方折的之中潜藏着不少着颇具力度的弧线,寓圆巧于方直,行云流水不经意间体现出一种刚柔均衡。气象博大,笔意老辣,方折徐行,雁尾圆收,方圆穿插有致,波磔意趣幽长,提按考究不造作,实乃匠心独运的意念之作。通碑十分注重对字形中重复笔画的处理和节律的控制,线条美感在历经千年风化古穆厚重尤甚。《张迁碑》是历代学书者不可多得范本,清乾隆朝伊秉绶就因神悟个中精妙,深的其法,遂成一代巨擘。初学者从《张迁碑》入手十分适合锤炼笔力。另外,对于笔力纤弱柔媚、结体结构松散者,研习《张迁碑》也大有裨益。
《张迁碑》端整雅练,雅趣天成,波磔内敛,变化丰富,开北碑之先风。大巧若拙,饶有古意,雄浑大气,阳刚伟岸,彰显着大汉雄强阳刚的勃勃生机,与楚文化天真烂漫的审美追求同出一辙。浑穆古朴,拙厚凝重,在变化中实现着和谐与统一。透过论文答辩此碑我们似乎可以遥见两汉狂放充盈的古淳之气,洞察时代性差异在出审美旨趣上的曲折投射。
参考文献:
[1]唐倩. 张迁碑经典发展史研究[D].四川美术学院.2007,03.
[2]柯遏霖.张迁碑及其书法艺术[J].闽江学院学报.2004,02(118-120).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