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汉代画像纹样装饰艺术的审美研究初探

时间:2014-08-20 11:55 来源:发表吧 作者:周丹 点击:

  摘 要:汉代的画像艺术是融雕刻与绘画于一体的综合型造型艺术,作为我国丧葬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如实的再现了社会的民俗民风,更是汉代人民精神状态的直接反映。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形式语言传承了秦汉时期从“尚大”到“崇实”的审美趣味的流变,让现代人领略到汉代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之美的同时,对我们进一步了解、研究其对中国民间美术以及中国绘画的深远影响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关键词: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审美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8-0071-01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美”气象,是从秦汉时代开始孕育并显示出来的。提到汉代,我们不禁联想到汉大赋的铺陈列叙,汉百戏的种类繁多,汉乐舞的灵动流转,汉器物的精雕细镂,而其中,不仅诞生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也产生了独特的汉画艺术——汉代画像石、画像砖。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同为我国两汉时期封建贵族墓室内外建筑材料,是我国独特的物质文化遗产,为丧葬服务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是汉墓中极珍贵的艺术品。装饰于墓室、墓祠、墓阙等墓葬建筑物上,以石头和砖为地、以刀代笔、或勾以墨线,或涂以色彩,融雕刻和绘画于一体的雕绘型艺术。它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以无以伦比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具体的展示了汉代文化从“大美”之象到“崇实”趣尚的变化,是研究两汉时期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也使我们窥见汉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盛况空前的发展概貌。

  一、画像石画像砖的纹样装饰

  (一)纹样构成

  二方连续纹样:这种纹饰常以人物和动物组成,有些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在纹饰中找不出单位区划,但其形式是带状的;

  四方连续纹样:先制好一个单位纹样的模子,趁砖坯未干时按等分打印成连续纹。一般组成方形或斜方形,主要为了便于打印和计算。单位纹构成的形式,运用对角线做分割,组成四面对称形的圆心或球心式纹样;绘画式不规则纹样:内容上以人物和动物为主;构成形式上,逐渐打破了分段、分格的传统方法,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如舞乐百戏纹,对后代人物绘画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还有流云纹,为汉代最具特色的纹样之一,组织多为平衡式,多动态的构成。

  (二)装饰技法

  画像砖的装饰手法大体可分为四种:一是将欲表现的图像在平面上画出轮廓,把四周不用的部分剔去一层,再在轮廓上加工刻划,并施以深浅不同的雕刻,呈现出立体感,大多用于各种人物的表现。二是运用各种阳线或阴线,在平面上构出画面,大凡较简练的画像砖都应用这种方法。三是亦有两者兼用的。阴纹的画像砖比阳纹所代表的时代要早些。四川地区出土多低浮雕,河南洛阳的多阴纹,南阳、郑州的多阳纹。四是应用模印技法。

  画像石最常见的技法是减地与阳刻相结合的方法,再有是减地上彩,完全阴刻的较少。

  二、画像石画像砖的审美价值

  作为特殊时代的产物,画像艺术承载着一个时代和民族的文化心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艺术类型,它以其独特的形式美、风格美和内涵美,彰显了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创造,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汉代是尚大的时代,我们从汉代画像艺术中看到“非壮丽无以重威”的都城风貌,“观夫巨丽为上林”的宫苑气象,“古朴深沉,健猛有力”的雕塑品格……这些都显示出汉代人民的尚“巨”心态。

  汉代艺术,无论是创作思想还是创作技巧都处于中国古典艺术发展的未成熟期,这些民间艺术家,没有完整而明确的创作思想与指导方针,而是凭借直观感受与内心需要来从事创作,与魏晋以及唐宋比起来难免有生涩之感。就画像艺术而言,它追求充盈的布局,庞杂无序的取材,与唐以后的院体画或是人文画相比,缺少了些工整与雅逸。但是,正是这一未熟之“生”,却显示出一种拙美,一种生机与活力。

  而汉代艺术的飞动,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不规则或不平衡引起的观者感官的强烈冲击感,更主要的是汉代艺术的飞动张扬的精神实质已无法被艺术构图包蕴起来,而需要冲破旧有的程式不拘束的将它的精神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三、结语

  汉代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具有影响力的一个时代,作为这种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汉画像艺术具有多面化的研究价值和研究优势。博大精深的汉代画像艺术随着汉代的远去而渐渐走向衰落,不仅其自身存在一定缺陷,也受制于特殊的时代发展要求。作为一种丧葬艺术,它的功能依附性强,最容易被其目的所制约;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很容易在权利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失去平衡,导致娱乐化或政治化的倾向,从而丧失其本真的古拙自然的风格特定;保留了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以及原始的宇宙观,隐含了一些与社会发展相悖的因素,因此限制了它的发展。

  但是,汉画像艺术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将论文网站其置于时代的历史情境中去审视它的审美价值,结合当代的需求,主动挖掘其现代意义和文化精髓,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我们灿烂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先秦卷)[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2]吴山.中国历代装饰纹样[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3]常军瑞.汉代画像石的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D].兰州大学,2010.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